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计算偏角法测设综合曲线数据?

如何计算偏角法测设综合曲线数据?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例6.4]综合曲线的数据为例,已知JD=K3+457.68,α右=32°40',R=400m,缓和曲线长l 0=70m,求算偏角法测设综合曲线的测设数据。表6.5偏角法测设综合曲线数据计算表续表

如何计算偏角法测设综合曲线数据?

采用偏角法测设综合曲线,通常是由ZH(或HZ)点测设缓和曲线部分,然后再由HY(或YH)测设的圆曲线部分。因此,偏角值可分为缓和曲线上的偏角值和圆曲线上的偏角值。

1.测设数据的计算

(1)缓和曲线上各点偏角值计算

如图6.11所示,i为缓和曲线上一点,根据式(6.12),缓和曲线上点的直角坐标为

图6.11 偏角法测设缓和曲线

则偏角

式中 l i——i点至缓和曲线起点(ZH)的曲线长度

当l i=l 0时,缓和曲线终点(HY)的偏角为

考虑到β0可得

实际应用中,缓和曲线全长一般都选用10m的整倍数。为计算和编制表格方便,把缓和曲线l 0分成n等分,即缓和曲线上测设的点都是间隔10m的等分点,采用整数桩距法。

由式(6.19)可得关系式

由于测设缓和曲线是在等分曲线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

因此,缓和曲线上其他各点的偏角值为

另外,也可先计算出点的坐标,然后再反计算偏角

(www.xing528.com)

这种计算方法较准确,但与前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不大。

(2)缓和曲线上各点弦长计算

偏角法测设时的弦长,严密的计算方法是用坐标反算而得,但较为复杂。一般采用短弦偏角法进行测设,以等分的弦长l(通常是5m、10m或20m)进行测设。

(3)圆曲线段测设数据计算

圆曲线段测设时,通常以HY(或YH)点为坐标原点,以其切线方向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其测设数据计算与单纯圆曲线相同,这里不再重复讲解。

2.综合曲线测设步骤

偏角法测设综合曲线步骤如下。

(1)在ZH点上安置经纬仪,后视交点JD,(切线方向),使度盘读数为0°00'00″。

(2)拨偏角δ1(缓和曲线上第一点偏角值),沿视线方向量取等分弦长l,定出第1个细部点。

(3)继续拨偏角δ2(缓和曲线上第2点偏角值),由第1点量取等分弦长l与视线方向相交,得第2点。

(4)按上述方法依次测设缓和曲线上以后各点直至HY点,并以主点(HY)进行检核。

图6.12 综合曲线上圆曲线细部点的测设

(5)测设缓和曲线后,将仪器迁至HY点,如图6.12所示,盘左照准ZH点,使度盘读数为(180°+2δ0),纵转望远镜后,再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此时望远镜视线方向即为该点切线方向。

(6)按本章6.2节圆曲线测设方法测设综合曲线上的圆曲线段。具体测设时,不必定出切线方向,而是以(180°+2δ0)配置度盘,照准ZH点后,再旋转照准部,使度盘读数为圆曲线上第1个细部点的偏角值,此即为HY点至该点的方向线。

(7)同样方法测设综合曲线的另一半。测设后要进行检核,并对闭合差进行调整,其方法与圆曲线的调整相同。

【例6.5】 以[例6.4]综合曲线的数据为例,已知JD=K3+457.68,α=32°40',R=400m,缓和曲线长l 0=70m,求算偏角法测设综合曲线的测设数据(要求缓和曲线上每10m测设一点,圆曲线上每20m测设一点)。

解:

偏角法测设综合曲线数据见表6.5。

表6.5 偏角法测设综合曲线数据计算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