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合金钢板对接立焊:单/双面成形连弧焊优化方案

低合金钢板对接立焊:单/双面成形连弧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低合金钢板对接立焊单面焊双面成形特点:立焊时熔化金属和熔渣受重力作用而向下坠落,故容易分离;熔池温度过高时,金属液易下淌而形成焊瘤,故焊缝成形难以控制;操作不当,易产生夹渣、咬边等缺欠。

低合金钢板对接立焊:单/双面成形连弧焊优化方案

低合金钢板对接立焊单面焊双面成形特点:立焊时熔化金属和熔渣受重力作用而向下坠落,故容易分离;熔池温度过高时,金属液易下淌而形成焊瘤,故焊缝成形难以控制;操作不当,易产生夹渣、咬边等缺欠。

立焊试板钝边为0.5~1.0mm,组对间隙始焊端为3.2mm,终焊端为4mm,反变形预留量与平焊基本相同。焊缝共有4层,即第一层为打底焊,第二层、第三层为填充焊,第四层为盖面焊。

1)立焊焊接参数见表9-2。

9-2 立焊焊接参数

978-7-111-58738-5-Chapter09-6.jpg

(续)

978-7-111-58738-5-Chapter09-7.jpg

2)立焊的操作较平焊容易掌握。打底焊时在始焊端定位焊处引燃电弧,以锯齿形运条向上做横向摆动,当电弧运动至定位焊边缘时,压低电弧,将电弧长度的2/3往焊缝背面送,待电弧击穿坡口两侧边缘并将其熔化2mm左右时,焊条做坡口两侧稍慢、中间稍快的锯齿形横向摆动连弧向上焊接,在焊接中应能始终听到电弧击穿坡口根部“噗噗”声和看到金属液和熔渣均匀的流向坡口间隙的后方,证明已焊透,背面成形良好。(www.xing528.com)

施焊中,熔孔的形状大小应比平焊稍大些,为焊条直径的1.5倍为宜。正常焊接时,应保持熔孔的大小尺寸一致,熔孔过大宜烧穿,背面形成焊瘤;而熔孔过小又易产生未焊透,同时还要注意在保证背面成形良好的前提下,焊接速度应稍快些。形成的焊缝薄一些为好。

更换焊条也要注意两个环节:收弧前,应将电弧向左或向右下方收弧,并间断地再向熔池补充两到三滴金属液,防止因弧坑处的金属液不足而产生缩孔;接头时,应在弧坑的下方15mm处引弧,以正常的锯齿运条法摆动焊至弧坑(熄弧处)的边缘时,一定将焊条的倾角变为90°角,压底电弧将金属液送入坡口根部的背面去,并停留大约2s时间,听到“噗噗”声后,再恢复正常焊接。这样接头的好处是,能避免接头出现脱节、凹坑、熔合不良等缺欠,但如果电弧停留的时间过长,焊条横向摆动向上的速度过慢,也易形成烧穿和焊瘤缺欠。

3)第2、3道焊缝为填充层的焊接,运条方式以“8字”运条法为好,这种运条法容易掌握,电弧在坡口两侧停留的机会多,能给坡口两侧补足金属液,使坡口两侧熔合良好,能有利地防止焊肉坡口中间高而两侧夹角过深而产生夹渣、气孔等缺欠,并能使填充层表面平滑,施焊时应压低电弧,以均匀的速度向上运条,第3道焊缝应低于试件1.5mm左右,并保持坡口两侧边缘不得被烧坏,给盖面打下好基础。“8字”运条法如图9-4所示,各焊层要认真清理焊渣、飞溅。

978-7-111-58738-5-Chapter09-8.jpg

图9-4 “8字”形运条法

4)认真清理焊渣、飞溅后,仍采取“8字”运条连续焊接法,当运条至坡口两侧时,电弧要有停留时间,并以能熔化坡口边缘2mm左右为准,同时还要做好稳弧挤压动作,使坡口两侧部位的杂质浮出焊缝表面,防止出现咬边,使焊缝金属与母材圆滑过渡,焊缝边缘整齐。更换焊条时,应做到在什么位置熄弧就在什么位置接头。终焊收尾时要填满弧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