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钻机用钢发展趋势探讨

海洋钻机用钢发展趋势探讨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上述经验,深井钻机的绞车轴采用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是可行的。在绞车轴减轻自重的同时,绞车的其他零件,通过降低回火温度,普遍提高20%~30%的强度水平,可以降低钻机绞车自重30%以上。此钢可考虑用于海洋钻机提升系统的重要承载件,如提环、吊环、吊卡等。拟采用F+M双相钢,以铁素体为基体,嵌以孤岛状的马氏体。

海洋钻机用钢发展趋势探讨

(1)低碳马氏体[9] 20世纪50~70年代,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开展了低碳马氏体的研究,表明低碳马氏体钢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在高强度水平下仍有较大的塑性韧性和良好的工艺性能。为了满足截面较大、服役条件较恶劣的一些石油机械产品的需要,宝鸡石油机械厂先后与大冶钢厂、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研制了20SiMn2MoVA、20CrMnSiMoVA、25SiMn2Mo-VA等大截面低碳马氏体钢。其中,20SiMn2MoVA已列入合金结构钢国家标准。20SiMn2MoVA和20CrMnSiMoVA具有高强度(抗拉强度达1400MPa、屈服强度1200MPa)与大塑性韧性(-20℃时CVN达60J以上,KIC达124MPa·m1/2)相结合的特点。在淬火低温回火的板条状马氏体状态,既具有不亚于中碳合金调质钢的塑性韧性,又有比调质钢高得多而与淬火中温回火相当的强度水平。这类钢可以用于截面较大(Φ80~Φ120mm)、形状复杂、应力状态较“硬”、应力集中系数较高的构件,以及承受低周疲劳或巨大冲击载荷的重要构件,以达到减轻重量、延长寿命的目的。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的40多年来,宝鸡石油机械公司一直坚持吊环等产品采用20SiMn2MoVA等大截面低碳马氏体钢,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代冶金技术的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低碳马氏体钢又有许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低碳马氏体钢可以达到更高的技术标准,满足更严酷的服役条件。主要改进措施:①提高钢的纯净度;②调整化学成分,添加Cr、Ni等元素;③进一步细化晶粒。目标:-20℃时,CVN≥100J。

(2)无碳化物贝氏体钢[10,11] 我国是贝氏体相变研究的大国。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等都有突出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版多部专著。而国际上首推Bhadeshia的研究成果。

Bhadeshia等研究了含一定量硅、镍等非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钢,在贝氏体相变时,碳化物的析出受到抑制,其组织由贝氏体铁素体板条束及束间富碳的残留奥氏体所构成,称为无碳化物贝氏体(Carbide-freebaiite)。这种贝氏体在形态上类似上贝氏体,但板条间析出的不是碳化物而是奥氏体薄膜。这种含碳较高的残余奥氏体薄膜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无碳化物贝氏体有较高的强韧性,膜状残余奥氏体进一步提高了塑性和韧性,改善了抗延迟断裂性能。

西北工业大学通过对低碳贝氏体钢板条内部精细结构的控制,大幅度提高了钢的强韧性(表5)。其主要措施:加硅,强烈抑制碳化物析出;BF板条间的奥氏体膜(Ar)量多、分布均匀,而且非常稳定;晶粒细化。此钢可用于吊环、吊卡、提环等产品。

表5 低碳贝氏体钢的性能

(3)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 20世纪70年代,宝鸡石油机械厂试制的5000m直流电驱动钻机的重量相当于3500钻机的重量,其绞车轴采用了低碳贝氏体钢(15CrMn2MoVA)。根据上述经验,深井钻机的绞车轴采用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是可行的。在绞车轴减轻自重的同时,绞车的其他零件,通过降低回火温度,普遍提高20%~30%的强度水平,可以降低钻机绞车自重30%以上。

(4)Q&P处理钢[12,13] Speer等人近年来发展的Q&P(淬火与碳的重新分配)处理,系将含Si或Al较高的钢经淬火至Ms-Mf间一定的温度(QT)后,再在一定温度(PT,PT≥QT)停留,使碳由马氏体扩散(分配)至残余奥氏体,使其稳定化,增加最后淬至室温的奥氏体含量,改善高强度钢的韧性(图1)。

图1 Q&P处理示意图

注:Ci、Cγ、Cm分别表示原始合金、奥氏体和马氏体内的碳含量,QT和PT分别表示淬火温度和碳分配温度。

(5)低合金调质型超高强度钢 天津钢管公司和上海宝钢分别研制了165钢级的超高强度钻杆用钢(含钼1%的低碳Cr-Mo钢)。上海宝钢BG165V数据:经调质处理后屈服强度保证值1137~1310MPa,抗拉强度≥1206MPa,伸长率≥15%,0℃时的夏比冲击功(横向)≥90J。随机抽样的实测值为:屈服强度1180MPa,抗拉强度1240MPa,伸长率19%,0℃时的横向冲击功118J、110J、115J,纵向冲击功137J、142J、140J。天津钢管的数据见表6。此钢可考虑用于海洋钻机提升系统的重要承载件,如提环、吊环、吊卡等。

表6 TP1650钻杆力学性能检验结果(www.xing528.com)

(6)高强韧性铸钢 20世纪70年代,宝鸡石油机械厂研制了一种高强度高韧性铸钢18CrMnSiMoVA,其屈服强度达到900MPa以上,-20℃时的CVN达到40J以上,已成功用于钻机大钩体和液压防喷器壳体。

在上述成果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如下技术措施:①提高钢的纯净度;②调整钢的成分(目的:提高淬透性、细化晶粒、增加韧性)。其目标是:淬透性满足大钩体的需要,-20℃时的CVN≥60J。

另一个可考虑的方案是双相钢铸钢。双相钢有F+M、A+M、A+B等多种。拟采用F+M双相钢,以铁素体为基体,嵌以孤岛状的马氏体。在成分设计上,采用低碳、适当提高Mn/C比,加入Ni、Cr、Mo等合金元素。

无论采用何种成分、组织方案,在铸造工艺上推荐采用可视化铸造技术。该技术首先采用计算机模拟软件,模拟铸件充型和凝固过程;其次用三维X射线实时观察和监测浇注过程;最后通过实际浇注铸件与模拟监测结果对比,确定浇注系统的设计。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采用该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铸件,已用于三峡工程的重要合金铸钢件

(7)微合金化控轧控冷(TMCP)钢 管线钢是处于低合金钢前沿的一个重要分支。西气东输工程使用的X70管线钢属针状铁素体型,具有优良的强韧性、较高的形变强化能力和小的包申格效应、良好的焊接性和耐腐蚀性。经对60多万吨国产螺旋焊管的大量检验数据统计表明,在抗拉强度≥590MPa、屈服强度≥485MPa的前提下,管体的夏比冲击功平均值297.4J,焊缝176J,HAZ250J,FATT50<-70℃。将X70管线钢引用于井架和底座,在保证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可大大减轻井架和底座的自重。在改变钢种的同时,应采用H型钢、方形和矩形管取代工、槽、角钢,以保障井架的刚度

(8)低温用钢 API SPEC 8C规定,常规钻机的最低工作温度为-18℃。因此,常规钻机用钢(特别是提升设备用钢)的FATT必须低于-18℃。一般钢铁材料是容易达到的。工作温度低于-18℃的油田设备(特别是钻机提升设备),应规定严格的低温韧性要求。国外一般规定钢的FATT低于“工作温度-10℃”。在该温度下的CVN值应根据零件的应力水平、应力状态及钢的强度水平确定,也可以用断裂力学方法计算。某些油田设备即使静置状态,部分零部件也要承载,因此应对这部分零部件用钢规定在极限环境温度下(北疆地区为-49.8℃)的CVN≥27J。改进低合金钢低温韧性的措施:①提高钢的纯净度(特别要降低S、P);②细化晶粒;③降低碳含量;④添加Ni等。

低温钢大致可分为四类:①低碳铝镇静钢:如16MnDR、16MnNiDR、09MnNiDR等。美国的ASMEA202、日本的SLA235也属此类;②低温高强度钢:我国研制的DG50(0.09~0.15C、1.00~1.4Mn、≤0.60Ni、≤0.30Cr、≤0.30Mo、≤0.06V,σs≥490MPa、σb:610~755MPa,-46℃时CVN≥47J)。日本的N-TUF50和RIVERACE60L也属此类;③镍系低温钢:美国1932年发明了在-46℃使用的2.5%Ni钢,随后又发明了-101℃使用的3.5%Ni钢,1944年美国国际镍公司研制了可使用到-196℃的9%Ni钢,逐渐形成了2.5%Ni、3.5%Ni、5%Ni、9%Ni低温Ni钢系列;④奥氏体不锈钢

(9)表面激光熔覆 这类零部件应该充分发挥材料表面工程的优势。表面工程种类繁多,近年来,又涌现出一些新的工艺,例如激光熔覆。该技术利用大功率激光束聚集能量极高的特点,瞬时将被加工件表面微熔,同时使零件表面预置或与激光束同步自动送置的合金粉完全熔化,获得与基体冶金结合的、不同于基体的新的表面耐磨、耐蚀合金层;

激光熔覆的特点:①与基体冶金结合,结合强度不低于基体材料强度的90%;②热影响区小(0.1~0.2mm),基本无热变形;③易实现自动化控制;④防护层组织致密,并且可得到非晶态金属表面。

泥浆泵易损件(缸套、活塞杆、阀体、阀座)可采用高铬耐磨铸铁粉在易磨损部位形成熔覆层,缸套采用此法可降低成本(与双金属缸套)相比。而活塞杆、阀体、阀座采用此法,可大幅度提高使用寿命(与渗碳及表面淬火相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