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冶与阳新经验推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改革、资本市场基金设立、实体经济融资突破

大冶与阳新经验推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改革、资本市场基金设立、实体经济融资突破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冶市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阳新县设立资本市场发展基金5000万元,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大冶市建立“中介超市”,对涉及工业项目建设的26项中介服务,由政府统一“买单”。创新以市带县管理体制,将环大冶湖的阳新县大王镇、太子镇和金海煤炭开发区交给市开发区托管建设开发,先后实施月亮山隧道、大冶湖特大桥、黄阳一级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构建了黄石全域“半小时经济圈”。

大冶与阳新经验推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改革、资本市场基金设立、实体经济融资突破

近年来,黄石市以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载体,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路子。

(一)坚持全要素配置,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供给体系改革,促进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一是创新融资模式。出台金融业服务发展“八条意见”,整合市级投融资平台,2017年完成融资165亿元,推动金融“活血”回流实体经济。大冶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阳新县设立资本市场发展基金5000万元,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二是破解用工难题。采取组建招工小分队、建立用工服务站、开展“互联网+”招聘等措施,2017年以来累计帮助企业招工1.75万人。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市开发区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企业给予用工岗位补贴,累计补贴2.4万人次。三是强化用地保障。建立以县市区补充耕地为主、市级适度统筹为辅的耕地占补平衡统筹机制,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强工业用地分类管理,探索实行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等供应新模式,盘活优化土地资源,为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多证合一、一个号码管服务、智慧政务等举措。市开发区创新“先建后验”项目审批机制,新项目7天就可以动工,国家发改委对黄石市“先建后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大冶市建立“中介超市”,对涉及工业项目建设的26项中介服务,由政府统一“买单”。

(二)坚持全产业链提升,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新港物流园区等县域经济发展平台,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夯实产业基础,推进县域经济结构转型、动力升级、总量提升。一是推进产业升级。通过实施“百企技改”工程、兼并重组等措施,全域推进传统产业技改升级。2018年1—5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2%,增速全省第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大冶市成功引进汉龙汽车及六大配套项目,初步形成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2017年首辆“黄石造”汉龙汽车整车下线、实现量产。二是提升创新能力。通过搭建平台、创建品牌、科技转化、政策奖补等措施,推动科创资源向县域延伸。大力实施十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十大企业技术中心、十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大重点实验室“4个10”科创工程,组建产业研究院3家,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60多项,新增科技“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27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6家、企业研发机构达到145家,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冶市被评为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三是聚集人才资源。大冶市先后搭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平台53个,创新“产业+项目+人才”等引才模式,招揽各类人才6万多人,其中高端人才6000多人。阳新县深入实施“富川英才计划”,实行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培育引进了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www.xing528.com)

(三)坚持全地域布局,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坚持全域联动、市域带动、市县联动的理念,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统筹产业布局和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一是推进全域一体发展。创新以市带县管理体制,将环大冶湖的阳新县大王镇、太子镇和金海煤炭开发区交给市开发区托管建设开发,先后实施月亮山隧道、大冶湖特大桥、黄阳一级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构建了黄石全域“半小时经济圈”。大冶湖核心区基本建成,园博园、矿博园、城市综合馆、市民之家、奥体中心等一批城市功能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形成以大冶湖生态新区为核心的全域一体发展格局。二是推进市县联动发展。创新市县共建黄石新港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建设,打造黄石沿江开放桥头堡。黄石新港已建成5000吨级泊位9个,年吞吐能力达4000万吨,在全省率先实现公铁水无缝对接,成功获批全国多式联运示范项目。三是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坚持在市域层面统筹县域产业布局,立足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推动产业链条向全域延伸。劲牌公司建成三大产业基地,实现从原材料加工到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全域覆盖;华新水泥投资54亿元打造“百年复兴基地”,分别在阳新县和市开发区建设建材、新材、环保、装备四大产业基地。四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积极引导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向乡村流动。全市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城乡社保实现制度人员全覆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