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临绝顶而小天下,立天地而生豪情,风华正茂,大志将为。王安石这个诗题《登飞来峰》与王之涣《登鹳雀楼》相比,前者虚幻,后者质实,前者飞动,后者静止。“浮云遮望眼”,化用典。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

《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

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浙江鄞州区)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诗歌标题点明诗人的行为,暗含居高临下、壮志有为的远大抱负。刘勰有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曹操“观沧海”,日月生辉,天地阔远,抒发施展抱负,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王安石“登飞来峰”,临绝顶而小天下,立天地而生豪情,风华正茂,大志将为。一个“登”是不畏艰难、努力攀登的动人姿态,更是挑战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写照。“飞来峰”,顾名思义,天外飞来,落地成峰,突兀峥嵘,气势不凡。显然带有神秘色彩、浪漫气息。王安石这个诗题《登飞来峰》与王之涣《登鹳雀楼》相比,前者虚幻,后者质实,前者飞动,后者静止。前者高蹈云间,遥接天际,后者临河而立,俯瞰山川。各有姿态,各具风采。(www.xing528.com)

首句说“塔”,高居山顶,俯仰天地。塔已“千寻”,垫之高山,更显高峻。气势不凡,气象壮观。诗人不动声色描述山高塔高,暗示自己居高临下,游目骋怀的畅快与豪迈。同时,也烘托出诗人不辞艰苦、奋力攀登的勇毅精神。“千寻”是夸张语,极言塔高,高达“千寻”,几乎通天。古代一寻相当于八尺,千寻大约就是八千尺。天文数字,彰显气势。李白诗句好用天文数字,好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诗句,夸张凸显气势,带有飞扬姿态,狂放色彩。和李白相比,王安石的“千寻”直夸山高杳渺,透露胸襟气度,少了诗仙的狂放、豪迈。

首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次句写目极之辽远,化用典故,暗藏深意。《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一方面描写目极万里,神树葱茏,红日照天,光芒万丈之壮阔图景,另一方面又突出天鸡高唱,万鸡报晓,黑暗退去,天下大白的磅礴气势。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突出天鸡报晓之声,暗藏诗人登高一招,振臂一呼,厉行改革,志在天下的用世情怀。李白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亦有咏唱天鸡之语:“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此为诗仙梦中所遇奇境,亦险亦奇,亦壮亦美。其险在于悬崖半壁,山路陡峭,其奇在于海日东升,天鸡高唱。此景非人间所见闻,非寻常所感受,为诗仙之梦幻神游、壮浪情思。“闻说”亦真亦幻,字面是虚写,听说而已,不可当真。结合情境来看,更像是诗人的夸张与想象,犹如听闻天鸡报晓,看见红日照天,诗人深思飞扬,视通万里,奇情壮采,充盈天地。诗人就是时代风潮之中的一只“天鸡”,振臂疾呼,大刀阔斧革弊病,意气风发催生气

第三句“不畏”,掷地有声,气势夺人,勇敢无畏,毅然决然。“浮云遮望眼”,化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安石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七律《读史有感》,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浮云遮眼”喻指奸邪小人当权得势,进献谗言,迷惑圣上,诽谤忠臣,祸乱朝纲,荼毒苍生。诗人对此表态,绝不屈服,敢于战斗,大义凛然,气贯长虹。

何以如此底气十足,自信满满呢?“只缘身在最高层”,道出个中缘由,立身高远,廓清浮云,视通万里,识见卓然,绝对不会同流合污,人云亦云。“高层”是一种高度,超出流俗,非同寻常;更是一种自信,居高望远,关怀天下;蕴含一种精神,穿云破雾,追求光明。就情境而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诗人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凸显诗人登高眺远,不畏浮云,敢于战斗,终将胜利的大无畏精神。

这是一首登高诗,不过,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地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