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假释条件与影响研究

假释条件与影响研究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假释对象条件为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部分犯罪分子。对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不能假释。例如,甲犯抢劫罪被判12年,犯盗窃罪被判7年,并罚后被判14年,不得假释。此外还需明确,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即使减刑后减到10年以下,也不得假释。假释的实质条件是不再有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在假释考验期,应实行社区矫正。

假释条件与影响研究

假释对象条件为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部分犯罪分子。对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不能假释。禁止适用的对象:1.累犯;2.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践中需要注意,暴力性犯罪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几种,还包括故意伤害等其他暴力性犯罪。此外,实践中较为复杂的是数罪并罚的情形:第一种情形,暴力性犯罪(小于10年)+非暴力性犯罪(小于10年),数罪并罚后大于等于10年,可以假释。例如,甲犯抢劫罪被判7年,犯盗窃罪被判8年,并罚后被判12年,可以假释。第二种情形,暴力性犯罪(大于等于10年)+非暴力性犯罪(无论判多少年),数罪并罚后大于等于10年,不得假释。例如,甲犯抢劫罪被判12年,犯盗窃罪被判7年,并罚后被判14年,不得假释。第三种情形,暴力性犯罪(小于10年)+B暴力性犯罪(小于10年),数罪并罚后大于等于10年,不得假释。例如,甲犯抢劫罪被判9年,犯强奸罪被判8年,并罚后被判14年,不得假释。此外还需明确,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即使减刑后减到10年以下,也不得假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规定,上述累犯及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也即属于两种严重的死缓犯),被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后,也不得假释。对于普通的死缓犯,符合条件的,可以假释。假释的实质条件是不再有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在假释考验期,应实行社区矫正。(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