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孟明先生的关于钱金福脸谱的研究

李孟明先生的关于钱金福脸谱的研究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钱金福的“五好”之中,脸谱独占一席。钱金福的脸谱,最讲究神情。不夸张地说,钱金福对脸谱的每一笔都有所经营。一方面,钱金福本人留存的与脸谱有关的资料不在少数。而刘曾复先生对于钱派脸谱的记录和整理更加广泛,他曾摹绘发表过钱派谱式50 余种。在刘曾复先生之后,对于钱派脸谱的研究,当属我的师友、脸谱研究家李孟明先生,他的最新力作《武净泰斗钱金福脸谱图说》,将钱派脸谱的研究推

李孟明先生的关于钱金福脸谱的研究

江洵

钱金福是清末民初的一代京剧武净宗师,也是空前绝后的“勾脸圣手”。他十二岁入全福班学戏,未几班社解散,转入三庆班,跟从崇富贵学武功把子,又跟从于双寿学《花荡》《山门》《火判》《嫁妹》等昆净戏,倒仓后专工武净,兼习架子花。出科后,先后入春台、小长庆、玉成、春庆等班社,光绪三十年入升平署。民国前后,长期与谭鑫培、俞菊笙、杨小楼、余叔岩等合作,配演《定军山》的夏侯渊、《长坂坡》的张飞、《青石山》的周仓、《打棍出箱》的煞神、《战宛城》的典韦、《五人义》的颜佩韦、《骆马湖》的李佩、《摘缨会》的先蔑、《别母乱箭》的李过、《失街亭》的马谡、《连环套》的窦尔墩等。艺术上,钱金福主要受钱宝峰、穆凤山的影响,并进一步形成了自己的流派风格,世称“钱派”,对后世影响极大,除了其子钱宝森、弟子刘砚亭直接继承了他的艺术外,杨小楼、余叔岩等也都长期得到他的传授和指教。翁偶虹先生曾具体总结钱金福的艺术有“五好”,分别是:膀眼好、步眼好、手里好、亮相好、脸谱好。所谓“膀眼好”,指的是他的“膀子功夫”扎实,工架平稳浑圆;所谓“步眼好”,指的是他的脚步准确真着,步下有术;所谓“手里好”,指的是他的“把子”利落,手里干净;所谓“亮相好”,指的是他的亮相漂亮,稳、准、脆、帅;所谓“脸谱好”,指的是他的脸谱美观大方、细腻严谨。

钱金福的“五好”之中,脸谱独占一席。而他的脸谱,也有“五好”,即:谱式好、神情好、布局好、细节好、笔法好。

谱式好:钱金福的脸谱素有“天下一品”的美誉,他的脸谱,不论何种谱式,不论何种类型,无一不精,无一不好。他所勾画使用的传统老谱,虽然基本谱式仍遵旧格,但一经他重定结构、另续血肉,总能收到点石成金、化腐成奇的效果。还有一些旧谱,虽然一直沿用于舞台,但艺术格调并不高,钱金福对这类旧谱进行了大胆而全面的改革,设计创作了一批新的脸谱,像夏侯渊、黄巢等,而这些角色的全新的艺术形象,也随着脸谱的“脱胎换骨”而变得出类拔萃、不同凡响,洒然脱俗、堪为世法。

神情好:脸谱与面具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脸谱是活的,而面具是死的。脸谱可以用尽可能夸张的手法展现剧中人物的神情,使观众们不觉得那些五颜六色的油彩涂在脸上太过抽象,反而觉得这种完全脱离了真人样貌的化妆方式,展现的就是剧中的角色本人,有时甚至比角色本人更像“本人”。凡是勾脸水平高的演员,必定要在展现人物神情上下足功夫。钱金福的脸谱,最讲究神情。不管什么谱式,经他一勾,便使人觉得栩栩如生,而不是呆呆如塑。张飞大笑的神情、李刚大怒的神情、夏侯渊大惊的神情,在钱金福的笔下,都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现。

布局好:脸谱的颜色、谱式,关乎脸谱的对与错;而脸谱的神情、布局,则关乎脸谱的好与坏。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布局。钱金福的脸谱,主要学习了钱宝峰的布局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印堂窄,同时注重白眉子在脸谱布局中的作用。他的几乎所有谱式,都是以白眉子界定全局,以白眉作为所有部位的“刻度尺”,来衡量各个部位的高低长短。同时,他的脸谱布局,讲究处处关联、处处呼应,通过各个部位的相互作用,最终实现脸谱布局效果的最优化

细节好:钱金福的“神来之笔”,不仅体现于决定他的脸谱布局的关键部位上,也体现在对细节的把握和处理上。不夸张地说,钱金福对脸谱的每一笔都有所经营。例如,他的韩昌,鼻翅旁的三笔小白钩,上下两笔是向上卷,中间一笔是向下卷,显得错落有致;同时,最上边的小白钩,卷心儿处恰好冲着颧骨处白月牙前端,仿佛正要衔着白月牙。典韦印堂的红心,上缘要与左右两边的白色眉头齐平。《英雄会》的窦尔墩,勾嘴岔而不勾鼻瓦,嘴岔两侧各勾一笔大黄钩,而黄钩起笔要垂直,上矗的小尖儿要刚好正冲着眼珠,而稍部卷起的大钩子,又恰好正冲着眼梢的小钩子……以此,我们可以领略到,钱金福就是以寸土必耕的态度、惜墨如金的精神、好整以暇的心态,悉心勾勒着每个脸谱的每一处细节,这也正体现了他对待艺术的一片匠心和苦心。

笔法好:张大千曾盛赞钱金福“勾脸不但细致,更会经营和运笔,他勾脸的线条,刚中带柔,任何部位经营恰到好处。他在许多碎脸中,尤其是神怪脸谱上,凡介乎眉眼与不同颜色之间,再勾上均匀的白线,有时加上金线,真是好功夫! 钱金福的脸谱艺术,堪与大李将军的金碧山水相媲美。”(见高戈平《国剧脸谱艺术》)钱金福的笔法,以中锋用笔为主,兼用侧锋、偏锋。例如,典韦、韩昌、来护眼瓦内的一笔白纹,鲁智深眼瓦下的一笔黑纹,起笔极细,向后运笔渐重,抵着颧骨,渐渐提笔,收出尖梢。这一笔,粗细有致、一气呵成,最能看出钱氏运笔的力道。

谱式好、神情好、布局好、细节好、笔法好,这“五好”是勾脸的最高要求。一般演员能在“五好”之中,得其一二已属不易,而钱金福能将“五好”尽收,可见这“天下一品”实至名归。很多后学的花脸演员,葵倾钱派脸谱,也常常试着按钱金福的勾法勾脸,但勾出来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就是在这五个方面,只知照猫画虎、依样描红,却并未掌握钱氏勾脸的诀窍,并未吃透钱派脸谱的精神。高妙而难学,也就自然而然成了钱派脸谱渐渐冷落于舞台的主要原因。(www.xing528.com)

虽然钱金福的脸谱目前在舞台上应用并不多,但“钱家谱式”留存下来的数量却比同时代的任何名伶都多。一方面,钱金福本人留存的与脸谱有关的资料不在少数。仅他的剧照,就传有张飞、李过、鲁智深、夏侯渊、韩昌、周仓等十余幅。除了剧照,钱金福还指示他人代笔,为北平国剧学会绘制了24 余幅脸谱手稿。另一方面,钱派脸谱的留传,也得益于钱宝森、刘曾复等人的继承和弘扬。钱宝森勾脸,恪遵家法,他所拍摄的姜维、马谡、窦尔墩、黄巢、关泰、典韦、周仓等剧照,以及绘制发表的夏侯渊脸谱,都是研究钱派脸谱的第一手资料。而刘曾复先生对于钱派脸谱的记录和整理更加广泛,他曾摹绘发表过钱派(含钱宝森)谱式50 余种。同时,刘曾复先生还积极致力于钱派脸谱的理论建设,他曾发表过多篇钱派脸谱艺术专论,对钱派脸谱的师承、章法、类型、地位、特色、创造,都有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在刘曾复先生之后,对于钱派脸谱的研究,当属我的师友、脸谱研究家李孟明先生,他的最新力作《武净泰斗钱金福脸谱图说》,将钱派脸谱的研究推向了第二个高峰。

在脸谱研究方面,李孟明先生绝对是一位有心人。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戏曲脸谱理论建设,仅独立研究脸谱演变和郝寿臣脸谱美学就长达数十年。他先后开辟了脸谱起源双源说、脸谱肤色抽象说等意义重大的新的脸谱学说,并且首次完整而清晰地完成了对脸谱演变全过程的描述,创新建立了脸谱流变学说。他撰写发表的《戏曲脸谱的谱式演变——论肤色抽象》《试论戏曲脸谱的意象营构与表情体验》《从脸谱演变辨识〈妙峰山庙会图〉 的绘制年代》等学术论文,学术价值极高,填补了脸谱艺术许多美学、史学方面的空白;而他的《脸谱覃思》《脸谱流变图说》《脸谱流派》《脸谱演变》《脸谱审美》等著作,对脸谱的起源、演变、流派、风格、分类、审美等,都有广泛的涉及和深刻的阐释,在他的研究和总结下,已经建立的旧的脸谱理论体系得到了新的补充和完善,而全新的脸谱美学理论体系,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可以说,李孟明先生在脸谱画家的身份之外,更是一位博闻强识、勤力善思的脸谱学者,是当今少有的有思路、有学识、有见地、有建树的脸谱研究家。

同时,李孟明对流派脸谱也有着广泛的研究。他曾长期向刘曾复先生问艺,学习流派脸谱知识,对于各流派脸谱的风格、特点,以至具体勾法,都了然于胸。他最推崇的脸谱流派,当属钱、金、郝、侯四派,而这四派当中,钱派脸谱最获孟明先生之心。经过多年的搜集、摹绘和研究,李孟明先生对钱派脸谱有了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也有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这次推出《武净泰斗钱金福脸谱图说》一书,正是孟明先生深入研究流派脸谱、特别是钱派脸谱的一大重要成果。书中,他不仅对目前留传的所有钱派脸谱资料进行了统编汇总,还结合前人对钱派脸谱的评价,阐明了自己对每个钱派脸谱的见解,细致具体地展示了每一个钱派脸谱的特色特点。同时,他又从具体的单个脸谱入手,将对钱派脸谱的研究置于美学的高度,加以概括总结,使钱派脸谱不仅能在谱式上得到传扬,更能在理论上独成体系。所以,本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集中展示了钱金福那独具魅力的脸谱谱式,也阐明了钱金福那与众不同的脸谱风格,更重要的是,将推动继郝寿臣之后,第二个独立的流派脸谱理论体系的建立。

当然,还应说明一点,李孟明先生在书中摹绘的脸谱,尝试使用了一种新的脸谱画技法——工笔分染法。这种技法,以前很少见有人用于脸谱绘画,其特点是色彩浓淡相宜,清新雅致,具有人文情怀。李孟明先生也是一位脸谱画技法的践行者和先行者,他曾尝试过干擦、漫画、抽象等不同的画技法,使笔下的脸谱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这次的创新,也将为脸谱画坛带来新的启迪。

李孟明先生曾评价自己为“研究脸谱感到寂寞的人”,这个“寂寞”,并不是自命不凡、故作清高的“寂寞”,而是不忘初心、坚守信念的“寂寞”。在当下,喧嚣纷扰、人心浮躁的脸谱画界,能有几人拥有这份执着?又有几人坚守这份“寂寞”?李孟明先生的脸谱艺术之路,是一条“寂寞”之路,也是一条“启示”之路。在此,诚愿我们在脸谱艺术国度中,人人都能得到这一点“寂寞”的“启示”,也唯有这样,艺术之路,乃至是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正确而通达。

2018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