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先生力荐读书的必要性

陶先生力荐读书的必要性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婆婆对杨成术说,“我也是陶先生的学生,为母校做点事情是应该的。”2003年,古圣寺旧址建起陶行知纪念馆,并在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个社会不读书,不读大学不读高中就没有办法,没有用处。你们没看到过,我看到过的,看到过陶先生的,他也说,一定要读书。”“我们纪念馆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很喜欢杨婆婆,一有问题就向她请教,周末也喜欢过来听她讲故事。”

陶先生力荐读书的必要性

几年后,杨婆婆不仅在古圣寺完成了学业,也在这里邂逅了姻缘。丈夫是一位儒雅的老师,叫明如镜,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明如镜老师后来被邀请到古圣寺内任教,杨婆婆也随着住进了当年毕业的学校。她很快发现校长杨成术整日忧心忡忡、心神不宁。原来,既是学校也是文物的古圣寺,当时没有资金聘请守卫。有一天,一个流浪汉抱了一捆茅草半夜进寺庙避风,竟然点起了篝火,幸好发现及时才未酿成火灾。“干脆我来干算了。”杨婆婆对杨成术说,“我也是陶先生的学生,为母校做点事情是应该的。”

从那以后,杨婆婆就每天巡逻和打扫学校卫生,因为当时学校困难,再加上明老师有工资,所以,她干活也不收工钱,做起了义务工。

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2001年,丈夫去世。学校也开辟了更大的校区,搬出了古圣寺,只留下空荡荡的寺院与杨婆婆为伴。(www.xing528.com)

杨婆婆可以选择和女儿一同居住,但她还是决定留下来,因为在这里有她和明老师的回忆,还有她对陶行知先生无限的敬仰。只要一有空,她就会到古圣寺去看一看,打扫打扫卫生。2003年,古圣寺旧址建起陶行知纪念馆,并在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作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有学生来到这里参观,而杨婆婆则义务为孩子们讲解古圣寺以前的故事。“我妈说起以前的事,记性好得很,只要提起陶行知校长和当年的育才师生,她总是滔滔不绝,就像是讲昨天的事情。”明秀说。杨婆婆孜孜不倦传递的还有陶行知的精神。“现在这个社会读书,不读大学不读高中就没有办法,没有用处。你们没看到过,我看到过的,看到过陶先生的,他也说,一定要读书。”2006年,纪念馆相关负责人找到在外打工的明秀,说想请她回来到纪念馆工作。“当时纪念馆刚刚筹建,差人,母亲年纪也大了,纪念馆负责人说我回来既可以照顾母亲,也可以解决纪念馆的燃眉之急。”明秀说。

尽管有人接班,但当时年近九旬的杨婆婆也没闲下来,每天还是拄着拐杖行走在古圣寺的每个角落。每逢有游客来,她依旧会跟在纪念馆解说员后面作“补充说明”。

“我们纪念馆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很喜欢杨婆婆,一有问题就向她请教,周末也喜欢过来听她讲故事。”陶行知纪念馆馆长王学文说,“杨婆婆是一个普通人,做的普通事,却用二十多年时间把普通的事做成了高尚的事,非常不容易,我们都很佩服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