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积极征讨到坚守边界

从积极征讨到坚守边界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起初阶段,朱元璋对包括东北、漠北及西南各地少数民族政权,都是采取积极拉拢的态度,施行“羁縻”政策,努力敦促其放弃割据。此后,西南各部残余势力纷纷宣布臣服,朱元璋遂下令停止进一步的清剿行动。从上述进攻态势可知,朱元璋此时对北元实则采取的是“积极防御战略”,说是“防御为主的战略”也通。这一策略,也就是朱元璋自己所总结的“固守疆圉”。在确定“固守疆圉”的战略方针之后,

从积极征讨到坚守边界

蒙古人在退出中原之后,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元顺帝死后,其子退守和林,试图继续维持旧有政权,历史上称其为北元。这成为蒙古贵族组织反攻、恢复元朝的寄托与希望。朱元璋不得不在北疆重兵布防,努力消解来自塞外的威胁。终明一代,蒙古人始终在北部边境对大明王朝造成持久的威胁。既然如此,也难怪朱明政权视其为死敌,一直将其列为主要对手。

起初阶段,朱元璋对包括东北、漠北及西南各地少数民族政权,都是采取积极拉拢的态度,施行“羁縻”政策,努力敦促其放弃割据。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明廷甚至在经济上给予积极的优惠政策,极少索取,并经常给予补贴,即便是明知此举并不能始终奏效。在面对较为顽固的北元时,朱元璋也曾试图和平争取,耐心细致地与其谈判,想方设法进行拉拢。但是,纳哈出面对明廷的遣使致书,始终无动于衷,最后只是在大兵压境的绝境之下勉强投降。朱元璋深知,要想彻底消除北元对中原的威胁,仅仅依靠“羁縻”政策显然不行,必须同时注意清剿这些顽固不化的残余势力,防止他们卷土重来。从明朝初期的多起战乱来看,主要还是与北元残余势力的矛盾。洪武年间,明廷与北元之间爆发的战争,规模较大的就有七次[95],至于规模较小的战事,则难以计数。

出于统一全国的需要,朱元璋采取了积极进攻的策略。洪武四年(1371)正月,朱元璋下令出动大军,兵分两路,筹划消灭四川明夏政权。大军将出,朱元璋密谕傅友德“兵贵神速,但患尔等不勇”[96],要求其果断出击。与此同时,他下令邓愈等人全力做好后勤保障。明军很快灭掉了明夏政权,为进一步平定云南创造了条件。此后,西南各部残余势力纷纷宣布臣服,朱元璋遂下令停止进一步的清剿行动。但是,也有一些部落首领充分利用明廷急于“羁縻”的想法,虽在政治上有所妥协,却不愿意在经济上有所让步,甚至拒绝放弃军事武装。尤其是云南的梁王,朝廷派出的使者先后两次被杀。朱元璋彻底看清其勾结北元对抗朝廷的真实面目,于是加紧推进军事清剿的准备工作。洪武十年(1377),吐蕃某部落首领,抱着和梁王相似的心态,顽固地与明廷为敌,朱元璋同样本着先礼后兵的策略,坚决予以清剿。卫国公邓愈受命担任征西将军,大都督府同知沐英受命担任副将军,率领大军征讨,经过一番苦战,最终大败对手,“群番震慑,不敢为寇”[97]

对于逃到北方的北元军队,朱元璋也加大力气进行追剿,尽量消灭其有生力量。要想实现“北拒蒙古,南捍诸番”[98]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控制,何况拥兵十余万的扩廓帖木儿也日益成为大患。刘基曾告诫朱元璋“王保保未可轻也”[99],此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洪武三年(1370)正月,朱元璋任命左丞相信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副将军,中山侯汤和为右副副将军,率师数十万,兵分两路,征伐北元。其中一路由徐达率领,负责对扩廓帖木儿发起进攻;另外一路则由李文忠率领,负责攻打元主在塞北的驻地。经过数月奋战,两路大军都取得胜利。徐达击溃了扩廓帖木儿的大军,俘虏将校士卒8万余人,马匹万余,扩廓帖木儿仅携妻儿数人侥幸脱逃。李文忠也取得了丰硕战果,缴获俘虏及驼马牛羊等无以计数,元太子仅率数十骑逃脱。

为了继续清剿扩廓帖木儿残部,洪武五年(1372)正月,朱元璋再次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征西将军,兵分三路,出师塞外。出兵之前,朱元璋曾和众将讨论北边问题,徐达建议立即北征。朱元璋一度非常犹豫,看到众将纷纷支持徐达,最终同意出兵,但也告诫徐达等人“益思戒慎,不可轻敌”[100]。结果,此役果然出师不利。三路兵马中,仅冯胜的西路军战果丰硕。李文忠的东路军在深入蒙古腹地之后,遭到北元军队的激烈抵抗,宣宁侯曹良臣及周昱、常荣、张耀等将领战死,李文忠也险遭不测。徐达的中路军在岭北等地败绩,损失惨重。

此役过后,朱元璋深切感受到蒙古军事力量尚强,一时难以平定,于是将积极进攻的策略,改为积极防御的战略。[101]也有学者认为采取的是“防御为主的战略”[102]。二十多年后,当朱元璋回忆此役,仍然后悔不迭,称当时应该“正欲养锐,以观胡变”,最终却“轻信无谋,以致伤生数万”。[103]与此同时,他也用这次失败的教训,严厉告诫晋王和燕王应始终对北元保持戒备之心。

朱元璋吸取教训之后,虽说发起的战争规模已经大不如以前,但对元朝残余势力的追剿行动仍在持续。洪武十二年(1379),朱元璋派马云征大宁。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命西平侯沐英统兵征讨和林的元国公脱火赤。在经过一番围攻之后,沐英成功活捉脱火赤。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下令“规画粮饷,开拓道路,置立驿传,积粮草,以俟大军征进”[104],为征讨云南故元梁王做准备。同年九月,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大军攻占云南,就此置云南布政使司。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对长期据守辽东的故元大臣纳哈出发起进攻。20万明军火速进兵,纳哈出身处重围之中,而且众叛亲离,只得束手归降。其手下部众也大多投降。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命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唐胜宗、郭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兵15万再攻北元。次年,蓝玉率兵击溃敌军,擒获包括元主次子地保奴,俘获人口甚众。两年后,傅友德随燕王朱棣出征漠北时,逼迫北元丞相乃儿不花投降。这些行动说明朱元璋在做好固守的同时,始终不忘抓住时机对北元发起攻击,争取北疆的彻底安定。(www.xing528.com)

从上述进攻态势可知,朱元璋此时对北元实则采取的是“积极防御战略”,说是“防御为主的战略”也通。朱元璋继续进行着征伐故元残余势力的军事行动,但不会再一味冒进,而是懂得适可而止,确定有了绝对优势之后才会发起进攻,而且始终是进退有据。此时朱元璋越发认识到北元实力犹存,而且简单地通过战争行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之后,朱元璋对北元真正改变了策略和方针,政策上转而采取安抚为主,战略上也基本趋于守势。这一策略,也就是朱元璋自己所总结的“固守疆圉”。做出这一改变,既是基于双方实力的考虑,也与时势的变化直接相关。

在确定“固守疆圉”的战略方针之后,朱元璋对故元势力不再继续实施穷追猛打的战术。当初徐达北伐军威正盛之时,曾一度主张深入漠北腹地,“乘势捣其孤城”[105],结果被朱元璋阻止。其时,徐达如果继续进兵,不仅有孤军深入的危险,也违背了孙子“穷寇勿追”[106]的战理。当然,朱元璋劝阻徐达的理由还不止这些,还包括那些神鬼难测的玄而又玄的荒诞之理:“气运既去,理固当衰,其成其败,俱系于天。若纵其北归,天命厌绝,彼自澌尽。”[107]不管如何,朱元璋对徐达进行了劝阻,并告诫他说:“不必穷兵追之,但其出寨(塞)之后,即固守疆圉,防其侵扰耳。”[108]至于孙子所说“穷寇勿追”的道理,朱元璋后来还在另一场合说过。此时,徐达仍然主张高歌猛进,奏称天下已定,“惟王保保出没边境”[109],所以请命率领众将士进兵围剿。对此,朱元璋仍是予以劝阻:“彼朔漠一穷寇耳,终当绝灭,但今败亡之众远处绝漠,以死自卫,困兽犹斗,况穷寇乎,姑置之。”[110]在这里,朱元璋虽然没有提及《孙子兵法》,但其中所述道理与孙子“穷寇勿追”完全相通。“固守疆圉”成为洪武朝中后期,乃至终明一朝对北元和蒙古的基本态度。

所谓“固守疆圉”,着眼点在“守”,明显是一种防御战略。就当时总体形势而言,朱元璋做出这种改变,非常及时而又正确。大明王朝刚刚建立,国内正处于百业待兴的局面,需要致力于发展经济,经不起长时间的战争消耗。北元这边则占据大漠南北的广袤地域,在塞外也长期拥有牢固的统治基础,明军对于此地只能是鞭长莫及。塞外作战主要依靠骑兵,北元因为拥有良马而一举占据优势,明军则主要依靠步兵,全国可用的战马不多,缺乏在塞外与北元作战的基础条件。受政治形势、军事形势、经济条件等因素逼迫,朱元璋及时改变对北元的战略。“固守疆圉”是积极防御的战略,并不是消极防守,而是守中带攻,一旦条件成熟,则立即对敌展开进攻。随着北疆形势的稳定,明朝转而积极经营东北和西北边疆,对北元的左右两翼施加压力。

在《皇明祖训》中,朱元璋曾明确宣布他对“四方诸夷”的态度:“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111]这段话既然写进“祖训”,说明其被确定为明朝的基本国策,而且充分表明了朱元璋的边境政策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其中贯穿的正是防御的战略方针。当然,在战略上改为退守之势,并不代表消极防守,无所作为,依然要加强战备,防患于未然。为此,朱元璋要求徐达等人在无事之时,应当加紧“练习军士,修葺城池,严为备守”,这才能保证“边境永安,百姓乐业,朝廷无西北之忧”。[112]

为了求得边境的安宁,朱元璋对塞外蒙古各部,转而更多采用“羁縻”之策,并力争分而治之。与此同时,在国内的民族政策上,尤其是对蒙古族的政策上,朱元璋也做了调整。当初,为争取民心,朱元璋在北伐檄文中宣告:“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113]在推翻元朝统治之后,朱元璋对大量留居中原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同样给予优待,不仅给予从事耕种和生产的机会,也允许他们和汉人通婚,甚至对其中优秀分子大胆重用。这种改变也是对塞外蒙古族的主动示好,无疑也会对推行战略防御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