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方式简介

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方式简介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叙写,在新课改背景下是以学生为主体来设定的,主要有结果性目标、参与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2]三种。在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教学中结果性目标是指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获得知识的效果与达到的程度。如在“平面镜成像”一课的教学中,结果性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学到了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

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方式简介

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叙写,在新课改背景下是以学生为主体来设定的,主要有结果性目标、参与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2]三种。

(一)结果性目标

结果性目标是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目的,是教师的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在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教学中结果性目标是指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获得知识的效果与达到的程度。如在“平面镜成像”一课的教学中,结果性目标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学到了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同时,学生要会操作平面镜成像实验。在设定结果性目标时,教师要把教学目标细化、量化及具体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情设定教学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有所不同。

(二)参与性目标(www.xing528.com)

参与性目标就是教师运用新课改的理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以充满魅力的教学艺术与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进来。学生的参与程度是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优劣的反映。如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用多媒体展示光的波与粒子的图像与传播规律,学生在多媒体的多彩图像与动画中,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是很高的,教学效果也是很理想的。

(三)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让学生进行表现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示,学习技能与学习收获得到师生的认可,学生有了成就感。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牛顿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实验来验证加速度、摩擦力等物理现象,让学生获得做物理实验的成功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