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学装备的分类及代码分析与优化

医学装备的分类及代码分析与优化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学装备种类繁多,科学化管理要求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分类和代码。对于一个物品来说,无论是在生产领域、商业流通领域和使用单位,最好能有一个统一的分类与代码标准。无论是国家范围的物品分类与代码,或者是医学装备的分类与代码,都要力求科学性标准化,并保持“一物一码”的原则。

医学装备的分类及代码分析与优化

(一)概述

1.标准及其意义

标准的种类在各行业中是不一样的,医学装备分类与代码标准是卫生行业标准中的一种。

其制定也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在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医学装备种类繁多,科学化管理要求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分类和代码。信息交换又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生产厂家在其产品种类逐渐增多时,总想将其划分成几类。经营部门在经营到成千上万种物品时,如果不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也会产生极大的麻烦。对使用单位来说,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记账、统计、清查等工作,更需要按不同的类目进行管理。

在现代的科学管理中,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一个科学的物资分类代码,就无法完成应该完成的一系列信息工作和统计运算工作。

对于一个物品来说,无论是在生产领域、商业流通领域和使用单位,最好能有一个统一的分类与代码标准。

2.物品分类编码标准

物品分类编码标准是人们将社会上物品的名词、术语,包括范围、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做出统一规定,按科学原则和方法进行分类,加以编码,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关批准,发布,作为下属各单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信息交换时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我国的物品分类编码体系由四级组成,即:国家标准、行业(部门)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包括事业)标准。

(1)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供全国范围内使用的标准,它是经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技术审查,由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批准并发布的物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即《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CB7635-87]。其使用范围有四个方面:第一,供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国家、部门、地方之间交换信息使用;第二,供国家综合部门收集和处理信息使用;第三,当国家标准能满足部门、地方和企业的使用要求时,部门、地方和企业可直接作为收集和处理信息之用;第四,是制定行业(部门)地方、企业标准的基础,它们可以依据国家标准进行延拓、细化。

(2)行业(部门)标准

行业(部门)标准是在本行业(部门)内使用的标准,它是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并发布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行业标准必须与国家标准兼容,其使用范围是:第一,供某一行业(部门)范围内交换信息使用;第二,供行业综合部门收集和处理信息使用;第三,当行业(部门)标准能满足下属单位要求时,可直接作为下属单位收集和处理信息之用;第四,是制定企业标准的基础。

(3)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和省辖市制定的标准,它是供某一地方使用的标准,是由地方人民政府的标准化行政部门批准并发布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对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需要,可以制定地方标准。而且还规定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推行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医学装备因其使用的普遍性等诸多原因,一般不搞地方标准。在我国,在四级标准的基础上,国家或行业标准又可根据使用中的不同要求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3.标准的法规性

标准具有严肃的法规性,它是各项经济技术活动中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在信息交换时,必须统一执行与交换范围相适应的物品分类编码标准,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www.xing528.com)

国家标准的维护管理部门明确指出:当标准适合于下级管理部门需要时,下级部门应直接采用该标准;当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时,允许下级管理部门制定使用自己的标准,但必须与相关的上级标准兼容,以保证信息交换的顺利进行。

(二)医学装备的分类与代码标准

1.医学装备的分类与代码

通常所说的物品分类与代码,是由国家主管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将生产部门的产品、商业流通领域中的商品和使用单位中所用的物资(即产品商品物资,统称之谓物品),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统一分类,并分别给以不同的数字代号,形成一物一个数码代号,以满足主管部门的统计、分析、决策和管理,对全国各行业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是极为重要的。

医学装备的分类与代码是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将卫生系统所用的医疗、教学、科研和药品生产等方面的仪器设备和有关材料在国家物品分类与代码(GB7635-87)的基础上,进行延拓、细化,编制出来的,并注意保持了与国标的兼容性

无论是国家范围的物品分类与代码,或者是医学装备的分类与代码,都要力求科学性标准化,并保持“一物一码”的原则。

2.医学装备分类与代码的产生

医学装备管理工作者,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在账、物、卡的管理中均使用各种不同的分类编码方法,有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自行编制的,有采用其他有关单位使用的分类号,也有采用有关系统,如国家教委制定的编码。分类编码的不统一,给单位间和卫生系统内外的信息交换带来了很多困难。为此,1984年原卫生部(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技术装备丛书》编委会提出并起草了医学装备分类编码初稿,得到了卫生部领导的高度重视。

1987年卫生部计划财务司正式发文组织编写医学装备分类与代码标准,并委托北京医科大学牵头,会同山东医大、上海医大、中国医大、中山医大、白求恩医大、同济医大、华西医大、湖南医大、广州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日友好医院的25位专家教授组成编写组。在国家统计局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的指导下,经过三年多的调查研究,资料收集与单位协商合作、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等大量的工作,于1990年编制出了卫生专业物品分类编码标准,即《全国卫生系统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WZB01-90】,于1990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发布试行。

3.医学装备分类与代码标准的执行与修订

《全国卫生系统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WZB01-90】,在全国卫生系统组织了多次宣传贯彻、培训和推广应用活动。

1999年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内容,还纳入了1992—1993年两部两局讨论统一审定的有关内容。经与国家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协商,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全国卫生行业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WS/T118-1999】,1999年1月2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1999年7月1日实施。并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2000年3月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卫生部《医学技术装备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组织编写了《汉英医学装备科学仪器分类词典》,作为与其配套使用的科学分类、释义的专科性工具书。

《全国卫生行业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WS/T118-1999】保持了与国家标准《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GB 7635-87】的兼容性,是它的子标准。它是现阶段卫生行业统一核算的基础标准,是卫生行业经济技术信息交换的共同语言,是卫生行业进行的各种汇总统计和报表的依据。

[1]和兴兰.关于数码照片档案管理问题的研究[J].北京档案,2020(04):36-38.

[2]李绍清,黄开斌.功能医学常规轮:新的医学模式[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3]单丹.医学装备档案管理中的难点及改进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09):1202-1203.

[4]吴亚杰.数字化医院[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