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时代概况:第四时代探究

佛教时代概况:第四时代探究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佛教时代,印度西部边境不断遭到蛮族的蚕食。随后,匈奴也加入到了侵犯印度边境的行列。阿育王时期前后,分成了二十个派系的佛教的教徒完成了《六足论》。该法典既不属于吠陀时代,也不属于往世书时代,就是在佛教时代完成的。也就是说,佛教时代是吠陀时代向往世书时代过渡的中间时代。所以说,《摩奴法典》是佛教时代思想风俗的典型代表。

佛教时代概况:第四时代探究

佛教时代,印度西部边境不断遭到蛮族的蚕食。被塞族驱逐的大夏[1]希腊人从公元前2世纪左右开始,进入印度河流域,并建立了王国。他们将希腊文化输入印度。其中有一位叫“弥兰”的英杰因为曾和那先比丘间有过一次问答而留名于世。其后的一百年间,希腊人遭遇了各种劫难。虽然不知道后来如何,但一些观点认为,希腊人后来到了东印的奥里萨区域。月氏族继续追赶希腊人,希腊人后来进入西印,并在迦尸弥罗建立了国家。其中一位国王叫“迦腻色迦一世”。公元元年,他迅速扩张势力,将版图扩张到了印度东部的古吉拉特和阿格拉,以及北边的喀什噶尔和莎车。迦腻色迦一世是和阿育王齐名的英明帝王。他也信奉佛教,最有名的功绩就是举行了佛教经典的第四次集结。后来,柬埔寨等部族开始侵犯印度边境。随后,匈奴也加入到了侵犯印度边境的行列。匈奴民族是跟着水草迁移的蛮族。5世纪后半叶,他们侵略的步伐蔓延到西印。在这样的局势下,阿育王之后的朝代在西部边境一直不停地受到外国各族的侵袭,国家陷入了永无宁日的境地。不过,这些入侵部族在进入印度后,都立刻信奉了佛教,成了印度人民的一部分。

通过研究这个时代的教派学派状况发现,一方面,阿育王出现后,佛教突然以势不可挡之势在国内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婆罗门教进入雌伏的状态,仅仅保留其原有势力。作为印度民族教派的婆罗门教不会在一朝一夕衰败下去,这一时期的婆罗门教只是没有太大的举动。再加上佛教也保持着非常温和的态度,所以两教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冲突。处于这种状况下的婆罗门教只是继承了以往的文学,而佛教文学则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阿育王时期前后,分成了二十个派系的佛教的教徒完成了《六足论》。其后,迦旃延大学者又在西北印度创作了《发智论》,掀起了研究佛教的风潮。接下来,在迦腻色迦一世的保护下,《大毗婆娑论》也横空出世,开启了佛教教理发展的新时期。《大毗婆娑论》的完成可以说是媲美阿育王举行的三藏集结的大功绩。三藏最初是用巴利语写的,现在还保存在南方佛典中,其中的一部分也以汉译本的形式保存下来。但《大毗婆娑论》只有汉译本保存了下来,其原本早已去向不明。这实在叫人惋惜。当时,中印出现了大士马鸣。大士马鸣以天才般的文采在吟诗作赋方面给佛教增添了光彩。据说,他创作的戏曲让整个都城的男男女女都为之疯狂。再往后,南印出现了龙树、提婆两位大士。他们先后提出了空门实相论。这一新的旗帜插遍了整个西北印度—当然除了宣扬有门的教派—使佛教的面目焕然一新。这一时期佛教的文学和理论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所谓的大乘经典,其主要内容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毫无疑问,当时大学者大学问家层出不穷,但他们的名字没有全部流传下来。其中的龙树大士以其过人的才智被后世奉为八宗的祖师,受人敬仰膜拜。之后出现鸠摩罗陀、诃梨跋摩等学者。他们虽然持保守思想,却也深受进步派的影响。就这样,和其他教派学派相比,佛教的发展总能保持领先水平。现在更是如百花齐放的盛春一样蓬勃发展,作为后世瑰宝的佛典的基础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

龙树与阿亚德瓦

佛教传入中国始于1世纪,随着年代的推移,发展得越来越兴盛。著名的鸠摩罗什早在5世纪就已经将龙树和提婆的教义翻译成中文。根据佛教经典被译出的先后顺序,以及译者出生和游历的国家来推断佛教教义从印度传到中国的具体路径和状况,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

婆罗门教的文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摩奴法典》。该法典既不属于吠陀时代,也不属于往世书时代,就是在佛教时代完成的。虽然《摩奴法典》的基础是以维护婆罗门地位和权利为主要着眼点的古老的《法经》,但《摩奴法典》声明自己是适用于印度全民族的法典。这也从反面论证了婆罗门万能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摩奴法典》在礼仪方面奉行古代流传下来的规则。通过《摩奴法典》还没有谈到像拜[2],以及还未提“三位一体”的说法来看,这些都是在往世书时代才产生的。也就是说,佛教时代是吠陀时代向往世书时代过渡的中间时代。所以说,《摩奴法典》是佛教时代思想风俗的典型代表。(www.xing528.com)

【注释】

[1]大夏是位于中亚的古国,中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首次提及的西域古国之一。—译者注

[2]在寺庙里供奉祭拜神像,早期的印度宗教是不祭拜神像的。—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