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校社携手:孩子们的公益巡访之旅

家校社携手:孩子们的公益巡访之旅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9月、2019年5月、2019年6月,孩子们“小手拉大手”,与家长一起两次巡访老旧小区及背街小巷,一次巡访周边菜市场。公益巡访,家、校、社合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缔结爱的同盟。公益巡访,孩子们接触社会,体验唤醒,走心入情,享受着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内化为自我发展动力。公益巡访,我们走得坚实,走出特色。教育就是支持,为支持学生的成长需求,我们将坚定地行走在“公益巡访”的路上……

家校社携手:孩子们的公益巡访之旅

我一直秉承“教育,首先是人学”“人是最高价值”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巡访共享单车”只是我们历年来组织的系列公益巡访活动的其中一项。自2014年到2018年,孩子们先后自发组织了“给烈军属送温暖”“给返乡民工送坐垫”“给环卫工送清凉”“帮‘天使味道’义卖饼干”“陪伴失智老人”“乘坐地铁,我导行”“巡访自来水公司”等一系列公益巡访活动。

2014年2月,孩子们到客运中心开展“小小义工,大大情怀”活动,把一份份温暖的午餐与爱送给那些坐长途汽车回家过年的旅客们,并真诚地说上一句:“请接受我们的午餐,祝您一路平安!”孩子们把老师平日里渗透的感恩意识落实到了社会实践活动中,把感恩之举绵延至社会,尽自己小小的一份力,回报社会。宁波电视台《讲大道》栏目对此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

2015年寒假前夕,孩子们为“天使味道”甜饼店义卖残障人员做的手工饼干。二百、乐购、地铁站,到处洋溢着暖人的气息,到处飞扬着助人的快乐……在寒冷的冬季,孩子们告诉大家“天使”的味道;在冻人的街头,师生、家长一起传播着满满的正能量。孩子们的爱心之举感动了“天使味道”的员工,他们把这份感动化成了文字,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表了文章《曙光小学的孩子们散播着“天使味道”》。这次活动得到了市民的支持和夸赞,社会反响很好。

2017年6月1日,我们开展了“城乡牵手,同写童年欢乐篇章”的爱心结对活动。孩子们带着自己编写的作文集和新书包等远赴奉化班溪小学,过了个特别的“六一”;5个孩子还分享了编作文集的心路历程。甬派和《宁波晚报》对此活动进行了报道宣传。

2018年9月、2019年5月、2019年6月,孩子们“小手拉大手”,与家长一起两次巡访老旧小区及背街小巷,一次巡访周边菜市场。这么亲近并认真了解社区和菜场,孩子们很兴奋,认真履行“报春鸟”和“小啄木鸟”的职责,点赞文明亮点,也用火眼金睛去发现存在的问题:老小区消防通道被占用、垃圾处理不及时、私拉电线、一楼住户私自改建出租、菜场摊贩占道经营、菜场通道口乱停车、菜场地面脏污等。发帖问政,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及时回复和解决,这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自豪的事。

每次公益活动之后,我们都会借助校园网、微信群、学校光荣台、升旗仪式班主任会议等,分享公益路上的成长与快乐,吸引更多的师生成为同盟者。学校大队部在每次布置寒暑假假日小队活动时,也强调公益活动的意义。渐渐地,我们的公益队伍越来越壮大,很多班级的孩子都参与了公益活动。“巡访单车”“巡访交警”“巡访养老院”等,孩子们都积极参与,享受着自我价值提升的快乐。

2017年12月17日,我们班携手其他6个班参与了由《宁波日报》联合宁波市慈善总会等发起的“圆梦困难环卫工子女”公益义卖活动。孩子们和家长用半个月时间自制义卖品,通过爱心义卖得到善款8000余元,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奉献的意义,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孩子们纷纷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人分享,这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建立了坚定的信念。(www.xing528.com)

2018年5月19日,我们携手其他班孩子、家长参加了由中国宁波网·民生e点通组织的“环保公益行,圆梦送清凉”活动,徒步巡访东钱湖景区的卫生死角,沿途捡拾零星垃圾。每人将获得的200元爱心款捐给了鄞州区优秀环卫工人。

……

不仅在校的曙光学子热衷于公益活动,从曙光毕业的孩子们也一直对公益活动充满热情。许轶轩同学在初中加入了公益组织;朱敏杰同学毕业后还经常来电了解是否有公益活动可让他一起参与;孙泓清、沈璐等同学平时主动扶起共享单车的事例屡见不鲜,发现共享单车的停车线设置得不合理,就立马拍照,让我发帖求助,反映的问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及时回复和解决……

公益巡访,家、校、社合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缔结爱的同盟。公益巡访,孩子们接触社会,体验唤醒,走心入情,享受着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内化为自我发展动力。公益巡访,我们走得坚实,走出特色。“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授牌仪式上,我们的“巡访”故事得到了省高校德育专家的褒奖。教育就是支持,为支持学生的成长需求,我们将坚定地行走在“公益巡访”的路上……

(作者单位:宁波市曙光小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