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温暖的家:一个留学生的思乡情结

温暖的家:一个留学生的思乡情结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也许与大多数孩子不同,刚来美国的一个月,几个新生都闹着要回家,天天和父母煲电话粥,开一两个小时的视频,想家想得要命。在我的英语班上,有一个从美国西部过来的女生,她是寄宿生,一个月左右回一次家。也是因为心里有了这么多无比简单却无比温暖的小事,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求学的时候,才能坚定地走下去。家这一个字,既在我们身后暖暖地守望着,也在我们身前默默地指引着。

温暖的家:一个留学生的思乡情结

初三那年我和母亲的关系到了谷底。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这样的形容一点都不夸张,父亲在我们母女之间周转,也搞得心力交瘁。初三那年我想法太多,目标太大,而努力太少。初三那年我标榜自己是文艺青年,要坚持自己的文艺,要坚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初三那年我因为母亲的不理解而感到绝望,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理解母亲。

都是初三那年发生的事,现在想起来,不由得满脸羞红。

2014年9月份,我和父母告别,他们坐上汽车,逐渐开远,把我留在了这所异国陌生的学校里。我一个人看着空荡荡的宿舍,把东西打理好,也没有想到要哭。

我也许与大多数孩子不同,刚来美国的一个月,几个新生都闹着要回家,天天和父母煲电话粥,开一两个小时的视频,想家想得要命。而我似乎并没有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有过不适应,也有过半夜时分在被窝里哭的情形,可就是在那些时候,我也没有动过向父母倾诉或者要回家的念头。从很小的时候起,父亲就和我说:“你只能靠你自己。”于是我便学着不依赖家,有段时间还以此为荣,直到现在才懂得这种自以为是的不依靠也是一种愚蠢。

改变是慢慢发生的。

第一次产生无比真实的想家念头,是在2014年的年末,那是学校的family weekend(家庭周)。在我的英语班上,有一个从美国西部过来的女生,她是寄宿生,一个月左右回一次家。那一天是家长开放日,她的母亲也来了。她看到她的母亲就上去拥抱,久久不愿意放开,母女俩的眼里都有泪光。她在位置上坐下,她母亲就站在她身后,双手搭在她的肩上,轻轻地抚摸着她,她时不时地回头朝她母亲笑笑。我忽然觉得这一幕是这么的动人,一狠心转过头去不愿再看,眼泪却忽然间涌到眼眶。

想家了,想念家人的笑脸了,想念家里的那张床了,想念自家的那口饭了。也许就是在那一瞬间,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和冲劲都消失殆尽,我忽然想起,我是一个15岁的女孩子,我是父母的女儿,我是外公外婆的外孙女,我没有自以为的那么强大,我是真的需要那个遥远的港湾。

后来,我和家人有了更多的联系。有事没事的时候,就在微信上报一报喜,在电话里问一问好,每次说完话心里都暖洋洋的。我开始反思,发现自己所谓的独立其实是一种任性。

不记得具体是什么时候了,我给外婆打电话,外婆在电话那头说:“我们怕你忙,从来不敢主动给你打电话,和你打电话也不敢聊太久,你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不能打扰你,听听你的声音,也就满足了。”我在电话这头忽然觉得心很痛,一瞬间就要哭出来了。我对外婆说:“不要紧的,真的不要紧的,你们随便打好了,我可以随时聊。”可外婆依然没有主动给我打过电话。

我多么想冲回国去紧紧搂住外婆瘦弱的肩膀,多么想冲回国去再为外公剃一次胡须,多么想冲回国去钻进母亲的厨房大笑着说“让我来露两手”,多么想冲回国去和父亲一起散步,听他讲文学、讲历史、讲那些有趣的故事。离家半年,终于知道要珍惜家人,终于知道自己很平凡,做不成什么伟大的事,但是有一件事却一定能做到,就是让家人开心。(www.xing528.com)

我学会了和家人沟通,原来是那样简单,心平气和,不自以为是就好。很多从前没有想过要和家人分享的事情,我开始和父母说了,然后征求他们的意见。

圣诞节回国,我和母亲促膝长谈。没有谈学业,也没有谈人生,只是谈了女孩子的小心思,还有母亲的恋爱往事。我忽然间想到很多事情,我意识到在我面前的不仅是我的母亲,她还是一个聪明睿智的女人,她被父亲那样幸福地爱着,她那样懂得生活,也那样懂得如何去爱,这样的一个女人,有太多需要我学习的地方,有太多值得我敬仰的地方。从那时起,我开始试着向她说出我的困扰,而她总是耐心地给我提出建议。我若有不想说的,她便也不问。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说不了两三句就要开吵的我们变成了聊起天来可以非常轻松享受的“挚友”。

我觉得自己无比幸运,要感激上苍。

初三的时候父亲对我说:“你不是小孩子了,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母亲对我说:“你要做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人,不能随心所欲。”这些话,当时听了觉得委屈,想着自己才14岁,不该面对那么多。现在想起来,却无比感谢父母在我14岁的时候就把这些话说给我听。

学会自控,勇敢地面对生活,承担一切责任,努力去做一个温暖的人,让家人朋友都快乐。除此以外,我别无他求。

家人永远是那样容易满足,他们对你付出得最多,索求得却最少。或许只是在和母亲语音聊天的时候听到了一声咳嗽,你问母亲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好,叮嘱她好好休息,她就会无比幸福。或许只是旅游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小玩意儿,想着要给外公带回去,外公就会笑得合不拢嘴。或许只是在外婆家吃饭的时候多吃了一碗饭然后赞不绝口,或许只是和父亲打一场壁球,他们就会无比满足……也是因为心里有了这么多无比简单却无比温暖的小事,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求学的时候,才能坚定地走下去。

家这一个字,既在我们身后暖暖地守望着,也在我们身前默默地指引着。有了家,人生才找得到方向。

(作者:Shirley Zhou)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