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探索哲学主题,引领未来时代

电影探索哲学主题,引领未来时代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符合大众接受度的哲学启蒙作品出现,也许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热门作品。自从在吉卜力开始制作电影,总是在思考“时代的主题是什么?”。追加洗印了胶片,并在BROTHER影院、东宝影院同时上映,剧组到台上与影迷打招呼的时间也提前了。第一周动员观影人数110万人次;16日动员260万人次。刷新日本国产电影分账收入59亿日元纪录的目标很快就实现了。

电影探索哲学主题,引领未来时代

就这样万事俱备了,还有人对《幽灵公主》表示怀疑。于是面向内部人士的试映会放在了接近公映之前。因为我非常清楚电影的内容会引起很大的争议,如果过早放给他们看,大家好不容易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阵线就会被打乱,这就得不偿失了。

实际上,试映时大家的反响也的确不太乐观。

“对小孩子来说是不是太难理解了?说不定连 1 0亿都到不了。”连这种意见都出现了。

制作中出现的细节问题纷纷被指出。比如 日本电视台认为,会有迷信麻风病或恶魔的人出现,这会成为社会问题。还有人说审查部门很可能会以分级为由,禁止它在电视台播出。电通也表示不满,说这会成为寻找赞助商的障碍

东宝对第一批报纸广告人类曾经杀死过森林之神”的文案有意见。宣传策划人矢部说:“东宝的电影宣传,之前从未用过 ‘杀死’这类的字眼。”这类问题我记得一直讨论到早上。

武士首级飞起来的场面用在预告片中也引发了强烈的批判。这点连宫先生都很生气,他说:“这样大家会对电影有误解!”但是我跟他的想法正好相反,应该将这些残酷的场面提前展示给大家看,让观众做好心理准备后再进入电影院

当然,只要好好看过正片,就知道这绝不是一部暴力的分级电影,不过有人说不定又会为此提出抗议。因此,我需要采取必要的对策。历史学者纲野善彦先生来试映会观看了影片,我恳请他为我们的宣传册撰写解说,他欣然接受。

他写道:“过去的日本就是这样一个世界。 由我们学者来讲述的话,很难向社会推广。但是这部电影的公映,也能让我们的研究焕发光彩。”

其实,“活下去”的广告文案刚开始也口碑不佳。有人说:“这么有哲理的文案,小孩子又看不懂,女性也不会来看的。”

但我觉得“只能这样走一步算一步了”。我们这个时代,电影也需要传播哲学信息。

当时我脑海中回想起来的,是高畑先生告诉我《星球大战》(1977年)的制片人加里·库尔茨(Gary Kurtz)说过的话:过去好莱坞电影最大的主题是“爱情”,但是《星球大战》的出现改变了历史。哲学变成了一个新兴的主题。如果符合大众接受度的哲学启蒙作品出现,也许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热门作品。(www.xing528.com)

我从小时候就开始看电影,几乎所有类型的电影都看过。自从在吉卜力开始制作电影,总是在思考“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在反复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就逐渐理解了加里 ·库尔茨的话。

既然《幽灵公主》这部电影是以哲学为主题,那么广告文案也应该具有哲学性,提出“生”与“死”这种根源性的问题。

德间书店的不良债权问题还没解决,关于电影内容的各种反对意见和问题也在升温,能够摆脱困境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电影大卖——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

在公映前夜,我去 BROTHER影院(现在的TOHO影院)所在的有乐町 MULLION看了下,打算通宵的年轻人已经排起了长队。看到这种情况,东宝的西野先生果断决定将第一天的上映时间提前。追加洗印了胶片,并在 BROTHER影院、东宝影院同时上映,剧组到台上与影迷打招呼的时间也提前了。

早上过了 6点再去有乐町 MULLION,这时已经排出2300人的超长队列。7点半开始上映,包括站席在内场内爆满,而外面排队的人数丝毫没有减少。地方上也不断有爆满的报告传来。去观看《幽灵公主》已经成为一大盛事。

第一周动员观影人数110万人次;16日动员260万人次。刷新日本国产电影分账收入59亿日元纪录的目标很快就实现了。四个月超过了包括海外电影在内的日本影史最高票房纪录保持者《E.T.》(1982年)的96亿日元。通过长达一年的超长放映,观影人数达到1420万人次,分账收入是113亿日元(换算成票房收入是193亿日元),创造了日本影史的新纪录。

为了能够卖座,我使出了所有手段,我有理有据,相信这部电影一定能够大卖。但是这个数据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媒体说这部片子是“宫崎动画的集大成者”,我不这么认为。所谓集大成,是指包括可以在空中飞的场面在内,使用所有他擅长的东西制作电影。但是宫先生将这一切都封印起来,挑战全新的表现方式。也许因为急于展示过于庞大的主题,结果给人没有完全消化掉的印象。另一方面,这种像新人导演的作品一样横冲直撞的气势,也展现出全新的魅力。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正是这种不成熟的电影,才能吸引这么多人来观看。

《幽灵公主》的热卖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很多人去分析形成这股热潮的原因。不过,我觉得主要原因不会只有一个。制作、宣传、发行、排片等所有领域大家都全力以赴,才会出现大大超过预期的结果,难道不是这样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