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要求和优化措施

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要求和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要求(一)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园安全工作涉及全园各个部门,因此要提高全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注意安全防范,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应该明确各岗位安全工作的具体内容及各环节要注意的问题,并广为宣传,引起大家的重视。

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要求和优化措施

落实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注重提高全园的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实现科学化管理;同时,还需要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此外还应该推动家园共建,提高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具体而言,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要求

(一)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幼儿园安全工作涉及全园各个部门,因此要提高全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注意安全防范,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实践证明,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也是确保幼儿安全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幼儿园应该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条文要求及上级部门规定,结合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应该覆盖在园一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食品安全制度、门卫接送制度、保健卫生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安全演练制度等,同时相关制度也应该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方法等。除此之外,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应该明确各岗位安全工作的具体内容及各环节要注意的问题,并广为宣传,引起大家的重视。全园工作要坚持严格按制度执行,竭力做到防微杜渐,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事故发生时,应该做到有章可循,及时处理。

(二)强化安全教育,实现科学化管理(www.xing528.com)

在幼儿园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强调的是人的因素,即教师安全教育素质是根本,因为只有具备安全教育素质的教师才能确保幼儿园安全管理正常运行。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将“熟知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等内容纳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足以见得国家层面对幼儿园教师安全教育素质的重视。因此,幼儿园需要对教师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幼儿园要实现科学化管理,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承担起安全教育责任,定期组织幼儿园进行培训,指导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另一方面,幼儿园要加大对幼儿安全意识的普及力度,应该在重视环境和组织工作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与年龄特点等进行安全常规教育,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使幼儿逐步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根本上做好幼儿园的安全工作。

(三)推动家园共建,提高安全管理实效性

幼儿安全涉及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或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合作。因此,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尽可能地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所谓家园合作,即指家庭与幼儿园进行有效的合作。在家长方面,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安全理念的灌输,让孩子从小就树立安全意识;在幼儿园方面,幼儿园教师也要定期地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在日常工作中保证孩子的安全,只有双方携手努力,才能为儿童的成长编织出一张安全的大网。除此之外,幼儿园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QQ群等形式,定期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知识;也可以通过安全知识竞赛、有奖竞答等方式,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还可以邀请社区、派出所民警等定期举行安全教育讲座,普及安全知识,或者邀请家长和幼儿园一起进行“防火、防震”安全演练,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教育效果。家长与幼儿在实际训练中,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以实现在面临险情时,做到临危不惧、迅速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