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占有制度的社会意义及优化方案

占有制度的社会意义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占有的社会意义主要包括:(一)保护占有事实,稳定物之静态支配活动的秩序物的静态支配活动以物的占有为基础,进而构成社会财产秩序的基础。占有制度通过对占有事实本身的保护,确立了“禁止侵害占有”的法律原则。在此原则下,纵然侵害人为他人占有物的权利人,纵然他人占有的事实没有本权的基础,法律同样禁止对占有的侵害,从而稳定物之静态的支配事实,维护社会秩序。

占有制度的社会意义及优化方案

既然占有并非一项权利,民法又何必要规定占有制度,并对占有加以保护?这就涉及占有制度的社会意义问题。占有的社会意义主要包括:

(一)保护占有事实,稳定物之静态支配活动的秩序

物的静态支配活动以物的占有为基础,进而构成社会财产秩序的基础。占有制度通过对占有事实本身的保护,确立了“禁止侵害占有”的法律原则。在此原则下,纵然侵害人为他人占有物的权利人,纵然他人占有的事实没有本权的基础,法律同样禁止对占有的侵害,从而稳定物之静态的支配事实,维护社会秩序。

(二)表彰本权,弥补本权对占有事实保护的不足(www.xing528.com)

占有某物通常情形下都具有进行占有的权利,占有与权利具有高度的盖然性,故对占有施加保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对权利进行保护。由于权利的证明难度远大于占有的证明,故权利人通过权利制度寻求保护,往往会由于权利的证明不能而败诉;但是,通过占有制度寻求保护,却可以使权利人免于承担享有权利的举证责任,其只需要证明自己的占有受到侵害,即可获得法律的救济。

(三)取得本权

占有作为一种事实,其所代表的是财产静态支配秩序的实然性,而非正当性。然而,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本来不享有权利的占有人,其占有事实无损于他人的利益,或者与法律更高的价值相吻合时,法律却可以赋予这种占有的实然秩序以正当性,从而使占有人获得本权。如先占、善意取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