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南style》的科学解释:全球热潮的解析

《江南style》的科学解释:全球热潮的解析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江南style》火遍整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这样的神曲,全世界人都抵抗不住它的吸引力。在YouTube上,《江南style》成为点击量最高的视频,就连比伯小哥的《baby》都望尘莫及。社会学家表示,《江南style》听起来低俗,其实带有浓厚的文化特色。也就是说,《江南style》刚好跟耳朵虫“臭味相投”,所以一拍即合成了好朋友,这可是跨越种族、语言而直接跟大脑交流的恋爱,所以才能获得全世界的追捧。

《江南style》的科学解释:全球热潮的解析

一个灵活的胖子,念叨着“欧巴江南style”,

竟然就火遍全球了?

这是什么道理?

不就是口水神曲嘛,谁不会唱啊,赶紧换我来!

当《江南style》火遍整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这样的神曲,全世界人都抵抗不住它的吸引力。现在你明白广场舞大妈们为什么青睐凤凰传奇了吧?他们唱的都是一个风格的洗脑歌啊!

2012年,这个假装自己挥着马鞭的胖子——鸟叔,就唱着“哥哥江南范儿”登上了全世界最热单曲的宝座。在YouTube上,《江南style》成为点击量最高的视频,就连比伯小哥的《baby》都望尘莫及。

甭管大家是不是羡慕嫉妒恨,反正人人听完这首曲子后,都会产生一个问题:这就能火遍全球?换我我也行啊!

当然,这样的疑惑在脑海中转悠几秒,他们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忍不住选择“循环播放”。不过,为什么《江南style》能这么火呢?关于它的解释,各种专家还真有不同的意见。

社会学家表示,《江南style》听起来低俗,其实带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对韩国人来说,它抓住了社会的关注焦点——江南!富人区!上流社会!随便引申一下,这首歌就是对贫富差距的讽刺啊!是韩国后现代艺术忧国忧民的体现啊!

咳咳,到底是不是这样,见仁见智吧!

心理学家则表示,这事你得从心理学上入手。他们认为鸟叔的形象特别符合西方人对亚洲男人的看法,他们认为亚洲人要么是李小龙的传人,要么是高中里脑回路奇特的学霸,要么就是捧着《论语》神神叨叨的儒学大师。而鸟叔,刚好集合了很多特色。(www.xing528.com)

合着亚洲男人在他们眼里就是穿西装、爱蹦跶的胖子?这说法我们不服!

最后,还是另一种说法比较有理。美国教授詹姆斯·凯拉瑞斯认为,这首歌的风靡是人类大脑的某种神经运动导致的,这种运动被称为“耳朵虫”。

也就是说,《江南style》刚好跟耳朵虫“臭味相投”,所以一拍即合成了好朋友,这可是跨越种族、语言而直接跟大脑交流的恋爱,所以才能获得全世界的追捧。

“耳朵虫”不是大脑中的寄生虫,而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瘙痒。当某些独特的节奏、音乐被我们接收的时候,就能激发大脑的“瘙痒”感。这种感觉就像身体某部分痒痒一样,让人忍不住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上面,不断地挠、痒,再挠、更痒。大脑的这种“瘙痒”又不能伸手解决,所以只能不断地重复听这些音乐,最终形成“洗脑”效果。

类似的说法,在19世纪就被提出了。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人的大脑会不自主地提取记忆。我们的大脑就像个信息处理库,所有的内容不是单独存放的,而是根据与其他信息的相关性大小存储的。当我们需要提取其中一个信息的时候,很容易牵连附近的区域,导致想起类似信息。

简单的例子,就是看到蓝天就想到白云,看到阴天就想到下雨。

这就导致,当我们看到《江南style》中疑似在骑马的鸟叔随着简单的节奏蹦跶时,自己也会联想到各种骑马、运动的场景,而忍不住跟着他一起起舞。同时,单调的音乐片段更容易记忆,很容易让人觉得“绕梁三日”,过耳不忘。

凯拉瑞斯表示,“耳朵虫”就是因此而出现的,它是大脑中我们无法控制的运动,每当听到“神曲”式的音乐时,“耳朵虫”就会让人产生不由自主的联想。这些联想出现的时间很短暂,但是足以加深我们对神曲的记忆,甚至让人上瘾。

有了这家伙的鼎力支持,各种神曲逐渐席卷我们的脑海。它们就像看视频之前弹出的野广告,虽然不是正餐,但看多了之后却记得最清楚。哪怕听了再多的高雅音乐,一样无法消除神曲的毒害。

非要避开这种“荼毒”,恐怕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好好捂着自己的耳朵,千万不要再听。不过,你确定自己能办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