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吉春的硕士学位论文的优化与研究

王吉春的硕士学位论文的优化与研究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吉春的硕士学位论文,以从“社学”到“小学”的社会史叙述为背景,以“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为架构,以教育、文化与权力之关系分析为主轴,以文献法、历史法和观察法为主,辅以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包括明清的“社学”、清末的“初等小学堂”和民国至今的“小学”地方教育组织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王吉春的硕士学位论文的优化与研究

“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又译为公民社会)是从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研究的一个关键词,市民社会理论也随之成为社会理论界的新宠儿。王吉春的硕士学位论文,以从“社学”到“小学”的社会史叙述为背景,以“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为架构,以教育文化与权力之关系分析为主轴,以文献法、历史法和观察法为主,辅以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包括明清的“社学”、清末的“初等小学堂”和民国至今的“小学”地方教育组织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通过研究,作者认为:1.“在传统社会中,地方力量在地方社会的建构中起着主导作用”,“地方社会的教育就是以一套适应乡土社会所必需的行为规范塑造乡里人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当地社会生活和地方文化整合在一起,是地方社会再生产和文化传承的基本手段”;2.“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国家逐渐以乡村小学教育取代了传统的教育。但回溯历史,这远非一个线性过程。乡村小学的确立乃是地方力量与国家冲突、妥协和联盟的产物”;3.“当下,‘面向现代化’的乡村小学教育,实际上扮演着传播主流文化,体现、实现国家意志的角色。教师、学生、教科书乃至课堂中的文化传承都被打上‘国家’的烙印”;4.当下,裕固族“传统文化日益萎缩,濒临灭绝。在文化日益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学校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应该谋求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实现这一转变正如已经发生的变迁一样,有赖于国家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调整和二者的良性互动”。[8](www.xing528.com)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结语”中对该文的不足之处做了说明:1.“由于时间、资源有限,所获得的资料较少”;2.“文中的各个章节没有细化,对论文中出现的,以及尚未在论文中出现的资料的分析力度不足”;3.需要“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力求使论文更加精细”。[8]笔者认为,这项研究还有几点缺陷:1.作者把田野点学校——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小学虽可以看作是地方社会的“小学”,但是视作“乡村小学”则是不对的,红湾小学虽然有大量乡村牧野子弟就读,但是这所学校也有国家公职人员等城镇家庭子女就读,而且位于红湾寺镇,是“小城镇”里的学校,不是“乡村小学”;2.作者在行文中,有把“国家与地方”和“国家与社会”等同的倾向,这是不对的,二者并非一回事;3.在中国,“王朝社会史”与“区域社会史”要有所区别,把裕固族地区教育变迁放在“王朝社会史”的脉络里进行研究,必然导致研究结果只能是粗疏之物,要想“力求使论文更加精细”,恐怕还是把裕固族地区教育变迁放在“区域社会史”的脉络里研究为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