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讲述老成都故事:街区为平台

讲述老成都故事:街区为平台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条不足50米的巷子尽头,就是玉林街道玉林北路社区的“爱转角”特色街区。街区的升级改造并没有排斥小吃摊,相反将其作为老成都特色而保留,陈大爷的蛋烘糕走红网络,成了一个标志性品牌。“在成都,像这样的老街区,我们完全可以赋予它新的幸福理解。”玉林四巷“爱转角”街区的规划师谭军认为,街区就是一个平台,需要注入内容,打造品牌。

讲述老成都故事:街区为平台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一首《成都》唱出成都人的乡愁,也唱红了一条玉林路。这里不仅是本地居民的生活空间,更成了四方游客接踵而来的网红“打卡地”。

走进窄窄的玉林四巷,绿色的攀缘植物从两侧的白砖墙延伸出来,掩映着一扇扇古朴的小院门。在这条不足50米的巷子尽头,就是玉林街道玉林北路社区的“爱转角”特色街区。

作为一个老旧社区,玉林北路社区也曾经困扰于“脏乱差”。2018年,借曾在玉林四巷取景的电影《前任3》之力,玉林北路社区请专业规划师打造了“爱转角”街区。这里有咖啡馆、多媒体教室、画室和众多的特色小店,既有城市休闲功能区,也有文化展演活动区,还有相对幽静的阅读和创业工作区,实现了小店经济和社区文化相融共生的新型社区消费场景,不管是居民还是游客,都能找到一方空间各得其乐。

网友们口耳相传,来成都玉林四巷“爱转角”,必吃老成都蛋烘糕。这家蛋烘糕店是一家有30年历史老店,76岁的店主陈利民也是这里的老居民。街区的升级改造并没有排斥小吃摊,相反将其作为老成都特色而保留,陈大爷的蛋烘糕走红网络,成了一个标志性品牌。“改造以后,这里干净整洁又漂亮,我的生意也更好了,在这里生活感觉很幸福。”陈利民说。(www.xing528.com)

社区的改头换面,让这里的居民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在社区小广场,几个年轻人组成的乐队正进行露天演出。乐队的队长余柏修刚大学毕业不久,业余时间和小伙伴们搞音乐创作,他从小长大的街区,就是他常驻的舞台。“能在从小长大的街头给大家带来音乐的享受,我发自内心感到快乐。”余柏修说,他爱这里的生活,“让我搬走我都不会走”。

“在成都,像这样的老街区,我们完全可以赋予它新的幸福理解。”玉林四巷“爱转角”街区的规划师谭军认为,街区就是一个平台,需要注入内容,打造品牌。“爱转角”汇聚了乡音乡情乡愁,将成都代表性的慢生活带给居民和游客。“在这里,每一个居民都是一张名片,都是幸福的使者,他们才是真正的‘网红’。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发掘他们身上的老成都记忆,打造项目载体,利用互联网平台,讲好我们的成都故事。”谭军说。

图001 充满文艺风的玉林四巷(区地志办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