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意外的新生:弃舰的转机

意外的新生:弃舰的转机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这些军舰大多在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新生。同为首批赔偿舰的“接8”,原是日本海军的“丙”型海防舰“第215号”,1944年12月30日在日本新潟铁工所竣工。与教育部认领海军弃舰后默默任其荒废的情形不同,内政部在获得海军的2艘弃舰后,因为对军舰的舰况不满,做出了干脆了当的退货。对这两艘既经放弃的军舰,海军也无兴趣加以维修,事实上将其处于废置的境地。

意外的新生:弃舰的转机

和得以成军入役的幸运儿们的情况完全不同,日本赔偿的“丙”“丁”海防舰中还有一批接收不久就被海军抛弃的苦命弃舰,即“接5”“接8”“接12”“接14”等4艘。不过这些军舰大多在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新生。

1947年7至10月,中国海军陆续接收共34艘日本赔偿舰后,这批大量到来的舰船很快引起了一些需要舰船的政府其他部门艳羡,纷纷想要从中分得一杯羹。为了协调各方的利益和关系,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在10月明确指令海军,要求海军至少要退出一半的日本赔偿舰,上缴国民政府,由行政院来统一调派给其他政府部门使用。对此项掠夺海军舰船的指令,桂永清领导的海军总司令部方面心存不满,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抵制,几经讨论,最终达成了只退还8艘日本赔偿舰给国民政府的协议,而实际上海军所退出的军舰几乎全是状态不佳者,“接5”“接8”“接12”和“接14”就是被海军放弃而退还给政府的弃舰。

其中的“接5”舰原是日本海军的“丁”型海防舰“第14号”,1944年1月25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下水,同年3月27日竣工,属于首批来华的赔偿舰。同为首批赔偿舰的“接8”,原是日本海军的“丙”型海防舰“第215号”,1944年12月30日在日本新潟铁工所竣工。剩余的“接12”“接14”同为第二批赔偿舰,都属于是“丁”型海防舰,前身分别是日本海军的“第118号”“第192号”,“接12”原于1944年10月18日在日本川崎重工泉州工场下水,“接14”则是1945年2月26日在日本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下水。[21]

针对海军缴出来的日本赔偿舰,国民政府行政院根据提出需舰请求的部门情况进行分配,“接8”和“接12”被指派给教育部使用,“接5”和“接14”调拨给了内政部。当时教育部之所以申请调拨舰船,目的是给下属的吴淞国立海事职业学校和葫芦岛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配备教学用的实习船。当确定以“接8”和“接12”分配教育部后,“接8”在1948年6月24日由海军在上海移交给辽海商船专科学校,几天之后的6月26日,“接12”也在上海移交给了国立海事职业学校,其在海军的舰籍于当年的11月1日统一注销。[22]

由于“接8”“接12”是海军“精心”挑选出的状况不佳的军舰,两所海事学校接收之后,并无证据显示其设法对军舰进行了修复使用,最可能的情况是接收时发现军舰的舰况不佳,于是干脆对这两艘军舰持放弃态度,任其停泊在接收地废置,并未加以使用。

1947年7月26日下午1时在佐世保拍摄到的正在出港前往上海赔偿的“第118号”海防舰,后来成为人民海军的“长沙”号

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时,在上海发现了遗弃在黄浦江上的“接12”,6月7日由华东海军接收,编在华东海军的主力部队—第1舰大队。华东海军接管时的“接12”处在无法航行状态,于1949年11月初被送入江南造船厂进行抢修,至12月6日便恢复动力,能够自航。以人民解放军当时十分简陋的技术条件和并不充足的设备资源而言,尚能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能将“接12”修理维护至可以使用状态,足以证明该舰当年被海军弃用时的状况其实并不是恶劣到完全无法使用。同样状态的军舰在国民党海军手中被视为弃儿,在解放军眼里则成了珍宝,个中可以看出国民党海军当时从美国接收的新式军舰数量过多,对日本赔偿的小军舰不甚在意,根本没有花费心思去维护的骄惰态度,也能看出人民海军初创阶段由于缺乏足够的舰船装备,对每一艘可能能够使用的舰船都持不放弃的积极求进的态度。二者这种精神态度上的截然不同,或许就是此后50年代海峡交锋中,装备精良的国民党海军屡屡败北的一种原因。

“接12”修复后,初期仍然停泊在黄浦江上,后为了躲避国民党空军飞机的轰炸,从上海驶往安徽芜湖一带隐蔽。1950年4月23日华东海军将“接12”更名为“长沙”号,编入第6舰队,定为护卫舰,首任舰长宋继宏、政委苏军,初期安装日式武备,后改为苏联制式,模式和“济南”相同。华东海军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后,“长沙”编在东海舰队护卫舰6支队,1961年改舷号为“216”,1975年6月在人民海军潜艇部队的训练中作为靶舰被击沉。

与“接12”同被海军放弃的“接8”,此后的历史情况扑朔迷离,一说是上海解放时被解放军获得,后事不详。另一说是国民党海军撤离上海时拖走,辗转前往台湾,因为舰况太差而未能修复就役,20世纪50年代在台湾被拆解。这两则说法中何者为是,还需要进一步查证。

与教育部认领海军弃舰后默默任其荒废的情形不同,内政部在获得海军的2艘弃舰后,因为对军舰的舰况不满,做出了干脆了当的退货。

内政部向行政院申请日偿军舰的缘由,是为了加强外海的水上警察舰艇力量,以便在维护渔场、缉捕盗匪的活动中更加得心应手。对于行政院指示拨给的“接5”“接14”,内政部全部分配给护渔任务繁重的浙江省外海水上警察局,于1948年6月26日办理移交,同年11月1日从海军除籍。

1947年从佐世保出港前往中国赔偿时的“第198号”海防舰,赔偿给中国后临时命名为“接14”,后来成为了人民海军的“西安”舰

当具体接管时,原本寄予很高期待的浙江外海水上警察局看到“接5”“接14”的实际情况之后,大为失望,二舰不仅没有安装任何武备,且舰况较差,缺乏保养,舰上的主机等部件都需修理,水警局以“无力培养”为由,宣布将两舰全部退还给海军,在1948年12月末办理交接手续,交给位于上海的海军第一军区司令部。对这两艘既经放弃的军舰,海军也无兴趣加以维修,事实上将其处于废置的境地。[23]

1949年解放军解放上海时,“接5”“接14”这两艘被国民党海军放弃的苦命弃舰被解放军视作珍宝,由华东海军进行接收,编入主力的第1舰大队,送入江南造船厂抢修和安装武器。和“接12”的情况相似,国民党海军无兴趣修复的“接5”“接14”,经华东海军和江南造船厂积极设法修理后,竟然也先后恢复到可以航行作战的状态。1950年4月23日,“接5”“接14”分别被正式命名为“武昌”“西安”,编入华东海军的主力舰队第6舰队,定为护卫舰,“武昌”舰首任舰长伍岳、政委王安居,“西安”舰首任舰长吕美华、政委刁愈之,与6舰队中具有同一身世背景的“济南”“长沙”“沈阳”等共同构成了解放军海军中的日式海防舰群体。

二舰在修复成军时,曾安装日式火炮,后也更换成苏联制舰炮,具体的配置模式和“济南”“长沙”等相同。“武昌”“西安”此后也活跃在东南沿海,其中“武昌”舰还参加了人民解放军诸兵种合成的解放一江山岛作战。1955年华东海军更名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后,“武昌”和“西安”均编入东海舰队护卫舰6支队,1961年2舰分别被定舷号为“209”和“217”。“武昌”舰在东海舰队服役至20世纪70年代退役,转作为靶舰使用。“西安”舰则在1974年改用新舷号“527”,于次年退役。

20世纪50年代,人民解放军海军中以日偿“丙”“丁”型海防舰为基础改装苏联造装备的“沈阳”“济南”“长沙”“武昌”“西安”5舰,恰好和海峡对岸国民党海军以同样背景的日偿舰为基础改装美式武备的“瑞安”“潮安”“成安”“泰安”4舰相映成趣。随着时间推移,带着特殊舰史背景的这组军舰在20世纪80年代彻底从中国海军的行列中消失,不过人民解放军海军至今仍然在传承沿用着“沈阳”等舰名的导弹驱逐舰群,依然能让人从中想起中国海军发展之路上的那段不平凡的往事。

【注释】

[1][日]福井静夫:《日本の军舰》,[日]出版协同社1956年版,第150页。

[2]《海军》第9卷,[日]诚文图书1981年版,第235—237页。《世界の舰船》增刊第45集,[日]海人社1996年版,第30—32页。

[3]《世界の舰船》增刊第45集,[日]海人社1996年版,第32页。

[4]《海军》第9卷,[日]诚文图书1981年版,第237页。(www.xing528.com)

[5]《中央日报》,1947年9月3日。《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313页。

[6]《世界の舰船》增刊第45集,[日]海人社1996年版,第31、42页。

[7]《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310页。

[8]邱仲明:“突围前后”,(中国台湾)《中国海军》,1951年4月。

[9]《中国海军之缔造与发展》,(中国台湾)“海军事务主管部门”1961年版,第239页。

[10]《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292页。

[11]《世界の舰船》增刊第45集,[日]海人社1996年版,第31—32页。

[12]《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309页。

[13]张爱萍:“忆创建人民海军”,《海军·回忆史料》,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14]《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323页。

[15]《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315页。《世界の舰船》增刊第45集,[日]海人社1996年版,第40页。

[16]《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322页。

[17]“‘黄安’舰青岛起义”,《国民党军起义投诚·海军》,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第75—82页。

[18]《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315页。

[19]《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315页。钟坚:《惊涛骇浪中战备航行—海军舰艇志》,(中国台湾)麦田出版2003年版,第174—175页。

[20]《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315页。钟坚:《惊涛骇浪中战备航行—海军舰艇志》,(中国台湾)麦田出版2003年版,第178—179页。

[21]《世界の舰船》增刊第45集,[日]海人社1996年版,第32、40—42页。

[22]《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304—305页。

[23]《海军舰队发展史》(一),(台湾地区防卫部门)“史政编译局”2001年版,第305—30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