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冲积平原扇形区乡村地带规划方法探讨

冲积平原扇形区乡村地带规划方法探讨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该扇形区域内的林盘在形态上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因此如果把“田园风光带”看作Greenbelt 1的话,那剩余的乡村地带可以看作Greenbelt 2。表1扇形区农村地带规划管理分区方法举例来说,Cluster类型A1便是位于Greenbelt 1中和传统蜿蜒沟渠相连接的林盘组合。

冲积平原扇形区乡村地带规划方法探讨

如图7所示,汶川地震之后制定的《都江堰市市域总体规划(2008)》重点对城市建成区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划,同时也提出了跳出旧城建新城(New Town)的理念,并在旧城与新城之间的乡村(林盘)地带设立了一个叫做“天府源公园”的生态缓冲区。不仅如此,该规划的亮点是在主城区周围指定了宽约4 km左右的“田园风光带”,用以控制主城区的无序蔓延,同时为市区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6〕。这一源于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田园城市”(Garden City)〔7〕规划理论的田园风光带,也是参考了国际上通行的绿带(Greenbelt)规划方法,如著名的大伦敦绿带规划。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阶段的开发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到,这条田园风光带的确受到了保护,基本上没有被无秩序的城市扩张所蚕食。从图8扇形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中可以看出,灾后复兴项目严格按照规划所划定的区域进行建设,而乡村地区呈点状分布的新农村,则几乎全部在“田园风光带”以外的乡村地带进行建设(图8)。

都江堰灾后新农村建设主要采用了土地整理和林盘兼并的措施,建设高密度紧凑型新农村,并将原有林盘中的宅基地改造成耕地,计入全市耕地面积。因此在新农村周围形成了大量无人居住的空心化的乡村聚落(林盘),在规划中被称为生态型林盘;另一种做法是将原有林盘内的树木和住宅全部移除,改造成耕地,这种做法在2012年的卫星图上可以得到印证。这样的土地整理手法在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的同时,却也造成了对传统乡村文化景观难以修复的破坏。

图7 都江堰市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2008年度)

图8 扇形区域内聚落分布现状(2012年度)

为保护乡村文化景观(林盘景观)并同时兼顾经济发展,笔者通过前面的分析,认为有必要从市域尺度提出整体的分区规划(Zoning)理念。由于该扇形区域内的林盘在形态上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因此如果把“田园风光带”看作Greenbelt 1的话,那剩余的乡村地带可以看作Greenbelt 2。另外,如果Greenbelt 1可以被指定为保护传统乡村文化景观的核心区域的话,那Greenbelt 2可以被指定为能接受适当开发的缓冲区(图9)。

由前面对林盘所下的定义可以看出,由世界遗产都江堰所分流出来的水系是形成乡村文化景观的基础。特别是在传统农业时代形成的、曲折蜿蜒的灌溉沟渠是传统农业灌溉技术的例证(图10)。而比较直的灌溉沟渠大多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根据农田整理的需要重新组织的水系(图10)。这两者共同组成了扇形区域内密如蛛网的、具有等级的灌溉体系。

图9 扇形区域绿带(Greenbelt)(笔者建议)

图10 扇形区中主要灌溉沟渠水系分布图(2005年度)

在灌溉水系、乡村聚落所形成的乡村文化景观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分区政策(Greenbelt 1&2),笔者认为可以将扇形区域乡村地带细分出“规划管理分区(Cluster)”(图11),具体来说,可以按照表1的方式来逐项定义A1至D3的各个规划管理分区。

图11 扇形区乡村地带规划管理分区理念

如表1所示,首先,规划管理分区(Cluster)可以在Greenbelt 1和Greenbelt 2中分别实施。Greenbelt 1中应侧重对以林盘景观为主的乡村文化景观进行严格保护,适当开发。而Greenbelt 2中则可以侧重于有序开发,兼顾保护。但以土地兼并,破坏原有景观结构的新农村建设方式需要立刻停止并进行调整。

其次,根据现存水系形成阶段的不同(①蜿蜒曲折、生态及景观价值极高的传统灌溉水系;②基本呈直线状态分布的、在现代经过重新组织的灌溉水系),可以将其流经的乡村聚落(林盘、新农村等)划分为特定的区域。尤其是传统灌溉水系流经的林盘地带需侧重对其景观结构进行有效保护。因此,可以作出如下设定——Greenbelt 1中和传统蜿蜒沟渠相连接的村落组合为Cluster Type A,和现代直线型沟渠相连接的村落组合为Cluster Type B;Greenbelt 2中和传统蜿蜒沟渠相连接的村落组合为Cluster Type C,和现代直线型沟渠相连接的村落组合为Cluster Type D。

再次,根据传统乡村聚落(林盘)的现状以及都江堰市对于林盘发展的规划理念,可以将林盘设定为传统农耕型林盘(Agrarian Linpan),观光导向型林盘(Tourism-oriented Linpan),以发展新型农业为主的特殊产业型林盘(Special Industry Linpan),以及无人居住、侧重生态功能的的生态型林盘(Ecological Linpan)这四个类型。通过将不同类型的村落进行排列组合之后,理论上可继续细分Cluster Type A1,A2,A3,B1,B2,B3,C1,C2,C3,D1,D2,D3的12类分区,并为每一类分区指定不同的保护、开发、管理的具体政策。这样,通过各种林盘组合(Unit)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将规划管理分区(Cluster)划分出来。同时,按照组合进行划分的话,组合内各个村落按照自身条件进行功能上的调整是相对自由的,因此具体村落的功能改变更具弹性,适合村民作出各种尝试或调整。(www.xing528.com)

表1 扇形区农村地带规划管理分区方法

举例来说,Cluster类型A1便是位于Greenbelt 1中和传统蜿蜒沟渠相连接的林盘组合。在A1的传统农耕型林盘中可以挑选一些靠近交通主干道、便于游客到访的;本身观光资源比较丰富的林盘发展为观光导向型林盘。Cluster类型A2也是位于Greenbelt 1中和传统蜿蜒沟渠相连接的林盘组合。在原有的农耕型林盘中可以挑选一些土地条件较好的林盘来发展中草药水果、花卉、苗圃等种植业,来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Cluster类型A3比较特殊,基本上是由地震之后开始兴建的新农村,以及无人居住的空心林盘,结合传统蜿蜒沟渠组合而成,主要发挥生态功能,同时传统林盘中遗留下的大型乔木则是景观保护的重要对象。另外,接下来的分类可以此类推。

同时,借用生态规划的理论来看,这种规划管理分区(Cluster)的划分更具有基质(Matrix),廊道(Corridor),斑块(Patch),核心(Core)的意味,可以满足景观生态学的规划要求。而作为村落尺度的乡村文化景观规划,则需要考虑将扇形区域内所有村落纳入这个规划管理分区体系,从而可以将规划管理保护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具体景观单元

原则上,除确定需要严格保护、禁止开发的农耕型林盘外,离开主要城区、交通干道比较近的村落(林盘或新农村)可以被赋予更多的游憩功能,而距离城区、交通干道相对较远的林盘地带,则适合发展特殊类型的农产业。而新农村周围的空心化林盘大多已改造为耕地,只保留了一些大型乔木,这些树木是曾经有人在此进行生产生活的见证物,是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利用的重要一环。

图12 扇形区域内规划管理分区(Cluster)指定

从图12中可以看出,扇形区域内从城市到乡村的规划管理分区,呈现出从中心到外缘的涟漪般退晕式分布的特征——从规划管理的角度来看,第一,其核心为世界遗产地的都江堰水利工事,需按照世界遗产的要求进行严格的保护。第二,历史街区作为世界遗产地的缓冲区域需要进行风貌保护。第三,城市建成区作为历史城区的缓冲区,是推进各类城市开发项目的主要区域。第四,Greenbelt 1又是城市建成区的缓冲地带,用以控制建成区的无序扩张、发挥生态效益和游憩开发功能、发挥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功能等重要作用。第五,Greenbelt 2又作为Greenbelt 1的缓冲区,适合进行村落的功能性开发与景观结构性保护并举的尝试。

总的来说,由于传统农耕时代留下的灌溉水系与1980年代以后重新组织的灌溉水系的分布比较均衡,规划管理分区Cluster A、B、C、D四种基本类型在分布上也处于均衡状态。而基于传统蜿蜒形态灌溉水系所划分的Cluster A和C区域内的乡村文化景观由于代表了传统乡村景观的特质,因此更应得到景观结构层面的有效保护。

从产业发展的前景来看,乡村旅游要求突出传统乡村景观的特色,因此区域内传统林盘、水系、植被、居民生活方式应得到严格保护,同时适当配置农家乐等旅游接待设施。中草药、水果、花木苗圃等种植业的发展对于原有乡村产业结构、区域内村落功能的变化影响较大。而现有的新农村建设以村落兼并和增加耕地面积、村民集中居住、基础设施集中配置为特征,因此客观上造成了空心林盘的大量产生,从景观结构上对乡村地区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此,从景观保护力度或开发强度来看,A1、B1、C1、D1(农耕林盘与观光型林盘组合),A2、B2、C2、D2(农耕林盘与特殊产业林盘组合),C3、D3(生态型林盘与新农村组合)三者之间的传统景观特征的保护强度呈依次递减的趋势,而经济开发的强度则呈依次递增的趋势。当然,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方针始终贯穿所有规划管理分区。

图13 扇形区内文化景观斑块(Patch)与廊道(Corridor)分布

关于规划管理分区(Cluster)中施行的各项政策,则应当按照实际需要,在各个分区的保护开发利用指导原则下进一步制定。因此,规划管理分区的想法,是根据现状划分一个政策实施的框架,框架中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保护、开发、利用的需要进行灵活配置。

最后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如图13所示,拥有相同产业发展的村落组合将构成一个个文化景观斑块(Patch)。如斑块①是Greenbelt 1中所有农耕林盘及观光型林盘组合而成的区域;斑块②是Greenbelt 1中所有农耕林盘及特殊产业林盘组合而成的区域;斑块③是Greenbelt 2中所有农耕林盘及观光型林盘组合而成的区域;斑块④是Greenbelt 2中所有农耕林盘及特殊产业林盘组合而成的区域;斑块⑤是Greenbelt 2中所有生态型林盘及新农村组合而成的区域。这些文化景观斑块由都江堰水利设施分流出的水系所形成的生态廊道所联系,形成了一个互相勾连镶嵌的有机整体。同样,这些文化景观斑块提供了一个实施保护利用政策的框架,而每个框架内具体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的保护和改变是具有一定弹性的,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制定或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