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题为:真身洞后石刻——张俞《蚕妇》之诗

题为:真身洞后石刻——张俞《蚕妇》之诗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刻于北宋景祐元年,位于真身洞后面的崖壁上,为摩崖石刻砂石岩。长125 厘米,宽83 厘米,是汉中太守郑炎以四川秀才张俞游览金华山为题而做的一首诗,后请僧刻在山崖上。吟成一首送君诗,倩僧勒上岩边石。但其《蚕妇》诗,则家喻户晓。张俞在汉中游览期间,写下了许多关于汉中的诗篇,如《韩信坛》《博望侯墓》《游灵岩》等。仁宗景祐初,为汉中郡守。权且赋一首为你送行的诗,请山上的僧人刻在山崖边的石头上。

题为:真身洞后石刻——张俞《蚕妇》之诗

【题解】

石刻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位于真身洞后面的崖壁上,为摩崖石刻砂石岩。长125 厘米,宽83 厘米,是汉中太守郑炎以四川秀才张俞游览金华山为题而做的一首诗,后请僧刻在山崖上。

张俞[1]秀才字存之,言游金华山,因以诗赠行:

凌晨别我将何适?鹤态飘然振霜翮。指点金铧(华)欲去游,骑驴直造烟霞宅。一片岚光凝不飞,数里松荫翠如滴。背腊山寒雪未消,迎春地暖花争坼。水潺潺兮风索索,帘卷虚堂正岑寂。高歌应有鬼神听,状物潜驱鸿化力。繄我劳生系郡符,安得乘闲访灵迹?吟成一首送君诗,倩僧勒上岩边石。

景祐[2]元年十二月廿三日汉中守郑炎[3]

【注释】

[1]张俞 字少愚,又字才叔,号白云先生,北宋文学家,益州郫县(今四川郫都区)人。曾著有《白云集》,惜佚失。但其《蚕妇》诗,则家喻户晓。张俞在汉中游览期间,写下了许多关于汉中的诗篇,如《韩信坛》《博望侯墓》《游灵岩》等。(www.xing528.com)

[2]景祐 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公元1034 至公元1038 年。

[3]郑炎 北宋进士。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官惠安令。仁宗景祐初,为汉中郡守。《全宋诗》中收录郑炎诗《赠张俞秀才游金华山》。

【译文】

张俞秀才,字存之,说要游金华山,于是就作诗相赠:

凌晨时分和我作别将要去往何处?身姿飘若仙鹤又如凌云白鸟。他指着金华山说要去那里游玩,骑上毛驴径直前往烟霞中的“仙宅”。那里的发出光彩的雾气凝结不动,几里地方的松荫青翠欲滴。山北因为是腊月还很寒冷积雪未消,但迎春花却因为大地回暖竞相开放。流水潺潺凉风萧瑟,门帘卷起,堂屋无人一片寂静。放声高歌应该有鬼神倾听,描绘事物要发挥宏大的教化力量。只是我被太守一职所羁绊,哪里有空闲时间去寻访神灵的遗迹?权且赋一首为你送行的诗,请山上的僧人刻在山崖边的石头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