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童书融合发展的阅读者与消费者

儿童:童书融合发展的阅读者与消费者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传统童书产业中儿童读者的身份与地位发生变化传统童书出版领域将儿童读者定位为阅读的主体,童书主要关注艺术性与思想性。[1]因此作为阅读者的儿童,身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阅读中儿童只需要做好阅读者即可,但在童书的跨界发展背景下,出版公司开始关注并重视儿童读者的消费者身份,关注儿童对于父母、家庭消费的拉动。

儿童:童书融合发展的阅读者与消费者

(一)传统童书产业中儿童读者的身份与地位发生变化

传统童书出版领域将儿童读者定位为阅读的主体,童书主要关注艺术性与思想性。但在这场品牌联合、跨媒体和跨界发展的变革与竞争中,童书所承载的文学叙事、孩童间的友谊、各学科的知识无一不与商品和利润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说到底童书开始由思想导向转向了利润导向。[1]因此作为阅读者的儿童,身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阅读中儿童只需要做好阅读者即可,但在童书的跨界发展背景下,出版公司开始关注并重视儿童读者的消费者身份,关注儿童对于父母、家庭消费的拉动。研究发现,美国1997年直接由儿童引导的家庭消费就高达2350亿美元,儿童对诸如汽车洗衣机等日常消费品的购买影响日益增强,比十年前的780亿美元增长了两倍,不少公司已将儿童当成了主要消费者,并致力于建立起了一条借助孩子通向家长的销售渠道。[2]WcNeal &Kids儿童营销咨询公司与宝洁公司一项对7到11岁儿童家庭的消费调查同样发现,儿童对家庭日常消费具有极强的主导作用,女孩对点心面包、衣物、糖果等常规消费品影响大,男孩则对玩具、游戏和影碟等消费品的影响较大。[3]从这一研究结果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娱乐产业IP向童书的延展,还是零食等相关产业与童书出版的联合,无疑都关注了儿童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影响力价值,力求透过童书增强儿童消费者对娱乐形象、零售品牌的认知度、好感度和品牌忠诚。

(二)儿童的阅读消费蕴含着情感意味和教育投资价值(www.xing528.com)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文化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城市家庭消费支出的主体,且家庭总收入越低,文化教育消费支出所占比例往往越高,其中童书消费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对1995—2002年中国7到11岁儿童家庭的消费调查发现,家庭消费中与文化教育相关的如书、笔和纸,在7年间始终占据购买榜首。[4]而且这种特征一直保持稳定,近年对我国城市儿童家庭消费的大型研究发现,图书和玩具消费已经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71.4%的家庭每月平均消费127.34元用于购买玩具、图书和音像制品。[5]研究认为,这种家庭儿童消费的典型现象已经超越经济本身,投射了父母更多的爱与期望,体现为情感价值和对社会资本的期待。[6]也有研究者运用实证研究的方式,通过结构模型探索,并通过AHP-Entropy综合分析法确定表层直接影响因素的权重值探索影响家长文化教育消费行为的原因,结果发现父母对子女期望对文化教育消费的影响程度较大。[7]可以说,童书消费这一主要由家长购买行为促成的商业活动,与其他商品买卖行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中饱含了更多的亲情元素和家长对儿童隐性的教育期望。童书消费的情感属性及其隐含的教育投资价值使其在商业消费中更加“名正言顺”,因此与童书相结合的各类消费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家长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