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畅销童书主题结构分析(3~6岁)

畅销童书主题结构分析(3~6岁)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据表2-1对研究样本进行主题分析后,获得了3~6岁畅销童书主题分类的具体信息与百分比。表2-1畅销童书主题分类及其占比(一)社会教育、学习品质教育主题童书占领畅销书的主要阵地1.社会教育主题童书需求旺盛从数据中可以看出,3~6岁畅销童书的主题分布不均,主题内容最多的是社会教育领域,包括社会交往、品格和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三个子主题。

畅销童书主题结构分析(3~6岁)

依据表2-1对研究样本进行主题分析后,获得了3~6岁畅销童书主题分类的具体信息与百分比(参见表2-1)。结果显示,社会教育学习品质所占市场比重最高,社会教育中尤其是品格情感教育主题占比就接近畅销书总量的1/3,而与学习品质有关的图书也占有18.4%的比例,排在所有类别中的第二位,足可见童书消费者对儿童学习品质的重视。

表2-1 畅销童书主题分类及其占比

(一)社会教育、学习品质教育主题童书占领畅销书的主要阵地

1.社会教育主题童书需求旺盛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3~6岁畅销童书的主题分布不均,主题内容最多的是社会教育领域,包括社会交往、品格和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三个子主题。社会交往子主题涉及合作团结、学会感恩和给予、学会相互帮助、学会分享、具有同情心、自我认识和管理等;而品格和情感教育子主题主要涉及独立、勇敢、励志、父爱母爱、友情、亲情等;此处的生命教育并非关于生物生命过程的科学教育,而是特指部分直接标明“生命教育读本”的图书,主要是如何面对生存与死亡等生命现象的社会情感读本。其中关于品格和情感教育的书籍占比高达31.4%,关于社会交往的图书也占比高达13.5%,这种现象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3~6岁儿童图书存在主题“扎堆儿”的现象,同时也反映出消费者对此类童书需求旺盛,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消费者对儿童的品格、情感和社交问题极为关注。

2.学习品质教育主题童书受到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学习品质教育类童书在上榜的畅销图书中占比仅次于社会教育主题图书,可见读者对上述两类童书的关注度和喜爱度极高。以往研究大多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认为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是家长关注度最高的两类主题,这与本书发现的社会教育、学习品质教育是畅销书的两大主题存在差异。虽然我国对儿童学习与发展主要采用学科领域的划分方式,但与一些发达国家一样都特别强调了学习品质对儿童终身发展的意义和价值。[10]事实上,学习品质是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孤立地对儿童进行学习品质训练甚至是有害的。本书发现,学习品质主题童书品类较为单一,大量图书为训练儿童专注力的走迷宫、找不同类的益智图书,而对于学习品质中的积极主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较少关注,其他各领域的学习图书也较少通过图书本身及衍生品激发和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创造力等。

(二)科学(数学)教育、健康教育主题童书较受关注

1.科学(数学)教育主题童书冷热有别

本书所指的科学教育主题童书包括科普图书和数学类图书。研究发现这类主题图书占比为15.5%,关注度仅次于社会教育和学习品质教育。其中科普教育主题图书占10.6%,而数学教育主题的图书仅为4.9%,说明当前3~6岁儿童科学教育主题内部亦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优质、畅销的数学教育图书相较于科普读物来说仍然较为稀缺。有报道指出当当网连续几年排名第一的科普类书籍《神奇校车》,仅2013年就卖出了420万册,在2014年1~7月期间,其在当当网的销售册数就达到了260万册。但明确以数学教育为主题的高知名度图书却屈指可数,仅包括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声数学图画书”和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儿童图画书”,以及渗透了较多数学概念的“鼠小弟”系列图书。

图2-1 “汉声数学图画书”之《大家来切派》插图(www.xing528.com)

2.健康教育主题童书中运动与动作发展内容缺失

包括习惯养成、情绪管理、安全教育、性教育主题在内的健康教育主题童书综合占比为10.2%。将其与《指南》中明确提出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内容进行对比发现,关于儿童动作发展的内容处于缺失状态。这一方面可能与3~6岁幼儿阶段,家长逐渐开始由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发展,转向关注儿童的认知与个性发展有关,因此一些与儿童身体运动和动作主题相关的图书并未受到家长的高度关注,例如“我们爱运动”系列图画书。另一方面则说明相关主题的图画书创作与出版投入仍然相对较弱,优质图书相对较少,难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力。

图2-2 我们爱运动系列之《河马爱跑马拉松

(三)艺术教育、语言教育主题童书出版竞争力不足

艺术教育与语言教育主题入榜童书较少,占比分别为4.5%和3.2%,且内容均偏向于对儿童的认知训练。艺术教育主题的上榜图书多为绘画描红和手工贴纸,这与儿童艺术教育、语言教育的内涵存在较大的偏差。事实上根据《指南》,儿童艺术教育包含着“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重要的子内容,但描红和手工类图书却只涉及部分儿童艺术技能和艺术创造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感受与欣赏”。在众多儿童图书中有大量的关于艺术欣赏和关于创造力、表现力的作品,例如典型的《小莲游莫奈花园》《音乐小精灵》《大家来听音乐会》等没有得到有效关注。

图2-3 《大家来听音乐会》插图

语言教育主题的上榜图书则为儿歌、诗词和英语学习。语言教育包含“倾听与表达”以及“阅读与书写准备”两个子内容,但上榜的图书却仅仅能够代表“阅读”以及“表达”的冰山一角,更多地强调了语言中的语言训练,大量关于调动儿童书写兴趣、阅读兴趣以及关注儿童讨论、辩论、说明、前书写兴趣等不同语言表达类型的图书,如《傻鹅皮杜尼》《不会写字的狮子》等所蕴含的对儿童阅读和前书写兴趣的激发作用,并未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