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脑连接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

电脑连接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脑连接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这些网络在一台电脑上生成一种特定格式的信息,在另一台电脑上无法阅读,所以很受限制。早在1974年,计算机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叫作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的系统,可以使电脑在不同网络之间传送数据。至此,因特网诞生了,在此基础上,电子邮件也诞生了。连接到网络的那台电脑被称为主机,而且电子邮件的使用非常广泛。一个域名服务器存储着域名的名单,并且能够相应地发送路由请求。

电脑连接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

电脑连接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1981年,纽约城市大学建立了因时网。然后是1982年,欧洲网建立。这些网络在一台电脑上生成一种特定格式的信息,在另一台电脑上无法阅读,所以很受限制。这个问题后来解决了,但是一个网络不能与属于另一个网络的计算机交流。

早在1974年,计算机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叫作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的系统,可以使电脑在不同网络之间传送数据。自此以后,网络与网络之间也可以连接起来了。至此,因特网诞生了,在此基础上,电子邮件也诞生了。连接到网络的那台电脑被称为主机,而且电子邮件的使用非常广泛。到了1984年,超过1000台的主机产生了非常高的通信量。

谷歌一样的搜索引擎,可以引导用户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

时间轴

1980年 蒂姆·伯纳斯-李发布了“询问”系统。

1981年 因时网建立。

1982年 欧洲网建立;互联网诞生。

1984年 欧洲科学和研究网建立;域名开始使用;联合科研网建立。

1985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建立。(www.xing528.com)

1990年 蒂姆·伯纳斯-李命名了万维网。

1991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向公众开放;万维网向公众开放。

1992年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出台。

1993年 第一个网络浏览器——马赛克X诞生。

1993年 万维网被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认证为公共领域

域名服务器

为了接收信息,每个主机有一个唯一的地址。1984年,这个系统引进了域名服务器。一个域名服务器存储着域名的名单,并且能够相应地发送路由请求。域名包括: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www(万维网)、ac(学术)、edu(教育)、com(商业)以及gov(政府),也有国家识别码,例如:uk(英国)、de(德国)、fr(法国)以及nl(荷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