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备课:教材处理的方法分享

高效备课:教材处理的方法分享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材是教师备课和从事教学的主要依据。1.处理教材的基本原则尽管处理教材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仍有一定的原则可供遵循。3.处理教材的基本方法虽然处理教材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但仍有一些共性的规律可循。我们处理教材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可归纳如下七点:第一,钻研大纲,明确目的。了解编排意图,明确教材及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通过一篇篇课文教学,让孩子们从一个个侧面了解周总理。

高效备课:教材处理的方法分享

教材是教师备课和从事教学的主要依据。在把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学会处理教材,领会意蕴,这就需要掌握以下原则和方法。

1.处理教材的基本原则

尽管处理教材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仍有一定的原则可供遵循。我们认为,处理教材的原则可概括为四个,这就是:一要遵循统筹兼顾原则,即处理教材要紧扣教学目的,对知识、发展智能(智力和能力的合称)、思想品德教育三者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二要遵循适应教学对象原则,即处理教材要适应教学对象的需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思维方法等差异;三要遵循灵活处理原则,即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的教材,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不能采用一种固定的处理模式;四要遵循“举一反三”原则,即在使学生掌握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对有关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

2.处理教材的内容

钻研教材,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1)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教材的内容一般包括基本事实、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三个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这三方面的内容,完成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

②结合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③在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中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2)确定本课教材在学生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即它与本学科前后教材有什么联系,与相邻学科有关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

(3)了解本课中有关内容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运用。

(4)了解与本课有关的趣闻、典故、比喻等。

(5)理清本课的逻辑关系。一堂课的内容具有上下左右相互交错、多层次多方面的结构,必须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划分、归纳等逻辑思维手段,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6)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在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特定层次中占据相对重要地位的“前提判断”(包括定义、原理、法则、公式、语法中的规律性知识,及文章中的主题、论题或论点等),它在特定范围的教学内容中,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或“贯穿性”。教学重点不仅指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而且指学生智力活动方面的。

3.处理教材的基本方法

虽然处理教材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但仍有一些共性的规律可循。我们处理教材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可归纳如下七点:

第一,钻研大纲,明确目的。这一点前已述及。(www.xing528.com)

第二,通览教材,鸟瞰全局。教师应在把握大纲的基础上通览所教学科的全册教材,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计划和有序性及整体意识。

第三,疏通教材,清除障碍。教师在通览的基础上,对所要讲授的单元和课题教材进行疏通,大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小至标点符号、书写读音,以清除教学的拦路障碍。

第四,熟悉教材,重点记忆。疏通在于“通”和“懂”,熟悉在于“透”和“熟”,这就需要重点记忆和背诵。如重点篇章、段落、句子、公式、定理、法则等,教师都应深记脑中。

第五,分析教材,把握“三点”。即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第六,精心设计,妥善安排。教师要缜密地考虑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课程结构的设计等。

第七,阅读教学参考资料,吸取营养,以扩大知识面,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整体地掌握教材的方法

首先要学习大纲和各册教材的编写说明。了解编排意图,明确教材及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在这基础上,可以着手把教材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全部通读一遍。在通读时,不仅要读课文,还要读课后的练习题和“基础训练”。然后对照教学大纲,把传授的知识内容进行排队。分清教材的重点和训练层次。做到边读边想,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要安排这些类型的课文?每组课文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这篇课文的课后为什么要安排这几个习题,它与重点训练项目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教材的理解做到前后贯通、融为一体。

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对下列问题作一番深入的研究。

(1)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基本特点

比如写周总理的课文,有:《温暖》、《关怀》、《送雨衣》、《一个降落伞包》、《一幅珍贵的照片》、《一夜的工作》,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基本训练的要求怎样步步提高,思想内容的要求又是怎样层层加深,逐步扩大的。通过一篇篇课文教学,让孩子们从一个个侧面了解周总理。最后在孩子们的心中完整地树立起周总理完美的、光辉的形象,并深深地在心中扎下根,懂得做人就要做像周爷爷那样的人。

(2)教材中知识的编排系统

只有熟悉、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训练要有完整的过程,因为各项基本功之间不仅纵横交叉,而且循序渐进,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训练方法。各年段训练中都是相互渗透递进的,故我们就要注意加强各阶段之间的联系,使前一阶段的训练为后一阶段打基础,后一阶段的训练又成为前一阶段训练的延续和发展。只有掌握了训练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才能在教学中纠正片面性,克服孤立地进行单项训练的现象,使基本功训练符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3)教材的具体内容

比如教材把课文分成三类: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线,把一篇篇课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类课文的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教”、“扶”、“放”的过程。教师讲解的成分逐步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步增加,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一套教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熟悉和全面掌握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