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优化教学方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优化教学方法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观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视觉、听觉、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器官来感知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完成方法以及时空间特征等,从而建立动作表象的方法。特别是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使用动作示范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演示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钻研教材,明确演示目的。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优化教学方法

直观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视觉、听觉、触觉肌肉的本体感觉器官来感知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完成方法以及时空间特征等,从而建立动作表象的方法。

1.动作示范法

动作示范法是指教师(或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范例,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动作示范法是教学法中最容易令小学生接受的方法。动作示范法在直观法中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使用动作示范法。

案例:动作示范法的运用[2]

内容:软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目标: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动作,使100%的学生了解并说出垫球的动作方法,85%的学生掌握垫球时用小臂前端直臂垫球技术动作。

(1)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抱手比快。

(2)教师设疑:“垫球时用何部位垫球?手臂动作什么样,可以将球垫得好、垫得稳?”并让学生带着问题体验垫球。

(3)教师讲解、示范用小臂前端直臂垫球。

(4)引导学生用小臂前端标志带与发生器固定球和进行抛垫球练习,解决重点。

(5)引导学生利用标志贴体会顶肘直臂动作,突破难点。

(6)请做得好的同学展示并评价。

(7)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垫球能力选择不同形式的垫球方法进行练习。

案例评析:本次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抱手比快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正面双手垫球的手型。之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体验垫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随后教师示范与讲解双手正面垫球动作,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观看示范,发挥学习主动性,在认真观察中形成动作表象,加深动作印象,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随着学生对垫球动作学习的逐步深入,教师采用标志带、标志贴的形式,帮助学生突破动作重点与难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动作示范法要注意:

(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步骤和学生的情况,确定示范的内容和示范的方式方法。以建立完整动作概念为目的时,采用完整示范;以掌握技术动作的某一环节为目的时,可采用分解示范;以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正误对比示范。

(2)示范要选择正确位置。示范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每个动作示范必须使全体同学都能看见。要使示范更加有效果,必须组织好观看示范的队形。老师还应根据示范动作的特点和示范所要突出的内容来确定自己的示范方位。为了显示身体的左右移动,侧屈、上臂的侧平举、斜上举,可选择正面示范。为了显示身体的前后移动动作,可以选择侧面示范,如蹬锯式跳远、跳山羊。为了便于学生观察与记忆方位、路线变化比较复杂的动作,如武术,可选择背面示范。一些较为简单的动作,就可以采用镜面示范。除上述示范方位选择的要求外,教师在示范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观察距离。一般来说,大幅度的动作,需要学生观察完整动作的示范,观察距离适当远一些,反之则可近。

(3)示范动作要正确。教师正确、轻松、优美和规范的示范动作,使学生一开始学习,就对动作建立了一个正确完美的形象。特别是小学生的上进心和模仿能力较强,示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4)动作示范与其他教学技能相结合。充分发挥各器官的综合作用,把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运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发展。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他们就要选择先示范,后讲解,精讲多练。平常练习的动作,如跑,可先练习,教师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和示范。

2.演示法(www.xing528.com)

演示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展示各种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多年来这种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对于某些示范有一定难度,但运动表象记忆又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它与谈话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演示手段有:可活动的人体模型、战术板、图片和图画等小道具,另外还有幻灯片电影多媒体等。实践证明,演示法不仅能将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案例:演示法的运用——脚背内侧传球[3]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脚背内侧传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足球运动中的作用,初步掌握脚背内侧传球的动作概念。通过学练,让9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完成动作,踢射方法正确。5%以上的学生熟记动作要领,有强烈射门愿望。

(1)学生观看视频,知道脚背内侧传球技术在足球比赛中的作用。

(2)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方法。

(3)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感悟动作特点。

(4)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微课,使学生从微课中深入了解动作要点,牢记重点动作。

(5)学生与同伴配合,完成踢定位球练习。

(6)教师巡视观察,辅导困难学生,学生在练习中与同伴互助,改进动作,提升质量,有疑难问题请教老师或观看微课。

(7)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反馈学生练习情况,纠正错误动作,树立榜样作用。学生根据反馈的信息,查找自身不足,及时改进,向榜样学习。

(8)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射门练习。

(9)小结学习和比赛情况,集合学生,教师小结并组织自我评价,改进学习中的不足。

案例评析: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是现在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在本次课的学习中,教师把视频媒体引进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使学生明确脚背内侧传球在比赛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新内容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引导性。在动作学习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细节,提升动作质量。利用多媒体直观反馈学生练习情况,学生通过观看自己所做的动作,清楚地知道自己动作完成的情况,有利于更好改进或提高动作质量。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直接感受,而且对其形成正确概念和动作技术也起着很大作用,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演示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钻研教材,明确演示目的。在教学中,教师无论采用哪种直观演示的方法,其目的一定要明确。教师所做的演示是为了说明一个观念、阐明一种理论、证明一个原理、解析一个动作,还是回答一个问题,心里要十分清楚。为了目的明确地进行演示,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清楚地了解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只有这样教师在选择演示手段和设计演示过程时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实现演示的预期效果。

(2)演示的内容要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过于抽象的概念或超过学生感性经验的演示无助于学习内容的掌握。

(3)要注意演示的时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演示的时机,在教学必要和学生需要的时刻进行演示,对于提高演示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4)演示要与其他教学技能相结合。演示是讲解的先导,讲解又是演示的补充说明,讲、听、看、问、想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和动作技能形成的重要环节,其他教学技能与演示技能合理配合运用必将取得理想的演示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