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正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并存与互动的影响

东正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并存与互动的影响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罗马文化则继承了古希腊文化。东正教和东方文化的融合是拜占庭文明的特征。巴尔干地区由于人种关系复杂和混居情况严重,所以,在半岛上有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和奥斯曼土耳其伊斯兰教。有的国家以天主教为主,有的国家主要信奉东正教,有的国家则以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君士坦丁堡希腊东正教总主教区一度成为奥斯曼帝国最有权力、最富有和最权威的基督教组织和希腊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东正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并存与互动的影响

巴尔干半岛长期受到希腊、罗马拜占庭、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文化影响,是个多文化区域。从历史上说,由于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两个罗马帝国之间的分界线恰好经过巴尔干地区,大致是从今天的斯库台划到贝尔格莱德,或以萨格勒布为界,由此形成了“东部文化区”和“西部文化区”。古希腊和罗马文化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化具有其他古代文明难以达到的民主和科学的高度。古罗马文化则继承了古希腊文化。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成为欧洲中世纪文明的主要体现。1054年,基督教东西教会分裂。欧洲分为西方天主教拉丁文明和东正教拜占庭文明两部分。拜占庭继承和推崇古希腊文明,敌视西方教会,吸收东方文化。东正教和东方文化的融合是拜占庭文明的特征。

8—10世纪,捷克、波兰、匈牙利、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民族,按拉丁仪式接受基督教并使用拉丁文字。这些地区就成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

9世纪下半叶,拜占庭传教士基里和梅托迪兄弟创造了斯拉夫字母。后世称斯拉夫字母为基里尔字母,以纪念斯拉夫文字的创始人,成为东正教拜占庭文明的一部分。

15世纪以后,奥斯曼土耳其人开始征服巴尔干半岛,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宗教——伊斯兰教。从此,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因为他们都面临着伊斯兰教的扩张。

巴尔干地区由于人种关系复杂和混居情况严重,所以,在半岛上有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和奥斯曼土耳其伊斯兰教。但在每个国家宗教和教会又各有特色。有的国家以天主教为主,有的国家主要信奉东正教,有的国家则以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

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都按宗教信仰原则划分民族的属性。由于它们不敢正视和承认其他宗教的存在,所以也不承认帝国是多民族居住的共同体。这种划分自然是错误的,是“一种宗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想的体现。

奥斯曼土耳其统治者对巴尔干地区的希腊东正教会和教堂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政策,一方面把许多东正教堂和修道院破坏掉或改造成了清真寺,修士们被迫还俗;另一方面又允许教会继续保留其行政机构、领地与财产,甚至有的基督徒(如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受到苏丹的宠信,被委任为大维齐尔(宰相)。也就是说,奥斯曼土耳其征服者在基督教居民中大力推行伊斯兰化的同时,又给予东正教会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治地位。(www.xing528.com)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奥斯曼土耳其人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后,赋予君士坦丁堡希腊东正教总主教区继续管辖原拜占庭帝国辖区里所有基督教徒的权力。君士坦丁堡希腊东正教总主教区一度成为奥斯曼帝国最有权力、最富有和最权威的基督教组织和希腊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所以,希腊东正教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教堂成了被奴役人民捍卫宗教和文化,以及保持民族意识和属性的圣地。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位于巴尔干山区的东正教修道院取代了城市里的教堂,在坚持基督教信仰,反对伊斯兰化和唤醒民族意识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个时期的东正教修道院从修道士的隐居场所变成了被奴役者的避难所,成了印刷和保存宗教书籍的地方,成了培养修士和神父的学校,还成了文化活动和进步知识界革命活动的联络站。

我们看到,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年复一年,朝夕相处,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联系,共生共存。在君士坦丁堡和各统治地区都存在穆斯林和基督徒友好相处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两种文明的碰撞并不突出。不管是当地的基督徒,还是从土耳其本土来的穆斯林,大家都要种地和放牧,都可以较为自由地保留各自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城市里的情况则不同,那里的市容市貌和市民的行为方式呈现一派伊斯兰风格。但在贸易活动中和市场里,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一般相安无事,甚至共同做生意和参加同一行业组织。有史料记载,从17世纪起,穆斯林开始在基督徒居住区购买房地产,开设商店,打破了过去不同信徒封闭在各自居住区的界线。应该说,这种景象为后世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作出了榜样。

如果人们有机会去巴尔干一游,就会发现那里真是各种文化和艺术的大熔炉。例如,在昔日的君士坦丁堡(今日的伊斯坦布尔),既可以看到矗立着的大大小小的清真寺,代表着土耳其人独特的建筑风格,又可领略到典型的拜占庭建筑艺术,如东正教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萨洛尼卡等东南部城市,可以欣赏古色古香的圆形拱顶建筑和丰富多彩的拜占庭壁画和圣像;在西部地区可以见到古朴的哥特式教堂和宏伟的古罗马露天剧场;达尔马提亚沿海区则另有一种浓郁的“拉丁”气息,尤其是在中世纪古城杜布罗夫尼克可以明显感觉到来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的影响;在多瑙河流域,德意志人建造的具有中欧风格的城堡比比皆是;在雅典,灿烂的古希腊文化遗迹俯拾皆是。

所以,世世代代以来,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两种宗教的普通百姓能够在一起接触,相互尊重。这种不同文明的共处和融合也对后来巴尔干的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希腊东正教为巴尔干被压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奠定了文化和思想基础。

南部斯拉夫地区处于东西方文化交融区域,尽管伊斯兰文化影响较深,但东正教文化和民间文化一直保存了下来,并在18—19世纪民族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