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民俗与文化记忆互动

城市民俗与文化记忆互动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民俗圈与文化分层关系的逻辑推断表明,以民俗为依据的文化分层是城市民俗圈形成的重要基础,这一民俗圈以其相对的文化共性,亦会反过来强化、熏染归属于它的文化层的文化认同。由于城市民俗圈的多元性、复杂性,城市文化分层自然也并非易事,城市文化层同样是多元复杂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一些不同的文化层。然而,在城市的扩张过程中,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文化层的影响,城市文明作

城市民俗与文化记忆互动

虽然城市的同一个民俗圈具有相对的文化共性,但是,由于民俗圈还具有多层次性、多元复杂性等特点,因此,现实中的同一民俗圈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层次分明,由若干亚文化层组合而成。

老北京有句俗话:“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西城,紫气东来,官宦达人聚集;东城,商贾云集,吞吐万象之地。上海同样如此,“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沪上谈的大多是‘上只角’、‘下只角’:即以现在的淮海路为中心形成的豪华的西区,以闸北、南市区为中心形成贫穷的东区。两‘角’的房租可以差三四倍以上。上只角与下只角的区别还反映在社会生活与文化中。‘倘若走进住家的弄堂里去,就看见便溺器、吃食担,苍蝇成群地在飞,孩子成队地在闹,有剧烈的捣乱,有发达的骂詈,真是一个乱哄哄的小世界。’这无疑是鲁迅先生对‘下只角’的写照。……因而这里人口密度高、成分杂、居住条件恶劣、是非多。而在西区那些寂静而优雅的高级弄堂里,除了有三五个男孩在那里玩耍外,很少有人在此停步。偶尔有三两个人聚在一起低声谈话则大多为某家的‘娘姨’(保姆)或‘大师傅’(厨师)。假如哪一扇门忽然开了在迎宾或送客,甚至有些不寻常的活动时,人们也只是装成漫不经心地遥望着,不会去围观。这样的自然而成形成了旧上海的格。”(15)“东富”、“西贵”体现的是京城民俗圈之下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上只角”、“下只角”则反映出海派民俗中两种典型的具有差异的文化层的存在。

如果将文化层视作城市文化结构的基本单位,城市民俗圈则是这种文化结构的一种类型。正是一个个基本结构单位组成了文化类型,即城市民俗圈就是由一些更为具体的亚文化层以不同的排列方式组合而成。上述西安回民民俗圈中,东区的格底木教派和西区的依赫瓦尼教派,尽管教义、宗教仪式、建筑风格等有差别,但同属于穆斯林文化,有着独特的族性。然而,穆斯林文化与其特殊的族性特征不是单一的,因此,缺少任何一个亚文化层,都少了一股力量,都无法构筑起一片完整的回族族群社区。又如,上海徐汇民俗文化圈,它因浓郁的历史文化特色与现代商业文明而卓然于上海城市副中心之林。然而,这个民俗圈的构成,是由老徐汇人/新徐汇人、金领/白领/蓝领、复兴路—衡山路休闲文化/龙华传统文化/徐家汇商业文化等若干亚文化层共同塑造而成的,城市文化分层是城市民俗圈形成的重要基础。

民俗具有类型化、模式化特征,它在本质上决定了人的文化归属。从民俗圈与文化分层关系的逻辑推断表明,以民俗为依据的文化分层是城市民俗圈形成的重要基础,这一民俗圈以其相对的文化共性,亦会反过来强化、熏染归属于它的文化层的文化认同。调查表明,同样是城市中的回族,九江市却“没有形成自己的回族社区。其文化界限不明显、居住格局比较分散、族群同化程度较高、族群开放程度较高,所以相对于‘典型回族’来说,九江市回族的传统习俗的表现形式弱化、族群归属感相对不强……”(16)这个例子非常突出地反映出,在文化多元的城市中,城市民俗圈对于其下亚文化层的文化凝聚与认同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九江市回族因为没有形成自己的民俗文化圈,导致文化界限不明显,族群同化程度高,开放程度高,回族传统习俗弱化,族群归属感不强。

由于城市民俗圈的多元性、复杂性,城市文化分层自然也并非易事,城市文化层同样是多元复杂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一些不同的文化层。例如,由不同文化特征、文化取向构成不同势位的文化层,如高势位文化、低势位文化;由居住空间和时间不同形成的不同族群构成的各文化层,如市区老居民文化、市区新居民文化及市郊原住民文化;由不同行政区划造成的不同文化层,如上海的徐汇文化、静安文化、杨浦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层甚至还可以继续析出更小的文化层,比如市区老居民文化层中,可能包括先锋派、保守派以及中间派。徐汇民俗文化圈也必然包括高势位文化、低势位文化,或者老徐汇人、新徐汇人等。在诸多的文化分层之中,不同势位的文化最显而易见,故,下面以此为标准,大体将当下城市文化分为:中心时尚文化、边缘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原乡文化,以进一步探究城市文化层的一些特点。

中心时尚文化层,一般发生于城市建成区域,即指城市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具备的地区。像上海、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城市建成区不止一个,但基本相连成片,构成更广义的城市中心区域,以住家和工作等形式,积聚了城市中的精英分子和资深的城市人。这个区域中城市文化积淀深厚,各种信息荟萃,传播迅捷,是时尚文化的引领,迥异于乡村文化。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通过对“时尚”的研究发现,时尚是一种对下层阶级不断发明模仿与追逐上层阶级的行为模式。“示异”与“示同”构成消费的两种动力,“示异”是上层阶级的消费动力,为的是在消费模式上拉开与普通阶层的距离;“示同”是中下层阶级的消费动力,为的是消除与上层阶级的距离。消除的手段就是对上层的消费模式进行模仿,二者结合,构成时尚。(17)因此也可以这样说,中心时尚文化是一种“示异”的文化,它的日常生活习俗处于引领的地位,具有明显的文化优越感,是一种强势能文化。

城市原乡文化层,基本发生在范围较大的城市郊区,这里仍是乡村腹地,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是传统农业社会的,这个圈层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原生态的传统民俗”,比如上海的金山、松江等地,还较多地保留了吴越文化的特征。城市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更大的聚落,因此必然与生俱来就裹挟着原乡文化基因。布迪厄曾以“区隔”理论强调社会阶级的场域与位置,它和“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借助“区隔”概念,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乡村社会、今天的农民在社会结构中地位依然是很低的。他们处在被区隔的社会关系中的低层。这个“结构中的秩序”,主要是指市场化、城市化的系统。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分化,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使得竞争一开始就被约束在不同等级的跑道上。文化资本的缺乏(技术资格、教育背景、品味),与经济资本缺乏一样,让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位。(18)是故,与近在咫尺的城市文化相比,这一圈层的文化很明显属于弱势能文化,不掌握文化话语权。然而,在城市的扩张过程中,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文化层的影响,城市文明作为一种诱惑,一种目标,时时吸引着大批乡村追随者,传统的文化心理掀起涟漪,不同程度地向城市文化“示同”。

边缘城市文化层,主要发生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农转城区域,它既容纳了由农业人口转变来的新城市人口,外来移民转变而来的新城市人,也包括了部分从老城厢迁移过来的老城市人。从民俗变迁的角度推测,这个边缘城市文化区域发生的变化既有其自身历时性的变迁,又可能包含有共时性的冲突与融合;既有传统民俗在现代社会的回放,又有与商业文明结合的再生。正如上海城市民俗专家蔡丰明所说,“现存于上海城市中的传统民俗文化空间,却是一种再生态的文化现象,它们已经与原来的现实生活场景相脱离,已经被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按照自身的文化需求进行过一定程度的复制、再创与加工改造。它们的文化内涵中,固然还保持着一定成分的传统民俗文化原貌,但同时也融入了某些代表现代都市人的文化情趣与文化理念。因此,较为客观地说,至今仍存的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空间,实际上已经不是一种纯粹的原创文化类型,而是一种经过复制、重塑与改造过的再生文化形态。”(19)可以说,边缘城市文化层介于中心时尚文化层与城市原乡文化层之间,是一种求同存异的文化。

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建构起以城市民俗圈为依归的分析考察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民俗圈和文化层的研究,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制定传承和改善民俗文化的方案,保存城市记忆,突显城市个性,塑造城市精神,升华城市品质。有利于更合理地对社会经济文化进行定位、规划和布局,有利于优化文化发展格局,改善城市文化生态,解决社会失范引发的诸多问题,促进社会良性整合与城市合理有序地发展。还利于更综合、更系统地去认识和把握城市化及其本质,把握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相应的民俗文化圈建设不仅能够满足民众和谐温馨的人际交往需要,而且有利于提升区域空间的文化含量,丰富城市文化元素,提高城市在区域中文化能见度,从而求得城市的最大发展和社会的最大和谐。

(1) 程洁(1978— ),女,安徽省绩溪县人,文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主任编辑,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古代文学研究。本文原发表于《学术月刊》2011年第6期。

(2) 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57—360页。

(3) 陈华文:陈华文《论民俗文化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4) 张杰:《都市文化研究与全球化时代的新实学》,《光明日报》2009年10月25日。

(5) 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6) 姜斌等:《快速城市化下城市文化空间分异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5期。(www.xing528.com)

(7) 殷京生:《试论城市文化的特征》,《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8)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08页。

(9) 朱爱东:《城市民俗的多元化特征》,《民俗研究》2000年第4期。

(10) 李大钊:《新的!旧的!》,《新青年》1918年5月15日,4卷5号。

(11) 董卫:《城市族群社区及其现代转型——以西安回民区更新为例》,《规划师》2000年第6期。

(12)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编:《中国民间文化》(第三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第14页。

(13) 转引自殷京生:《试论城市文化的特征》,《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4) 姜斌等:《快速城市化下城市文化空间分异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5期。

(15) 语嫣:《这个城市的秘密:地倾西南》,《国际金融报》2003年1月24日。

(16) 应超,田敏:《试论城市散杂居回族的族群认同和族群关系——以九江市回族为例》,《理论月刊》2008年第3期。

(17) 王宁:《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5—6页。

(18) 扈海鹂:《乡村社会:“秩序”与“文化”的提问》,《唯实》2009年第7期。

(19) 蔡丰明:《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空间》,《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