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徐汇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彰显海派特色

推动徐汇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彰显海派特色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汇区群众文化活跃,居民素养较高,基础公共文化设施齐备,是全市首个、全国首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此外,徐汇区2017—2018年度被评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8家,占全市近三分之一。区域内有从事文化出口业务企业60余家,2015年文化出口额达5.4亿美元。目前徐汇区在文化出口领域,有较强的区域特色,形成了以文化服务贸易出口为主要驱动来源,技术进出口、创新出版、演出演艺、艺术展览和动漫游戏齐头并进的发展现状。

推动徐汇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彰显海派特色

徐汇区高度重视文化“走出去”工作,积极贯彻中央和上海市有关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充分利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契机,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紧紧围绕“四个徐汇”的战略框架,以外向型文化企业需求和国际文化市场特点出发,借鉴货物贸易成熟的实践经验与案例,实践突破制约文化贸易发展的瓶颈,寻找文化贸易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做大文化贸易的总量和文化出口的增量,不断提升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 徐汇区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一)徐汇区基本情况

徐汇区是上海的文明之源,西南门户。面积54.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8.56万,其中户籍人口92.08万。

明末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在此立说,开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先河;其后在蒲汇塘、肇家浜、法华泾三水交汇处繁衍成族,徐家汇亦因此得名。文化资源丰富:汇聚了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京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知名文化院团和宋庆龄纪念馆、巴金故居、钱学森图书馆等著名文博场馆。徐汇区群众文化活跃,居民素养较高,基础公共文化设施齐备,是全市首个、全国首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二)徐汇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十三五”以来,徐汇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平稳增长,2017年全年实现总产出1054.6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增加值254.6亿元,占GDP比重为16.8%,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集聚了一批领军型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拥有“全国文化企业30强”2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6家、上海市级文创产业园区13家。

一是逐步确立“2+3”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艺术方面,围绕艺术品产业创作、展示、交易三大核心环节,以西岸地区独有艺术资源和产业平台打造上海特有的艺术品产业生态体系,目前,油罐艺术中心、西岸美术馆已基本完成建设,星美术馆、保税仓库二期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已引入7家画廊、3家拍卖公司、5家艺术家工作室和7家建筑和设计师工作室。

演艺业方面,滨江剧场群正在建设中,将于2019年全面建成启用;华人梦想加强与纽约百老汇合作,推进国际经典剧目引进和中文版创作;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一系列精品剧目;美罗上剧场完成改建,推出《暗恋桃花源》《水中之书》等剧目。

影视业方面,腾讯影业、企业影视布局电影和网络电视剧制作,成为优质影视作品打造、开放的内容平台;东方梦工厂参与《功夫熊猫3》制作发行,正在制作《齐天大圣》等国产项目;上影集团加大影视制作,推出《盗墓笔记》等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票房,并布局院线资源,新建绿地缤纷城影院、日月光影城项目,永华影城改建为“旗舰版”影院。

传媒业方面,西岸传媒港建设有序推进,集聚梦工厂、腾讯、网易、湘芒果、游族等业内知名企业。

新闻出版行业转型趋势明显,科技出版社、科教出版社、交大出版社等实现多元化经营,新媒体企业发展迅速,“界面”以财经商业新闻为核心,拥有正午、箭厂等子品牌,于2017年被科技部认定为文化类独角兽企业;“蜻蜓FM”(麦克风)布局网络音频自制节目,完成新一轮融资

数字内容行业,聚焦动漫网游、网络视听等领域,腾讯、东方明珠新媒体、巨人、游族、恺英、淘米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米哈游、微鲸、元聚网络、酷睿网络等积极布局二次元、VR等新业态,邮通科技、勤和互联网等打造游戏运营和服务平台。

二是不断加强文化产业多向融合发展。文化科创融合方面,以漕河泾开发区为主战场,支持和推动智能硬件、无人机服务平台、影视大数据等领域发展,漕河泾开发区打造“文化+科技”嘉年华,华鑫打造文化科技艺术生活融合的“创鑫汇”品牌。文化金融融合方面,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参股文化类基金,加强对优质文化项目的投资,与上海银行合作设计“文金汇”小微金融产品,搭建文化企业直接融资平台,上影股份成功登陆A股市场,盛世天橙、万怡会展、中仿科技等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成功举办2016、2017年度“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同时,徐汇集聚的游戏企业占据上海游戏产业半壁江山,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巨人网络、游族网络、淘米网络、米哈游等公司的产品出口英国、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成为文化“走出去”的突破口和徐汇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版块。

二、 徐汇区文化贸易发展情况

(一)徐汇区文化贸易发展优势独特

近年来,徐汇区坚持“文化先导”的发展战略,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区域重点文化项目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文化出口规模持续扩大。拥有一批知名文化产业品牌,集聚了上影集团、东方明珠新媒体、东方梦工厂、腾讯影业、尚世影业、巨人网络、游族影业、淘米网、东方网、翡翠东方、梦响强音等文化领军企业。2016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总产出1 570亿元,同比增长7%。此外,徐汇区2017—2018年度被评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8家,占全市近三分之一。出口项目1个;2016—2017年度被评定为上海市文化出口重点企业7家,出口项目1个。区域内有从事文化出口业务企业60余家,2015年文化出口额达5.4亿美元。2015年徐汇区文化服务重点企业出口额0.5亿美元,2016年增至0.7亿美元,全市排名第一。

目前徐汇区在文化出口领域,有较强的区域特色,形成了以文化服务贸易出口为主要驱动来源,技术进出口、创新出版、演出演艺、艺术展览和动漫游戏齐头并进的发展现状。

(二)徐汇区推动文化出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文化贸易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市委系列战略部署要求徐汇文化发展迈向新高度。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市委提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核心工作部署并出台《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上海2035规划确立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徐家汇、衡复和徐汇滨江地区进入全市中央活动区布局;黄浦江公共空间全线贯通,2035年要将滨江两岸建设成世界级的滨水公共空间。新的发展背景要求徐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宗旨来设计、指导徐汇文化发展,注重区域文化功能的辐射和服务,着力提升徐汇文化软实力。

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要求徐汇确立新站位。当下,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进入自觉期,将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不断丰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内涵要素,以文化创新引领城市进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遗存和海派文化积淀,扩大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在文化发展各领域展现中国和上海风采。贯彻落实“上海文创50条”及其产业发展实施办法,要求徐汇积极对接上海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国际创意设计高地、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集聚一批全国和世界级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企业,促进区域文化消费升级。

徐汇作为上海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出口基地,要求文化展现新作为。“十三五”徐汇确立了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的目标,当前在全市打响四个品牌的战略部署中,徐汇又被评定为国家级文化出口基地。徐汇必须勇当主力军,深挖“海派之源”的底蕴,以跨界、融合和变革的理念注入新活力,深度分析、精心布局各类文化要素,成为标杆、形成引领,突出徐家汇、衡复、徐汇滨江作为“徐汇品牌”集中承载区和展示区的标识度,使徐汇文化“走出去”的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

2.文化贸易发展面临挑战

国内大城市持续把文化战略置于重要位置。从战略层面看,国内经济发达城市从战略高度加快布局,争当全国文化发展领头羊,如北京将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为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之一。从文化产业和龙头企业层面看,大型文化龙头企业持续释放产业带动效应,如总部位于深圳的腾讯、华侨城集团将企业发展与深圳的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相关产业。而扼制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是缺乏本土的大型民营文化龙头企业总部,无法形成完备的文化产业链以带动相关中小企业发展。

徐汇发展空间受限,成本居高导致增长凝滞。徐汇的区域面积远不如浦东,虽明显大于同为中心城区的静安和黄浦,但徐汇的优质资源主要集聚于北部,衡复地区、徐家汇地区已没有成片的产业发展空间,滨江地区功能还未显现,南部地区区位条件较差,虽尚有发展空间也不易吸引知名企业集聚。

三、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徐汇)发展规划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上海市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等相关文件精神,实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不断推进徐汇区一流文化强区建设。综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结合徐汇区对外文化贸易的特点和发展实际,坚持统筹发展、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以开放促发展、促创新,进一步夯实文化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加大文化出口基地的集聚度和吸引力,努力提升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将更多优秀的中华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向世界。

(二)发展目标

实现“一带两圈一中心”空间布局。力争形成“一带两圈一中心”的空间发展新格局。其中,“一带两圈”指西岸国际文化发展带、衡复海派精品文化街区和徐家汇文商旅体融合体验区,旨在提供文化基地服务的平台载体,以一带促进文化交流,以两圈彰显文化特色。“一中心”指漕河泾开发区,以建设“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呼应“两圈”,利用其良好的先进制造业基础,推动产城融合和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对标国际一流,推动“以进带出”。强化对标,以国际一流标准衡量区域文化发展水平,集聚各类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和文化产业项目,做强做优西岸一系列文化品牌国际交流活动。并通过对接国际平台,推动交流合作项目落地,以进口渠道带动出口,寻求中华优秀文化项目、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推动文化贸易产业集群。聚焦国际文化企业总部、文化龙头企业、文化重点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集聚文化大家、国际文化人才和文化创新人才,进一步发挥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作用,塑造和培育一批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主体。

(三)实施内容

1.加快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打造数字文化贸易高地

充分利用徐汇区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优势,结合徐汇区科技创新承载区建设,加快区域内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探索建设数字贸易交易促进平台,拓展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数字版权确权、估价和交易流程服务功能,建设数字内容和产品资源库。鼓励数字文化企业与漕河泾开发区开展多层次合作,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和产业贸易能级,培育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文化品牌。

加快动漫游戏和数字出版企业拓展国际主流市场。鼓励巨人、游族、网易、淘米、米哈游、恺英等一批重点文化出口企业,通过“互联网+文化”的形式,开展产品研发和服务创新,大力拓展日韩、东南亚、欧洲和北美业务。依托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新闻出版公司、交通大学出版社等有竞争力的基地内企业,扩充海外传媒渠道,打造出版精品。

在影视作品出口方面,推动影视传媒企业加快技术革新和产品服务升级。引导腾讯影业、企鹅影视、爱奇艺、游族影业、维塔士等企业积极扩展海外业务,将影游互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在出口产品中,提升产品在国际文化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快影视企业与国际合作,以上影集团、尚世影业、东方梦工厂等为核心,提升影视产品出口规模,参加国际评奖,扩大海外影响力。

2.加强文化对外交流合作,搭建文化贸易功能平台

创新思路办法、拓宽途径渠道,以文化交流助力文化贸易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的优势,对接国际知名文化贸易进口商,争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6天+365天”文化贸易交易促进平台。根据本市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培育基地内文化贸易示范项目和海外促进中心等公共平台发展。

聚焦上海西岸重点功能区建设。以“迈向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目标为引领,打造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艺术品交易展示平台、演出演艺展示平台、文化城市交流平台和国际文化交流首选平台。加快滨江剧场群项目、“美术馆大道”等一批世界级、现代化的大型文化设施建设,云集国际级艺术大师作品、国际级策展和运营团队、国际级艺术原创人才,构建集美术馆、公共艺术中心、艺术品保税仓库、图书馆、剧场、公共开放空间等业态为一体的国际艺术群落,推动徐汇西岸成为上海当代艺术文化新地标。

实施“以进带出”战略助推文化贸易发展。以西岸集团与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国际合作为抓手,建立与国际重要文化城市的交流合作机制。积极争取引入瑞士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全球顶级艺术博览会,举办系列国际级水平的艺术展览。增强海外剧目的版权引进和中文版制作,为提升基地内本土演艺企业艺术创作水准和剧目国际化程度提供有益借鉴。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贸易品质内涵

依托区位优势汲取海派文化精粹。发挥徐汇区作为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京剧院等市级文化院团和驻沪领事馆、国际组织、社会团体、学术机构等外向性资源所在地优势,通过举办国际文化论坛、文化表演、文化展览等活动,着力孵化和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和本土品牌,重点关注艺术演艺、影视传媒、数字内容、创意设计等领域。鼓励徐汇区企业通过参与境内外文化艺术评奖、文化贸易知名展会、节庆活动等方式,提升本土企业国际影响力。

打造“徐家汇源”“魅力衡复”文化品牌。焕发“千年龙华,百年徐汇,十年西岸”的文化价值,打造一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古今融合、中西合璧、雅俗兼容的文化品牌。借文化品牌建设,推广徐汇特色,进一步提升在世界舞台上的知名度,为文化出口提供有利条件。衡复风貌区以海派文脉保护传承为主旨,打造“魅力衡复”品牌。徐家汇地区以文商融合、品质重塑为方向,打造“徐家汇源”品牌,重塑徐家汇的核心价值。两者均通过鼓励企业发掘传统文化特质,利用历史打造独特文化价值,形成企业独特竞争力,在出口市场上彰显特色。(www.xing528.com)

以“百年再造系列”提升区域文化吸引力。以电影、唱片、工艺、教育气象、建筑、音乐等领域百年工程再造,拓展文化品牌外延,提升区域对多元群体的吸引力。布局尚街LOFT、文定生活创意产业集聚区等以高端时尚为主题的创意园,盘活近千幢建造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优秀历史建筑资源,创新利用老建筑的路径和方式,导入多元功能,赋予老建筑以新内涵,提升文化旅游出口潜力。

4.整合文化服务资源优势,夯实文化贸易发展基础

发挥首个全国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区对文化出口的提升效应。综合利用大数据手段扩大文化消费试点规模、试点领域和试点方式,整合徐汇区域内各类优质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消费与区域内各类大型节展活动有机结合。在梳理汇总各国民众文化需求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同跨境消费互联网平台的深度合作,建立有效的文化贸易信息发布机制和基于大数据的用户精确分析体系,服务文化出口企业。

发挥基金等金融服务机构对文化贸易的引导作用。推荐并支持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基金参投基地内文化贸易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鼓励各类资本创设文化贸易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基金、信用保证基金、并购引导基金和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金。发挥徐汇区政府引导基金“投、引、聚”作用,吸引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集聚,积极培育、引进和发展文化融资租赁公司、艺术品金融机构等各类专门服务于文化产业的金融专营机构。支持已在基地入驻的文化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和文化基金等,在境外收购文化企业、演出剧场和文化项目,在境外设立演艺经纪公司、艺术品经营机构、文化经营机构等项目。

建立面向世界的品牌宣传推介体系。培育基地内“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的文化贸易品牌企业,重点给予融资、项目、市场、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形成重点企业引领出海、中小企业积极创新的发展格局。设立并整合区内新媒体宣传平台,快速、集中、生动地反映文化品牌建设进程及成效。推出反映徐汇文化品牌影响力的系列短片,运用全媒体宣传渠道进行推介,全面提升徐汇文化国际影响力。

(四)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由市商务委、市委宣传部和徐汇区政府共同牵头,市文广影视局、市新闻出版局等共同参与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徐汇)”建设领导小组,深化部市合作、市区联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商务委、区委宣传部等抽调专人组成,具体负责加强与各级政府对接、规划制定、政策落地、企业服务、定期统计等日常工作,并及时总结发展经验和相关成果。

2.完善扶持政策

用好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本市文创产业、服务贸易和影视、文化、出版等资金支持基地内文化贸易发展,加大对数字文化出口、人才培训、自主研发、跨国并购和文化服务出口贴息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出台《徐汇区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品牌建设的扶持意见》,明确支持对外文化贸易出口和交流,积极培育对外文化贸易市场主体。支持“徐汇出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加大财政资金对文化贸易的投入,培育具有徐汇特色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积极争取国家、上海市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相关资金扶持,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减轻文化贸易企业经营负担。

3.建立统计体系

结合商务部、中宣部等五部委发布的《对外文化贸易统计体系(2015)》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综合统计报表制度”,试点开展徐汇区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统计工作并发布统计数据。建立徐汇区文化贸易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开展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统计直报,做好文化贸易的形势分析和动态调研,并加强文化领域对外投资情况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强化对文化贸易的动态跟踪,全面提升文化贸易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为对外文化贸易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法律咨询,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版权保护及边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提升文化贸易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营造有利于文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舆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发展检索、分析、数据加工等基础服务,培育知识产权转化、投融资等市场化服务。

附件

徐汇区文化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及重点企业介绍

上海西岸

上海西岸是徐汇滨江的文艺范名字,是未来可以和伦敦南岸、巴黎左岸这些蜚声国际的水岸地区比肩,成为黄浦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上海文化的新地标。

历经9年厚积薄发,与全球城市卓越水岸的愿景越行越近。在“西岸计划”指引下,上海西岸用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等20座文化场馆,勾勒了亚洲集聚度最高的文化艺术版图;用西岸传媒港、西岸自由港等标杆性文化项目,构建起体现一流文化软实力的传媒和艺术产业群;用艺博会、双年展等国际化、专业级品牌活动,营造出时尚、开放、多元的文化生态。

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愿景给西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相比较400多年前以“西学东渐”为特征的光启计划,2016全球水岸论坛提出了以“东学西渐”为代表的西岸计划,着眼于建设全球城市的越文化水岸,将用国际化的理念、方式和合作传播中国文化、海派文化,通过发现、挖掘、提升自身价值,推动中国文化和海派文化从西岸走向世界,把上海西岸打造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与世界对话的文化大平台、新地标。

西岸文化艺术季

ART WEST BUND是西岸计划从概念走向实践的重要载体。2016年秋,首次推出了ART WEST BUND西岸文化艺术季,以“来西岸,去发现”为主题,掀起了一场席卷上海的文化浪潮。2017年发现之旅再次启航,从今年开始,我们将推出春夏和秋冬两季,全年20余个场馆、60多场活动,音乐、艺术、摄影、美食在这里跨界、碰撞、融合。并且,用更多的精彩邀请你来西岸,打开心灵,释放活力,主动探索,去发现徐汇的当代魅力,去发现上海的人文情怀,去发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西岸美术馆

世界第二大收藏现代艺术的美术馆、巴黎蓬皮杜中心已经和上海西岸集团签署了一份可续签的5年协议:根据这份协议,由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西岸美术馆将成为蓬皮杜中心在中国的分馆。新馆将于2019年建成开馆,在这之后的5年内,这里将会举办约20场展览。蓬皮杜中心方形容这次合作是中法两国之间“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长期文化合作”,西岸美术馆也将“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重要的影响”。

西岸美术馆是上海黄浦江西岸地区总体规划中的一座重要建筑。三个约18米高的展馆体量分立于基地北面、西面和南面,界定出建筑的基本形态。三个展馆体量堆叠,高度精心设置,将天窗照明引入下层空间,上层空间则采用顶光式照明。大尺度景观视窗设计为馆内游客提供了欣赏上海中心城区、黄浦江与公园的绝佳视野。建筑方案的总体构思旨在创造一处独具特色的公共场所,使游客在参观美术馆的同时,还可饱览滨江美景、远眺市区风貌。方案首先从场地分析入手,着眼于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相互渗透融合。坐落于宽阔的滨江绿化带的最北端,同时又是滨江景观大道与浦江交汇处的西岸美术馆,不仅将是游客经由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抵达徐汇滨江地区后所面对的第一栋重要文化建筑,更将成为浦江西岸徐汇滨江规划区的一道独特风景。

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平台

“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为全国首家中医药服务贸易专业服务机构。2013年被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授予“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平台”。其创建的“海上中医”国际医疗健康服务平台被纳入上海市政府“十三五”规划重点支持的跨境中医健康服务品牌。目前,阿联酋迪拜中心、德国汉堡中心已投入运营,日本、意大利、瑞士基地都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在继续与欧美主流国家地区的出版社和机构保持密切合作以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未来的出口核心、渠道重点、主要布局也将扩展到“一带一路”国家。2016年印度新德里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上,上海交大社与印度信息出版社签订了关于《船舶海洋出版工程》(共3种)、《江南建筑文化丛书》(共5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系列》(共22种)的英文版版权输出协议。

上海交大出版社坚持“业态数字化”的战略目标,加强数字版权输出。2014年年底上海交大出版社荣获上海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称号。加强互联网出版和数字出版发展规划,深化与国内外出版商的合作,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数字营销网络的销售模式,借助网络书店、电子书阅读终端和数据库平台,拓展数字出版物海外营销渠道,提供国际化的用户体验以及提升数字产品的内容质量,以此促进数字出版产品的销售额实现实质性增长,争取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数字出版专业机构。

上海驰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驰游自2015年开始开拓中国本土市场以外的海外市场,通过布局150多个海外国家市场,公司海外运营团队对当地玩家的文化背景、游戏偏好以及游戏市场竞争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为新产品的本地化积累了大量经验。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进行游戏内容翻译,再结合当地玩家的具体要求对游戏做本地化处理,进行技术规范和形象统一,将中国风味十足的系列游戏进行全球范围推广。公司2015—2016年出口额达4亿元人民币。

上海驰游目前计划与漫威漫画公司联手,打造具有好莱坞式效应的现象级IP。围绕大IP布局泛娱乐,全力营建电影、网剧、手游、页游、动画、周边等娱乐产品全产链,为观众制作最受欢迎的娱乐内容,提供最全面的娱乐体验,打造新的影游互动生态。

上海游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游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公司旗下游娱海外平台,在国外赢得了一批对公司品牌、产品具有较高认同度的核心玩家,在更大范围的客户群体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游娱不断稳固我国港澳台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韩国、越南、泰国、日本、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欧美、德国等文化主流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与当地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除了以联合运营的形式外,未来的两年,经营模式也将进行转变。由原先的“海外合作商代理运营”模式转换成为“海外子公司自主运营”模式为主,实现年出口额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打造自主原创IP的二次元动漫企业,公司拥有从动漫游戏开发到围绕IP进行全产业链开发,从而得以打造以“崩坏”IP为核心,集IP研发、制作、发行、营销、衍生品的全产业链互联网动漫公司。公司在二次元动漫这个细分领域拥有领先的动漫IP资源优势,旗下主打的“崩坏”动漫IP在二次元用户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不错的口碑。

米哈游具有天然的互联网基因,可利用互联网在不同细分市场进行多次内容开发利用,实现IP价值最大化。目前米哈游致力于打造以“崩坏”IP为核心的,包括漫画、游戏、动画等系列二次元产品。目前公司在出口方面主要产品是以游戏《崩坏学园2》为核心,致力于拓展海外市场,力争出口额呈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

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巨人网络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研发基地并深入进行“海外运营”项目公司的改革,目前,公司的多产品线和市场细分战略已初见成效。2015年公司的《中国好舞蹈》《征途口袋版》《大主宰》《FM一球成名》等手游产品的出口为中国自主研发大型在线手游树立信心,同样也彰显出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技术的实力,为推动互联网文化、鼓励国内自主研发手机网游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同时树立了中国互联网文化的国际品牌效应。通过产品走向全球,也可以使得如今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移动端市场的厂商们获得将产品拓展到海外的机会,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创造更大的收益,对互联网精益求精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

肢体剧《白蛇传》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丹麦意大利籍导演杰寇默·拉维尔根据中国民间故事进行重新改编的现代多媒体肢体舞台剧,融汇了传统东方的诗意及现代舞台美感,并通过外籍导演独特的视角对传统故事进行重新诠释与表达。自2008年创作首演并获得观众热烈反响后,《白蛇传》已多次受邀赴韩国、芬兰、德国及土耳其等地多次参加国际艺术节展演,并于2015年获得第十二届黑海国际戏剧奖。

2016年2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受美国KMP Artists公司邀请前往美国及百慕大地区演出3场,该项目亦被选入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项目。在前期演出反响良好的情况下,KMP公司于2017年继续为《白蛇传》安排澳洲3个城市共7场巡演。此外,《白蛇传》今年还得到中国剧协的推荐,受邀参加越南河内国际小剧场戏剧节。

执笔:上海市徐汇区商务委员会 杨海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