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派文化新论》:成果梳理

《海派文化新论》:成果梳理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派文化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之后借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东风,蔚然而成显学,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以上这几种著述大多局限于对海派文化的具体描述,并未进行学术层面的深入研究,其价值主要在于文献的收集与整理。除了上述专著与论文之外,还有一些研究虽然并不是围绕海派文化展开,但是或多或少涉及海派文化,或者是针对海派文化的一个分支或某一表现形式进行的研究,这一类研究占了海派文化研究成果的大多数。

《海派文化新论》:成果梳理

海派文化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之后借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东风,蔚然而成显学,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不少以“海派文化”作为论述对象的文章,比如盛丰的《论“海派”文化的“边缘文化”特征及其历史作用》、陈旭麓的《说“海派”》、花建的《“海派”的历史特征》、沈渭滨的《海派文化散论》等文章,大多站在改革开放后重新审视上海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海派文化的源头与成因,并剖析其文化特征。

之后出现了一些专门讨论海派文化的专著或者是论文集,但数量并不多,较早的有《海派文化概览》(张颖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从“上海人”的定义溯源,并将海派文化延伸至上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剖析开埠以来上海的经济方言、民族产业、建筑文艺、出版业、教育民俗等多方面的嬗变,但是全书并未对“何为海派文化”下定论。苏秉公主编的《新视角下的海派文化》(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以“什么是海派文化”为起点,从经济基础、契约精神、教育比较、建筑形态、文学艺术城市生活哲学视角等七个方面着重探讨了海派文化的内容与表现。法国学者白吉尔的《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以异国视角观察上海一个半世纪的城市演变历程,并剖析这种持续演变的背后对于现代性的不懈追求。论文集方面,稍早的有马逢洋主编的《上海:记忆与想象》(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21世纪以后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海派文化精选集》(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甄选73位学者的代表性海派文化研究文章。

在对海派文化的整体研究中,最新也是最为全面深入的,当属郭骥的《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全文共五章,第一章谈“海派”这一概念与相关评价,以及与“海派文化”的关系,第二、第三章是论海派文化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发展史,第四章探讨海派文化的特征及其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调和,最后一章从大众文化与文化转型两个角度重新审视海派文化的意义,也对海派文化未来的走向作出了展望。

这一类著作相对而言比较多,譬如《海派文化的十大经典流变》(钱乃荣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以文学、流行歌曲沪剧滑稽戏、公众娱乐、连环画、越剧、电影、糖纸头、上海话这十个受到海派文化影响较大的文化领域为对象,着重叙述海派文化在这十个方面的变化过程,抒情色彩浓重,体例近似杂文而非学术论文。

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自2008年起推出《海派文化丛书》系列,从书画、文学、建筑、戏曲、民俗、电影等受到海派文化深度浸润的几个方面出发,重点突出这些领域中所展露的海派文化特色。

2002年同济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创办了《海派文化报》,2019年特别征集名家稿件,出版了《海浪花开:<海派文化>报精粹》(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一种,分为海上风情、史料钩沉、文学艺术、人物、戏曲五个部分。

此外还有管志华的《转型与反思:徜徉海派文化》(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谢柏梁的《海派文化与传播》(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谢柏梁、詹仁左的《海派文化与传播》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陈子善、张伟的《海派》(上海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等书,都是从上海名人、历史故事、生活习俗等角度对海派文化进行观察。

以上这几种著述大多局限于对海派文化的具体描述,并未进行学术层面的深入研究,其价值主要在于文献的收集与整理。(www.xing528.com)

除了上述专著与论文之外,还有一些研究虽然并不是围绕海派文化展开,但是或多或少涉及海派文化,或者是针对海派文化的一个分支或某一表现形式进行的研究,这一类研究占了海派文化研究成果的大多数。

较早的有《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其中李天纲《简论近代上海商业文化》,周锡樵《简论海派文化和海派商业文化》,余兴发《论海派商业文化的几个问题》,花建《海派经商与闲暇产业》,郑伯俊、郑素侠《试论海派商业文化》等文章均聚焦于海派文化与上海商业文化之间的联系。此外还有朱英《商业革命中的文化变迁——近代上海商人与“海派”文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将目光聚焦于近代商人对于海派文化的领导力与影响力。谈到近代商业自然不得不谈到近代广告学与传播学,《海派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早期广告版式设计》(河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龚建培《摩登佳丽——月份牌与海派文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两种均是对海派商业广告文化进行研究的专著。

海派文学也是海派文化研究分支中颇引人注意的一支,有林雪飞《世界潮流中的海派文化与海派小说》(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陈绪石《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等等。

海派艺术方面则既包括海派戏剧,也包含海派电影研究,如褚伯承《沪剧与海派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邢军《“海派电影文化”与中国早期电影》(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

除了整体研究和分支研究外,由于海派文化本身涵盖着极广泛的内容,其外延也与其他各类文化体系多有交点,尤其是近代的口岸开放后现代文明的进入,与海派文化的生发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从传统本土文化和新兴都市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海派文化起源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如张乃清《海派乡土文化》(中西书局2018年版),张童心《海派文化与春申文化探析》(《文汇报》2010年4月23日),孙逊《“海派文化”: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先行者》(《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张仲礼《“海派”与近代市民文化》(收录于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840—194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沈渭滨《从口岸文化到海派文化》(收录于沈渭滨《困厄中的近代化》,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这些研究都聚焦于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之中如何诞生出海派文化的这一过程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另外,海派文化也经常被拿来和其他地域文化作比较,首先是“海派”与“京派”的比较,如杨义的《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从京剧流派之争谈起,剖析京派与海派在文学上的不同表征及其思想源流,还有杨东平的《城市季风:

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则跟随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脚步,对比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这近百年中京海两地的城市文化氛围、市民特质、城市地位的沉浮等等。周仁政《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京派与海派》(《文学评论》2004年02期)则从美学理论相左的角度切入20世纪40年代的京派文学与海派文学,并由此推及两地的文学和文化生态,形成鲜明的对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