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斯拉夫政府面临重大选择题

南斯拉夫政府面临重大选择题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国政府的统治者正是在这两个集团之间举棋不定。但是,在此次访问中,帕夫莱亲王没有应允南斯拉夫加入三国公约,而是表示要等回国后跟政府商量;他也没有明确答应希特勒关于南斯拉夫退出国际联盟的要求。1939年9月1日,波兰沦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东南欧小国面临严重考验。所以,南斯拉夫政府于9月2日宣布“中立”,在政府声明中称,南斯拉夫将恪守中立,只要冲突不触及它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南斯拉夫政府面临重大选择题

希特勒的威胁,英、法的引诱,一步紧似一步。王国政府的统治者正是在这两个集团之间举棋不定。但他们亲德、意的倾向越来越强。1939年2月24日,希特勒诱使匈牙利霍尔蒂政权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3月2日,又迫使罗马尼亚签订了向德国提供谷物和石油经济条约。在这种形势面前,南斯拉夫斯托扬季诺维奇政府决定向意大利妥协让步。1939年1月,当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访问贝尔格莱德时,帕夫莱亲王允诺不干预意大利侵占阿尔巴尼亚,并谈及南斯拉夫与意大利合伙“瓜分”阿尔巴尼亚的问题。这年4月,意大利侵占阿尔巴尼亚,索古国王外逃。意大利以阿尔巴尼亚为基地,东邻南斯拉夫,南迫希腊。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了南斯拉夫自食其果。

1939年2月上台的德拉吉沙·茨韦特科维奇政府的对外政策仍然摇摆不定,徘徊观望。1939年5月11日,在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一个月之后,帕夫莱亲王匆忙造访意大利。墨索里尼为帕夫莱举行了高规格的军事检阅,以显示意大利战争机器的强大和威力。5月18日,意大利外长齐亚诺又接待了秘密来访的南斯拉夫特使、政府副总理马切克,后者向意大利外长提出了四点“保证”和要求:(1)马切克不打算与贝尔格莱德和解;(2)将继续采取行动使克罗地亚从南斯拉夫分裂出来;(3)要求意大利提供1000万第纳尔贷款;(4)马切克准备在6个月内发动起义。

1939年年中,南斯拉夫政府拒绝英国关于南斯拉夫与英国、法国、波兰和其他巴尔干国家签订军事协定的建议。南斯拉夫外相青察尔-马尔科维奇向英国方面解释说,南斯拉夫与巴尔干之外的国家结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会引起邻国不必要的激烈反应。

就是在这个时候,帕夫莱亲王于1939年6月1日正式出访德国,受到异乎寻常的热烈欢迎。希特勒设午宴招待亲王,并假惺惺地说:“第三帝国不会允许任何人侵犯南斯拉夫的领土。”言下之意,德国既不会允许意大利对南斯拉夫的领土欲望,也不会允许保加利亚收回马其顿和塞尔维亚的东南部地区。此时,希特勒还是在争取南斯拉夫成为自己的“潜在盟友”,脱离英法的势力范围。同样,帕夫莱亲王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第一,借助与希特勒德国结盟对抗意大利的侵略图谋;第二,防止德国入侵南斯拉夫。但是,在此次访问中,帕夫莱亲王没有应允南斯拉夫加入三国公约,而是表示要等回国后跟政府商量;他也没有明确答应希特勒关于南斯拉夫退出国际联盟的要求。

1939年7月底,帕夫莱亲王访问了英国。在会谈中,亲王担心保加利亚日益强烈的对南斯拉夫的领土野心。英国则希望说服亲王同意它在亚得里亚海的博卡-科托尔港口建立军事基地。双方在各自利益攸关的问题上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亲王得出的印象是,南斯拉夫一旦遭到侵略,英国方面不会提供有效的军事援助。

1939年9月1日,波兰沦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东南欧小国面临严重考验。起初,南斯拉夫执政集团也希望英法大国同轴心国双方妥协,把祸水引向苏联,中小国家好坐山观虎斗。

所以,南斯拉夫政府于9月2日宣布“中立”,在政府声明中称,南斯拉夫将恪守中立,只要冲突不触及它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中,中立政策对中小国家来说是一种明智的政策。不过,南斯拉夫的中立并没有牢固的基础。因为,无论在此之前还是战争开始之后,它已经不能在两大集团之间徘徊了,它的亲德倾向已越来越明显。

1940年,同盟国和轴心国对南斯拉夫的争夺加剧。1939年12月19日,英法两国决定鼓励和援助巴尔干国家,尤其是土耳其、南斯拉夫、希腊、罗马尼亚组成一个集团,以便协调使用他们的资源对付德国或俄国入侵。(www.xing528.com)

1940年2月初,英法曾授意《巴尔干公约》四国代表在贝尔格莱德召集会议,讨论巴尔干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动向。6月24日,南斯拉夫在6月同苏联签订贸易和海运协定的基础上,不得不宣布承认苏联,并同它建立了外交关系,试图摆脱困境,寻求同苏联接近。当然,此举为时已晚。

早在1940年3月,意大利在唆使马切克签订关于一个独立的克罗地亚将达尔马提亚割让给意大利的协定方面毫无进展时,墨索里尼已经失去耐心,计划立即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但希特勒突然告诉墨索里尼不要贸然行动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即三国轴心。从此,南斯拉夫也像其他东南欧国家一样,必须在支持还是反对轴心国的问题上作出选择。如果反对轴心国,就要同苏联友好和寻求英国的庇护,或者继续保持“中立”;如果支持轴心国,就要参加三国公约。

毫无疑问,这时南斯拉夫已被推到了战争的边缘。它的邻国已落入法西斯的魔掌。巴尔干国家昔日的盟友英、法陷入战争,自身难保。在这极度危急的情况下,南斯拉夫国内民族矛盾再度激化,法西斯组织在德意的怂恿下,策划分裂国家。统治阶级内部就对外政策激烈辩论,争吵不休。

南斯拉夫的背向将对欧洲战争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了世界上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注目。1940年5月,在遥远东方的一位中国观察家在讲到南斯拉夫在英、法、德、意激烈争夺巴尔干的斗争中进退维谷时,就写道:

……和英、法、意斗争相应的是南斯拉夫统治阶级内部也有亲英、法与亲德、意派的分歧。由于这两种力量的牵制,所以南国政府有时在英法的压迫之下表示反意的倾向,却又有时表示愿与意大利进行经济谈判……南斯拉夫确是目前英、法、意在巴尔干斗争的中心。南斯拉夫究竟到哪里去?这不是取决于南国统治者的自由意志,而是取决于帝国主义者在东南欧力量的对比和东南欧全部局势的变化。[1]

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终于按捺不住,出兵进攻希腊,在巴尔干地区开辟了新战场,并相信战事将会很快结束。希腊举国上下奋起抵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这时,希特勒军队在西线横冲直撞,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并做好南下巴尔干的准备。11月20日、23日和24日,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正式加入三国公约,希特勒军队已进驻匈牙利、罗马尼亚领土。南斯拉夫处于四面包围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