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典三国故事:京剧电影连环画《群英会》爱可抵触

经典三国故事:京剧电影连环画《群英会》爱可抵触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群英会》是三国故事。在《群英会》里,鲁肃夹在周瑜和诸葛亮中间左右为难,可爱极了。我小时候看过一本小人书,是京剧电影连环画《群英会》。我还记得收音机里教唱京剧,由著名京剧演员裘盛戎教唱《群英会》里黄盖的一段唱。打黄盖时,两个行刑士兵在急如骤雨的锣鼓点中恶狠狠跑过来,吆喝着每人挥了两下大棒,一百军棍就算打完了,观众们不会觉得不真实。

经典三国故事:京剧电影连环画《群英会》爱可抵触

群英会》是三国故事。

我写《幽默三国》时,设计了三组“基本演员”:诸葛亮和周瑜曹操和蒋干,诸葛亮和张飞。这些不同性格的有趣的冲突,主要不是得自《三国演义》,而是从看三国戏得到的。比如曹操懊丧地说:“丢了十万箭!”蒋干却没心没肺地说:“明日再来造。”“又中他人计了!”“下回不中就是。”

对了,我还漏了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老好人鲁肃。在《群英会》里,鲁肃夹在周瑜和诸葛亮中间左右为难,可爱极了。他要保护诸葛亮不被周瑜杀掉,但诸葛亮故意装傻,不要保护。

周瑜说:“请问先生,这水面交锋,何物当先?”

诸葛亮说:“弓箭当先。”

“怎奈我营缺箭。”周瑜说,“请先生监造十万支狼牙箭,不会推辞吧?”

诸葛亮问:“但不知限山人多少日期?”诸葛亮很低调,自称“山人”——山里的人,没什么见识。

“限一月之期。”周瑜想,要是一个月造不齐十万支箭,我就杀了你。

但他没想到诸葛亮回答:“多了,一个月太多。”

周瑜暗暗高兴:“那,十日如何?”

诸葛亮摇手:“倘若曹兵杀来,岂不误了大事?”

“好,那就七日?”

“七日还多。”

这时鲁肃忍不住了:“先生,七日太少了。”

周瑜赶紧叫鲁肃闭嘴,他让诸葛亮自定一个期限。

诸葛亮说:“三日交箭。”

周瑜追问:“要是三日无箭?”

诸葛亮说:“依军法从事。”

鲁肃急忙提醒:“军中无戏言啊。”

诸葛亮大大咧咧:“愿立军令状。”

周瑜一听,正中下怀:“先生请。”

“先生,”鲁肃劝阻诸葛亮,“军令状立不得的!”

周瑜朝鲁肃瞪眼:“多口。”他看诸葛亮唰唰唰写好军令状,暗想这个山人只能活三天了。

第二天,鲁肃来到诸葛亮住处唱道:“你昨日在帐中夸下海口,这件事好叫我替你担忧!”

诸葛亮神情茫然:“我有什么事情,要你替我担忧?”

鲁肃说:“你昨天立下军令状,限三日交箭,明天一过交不出箭来,看你怎么办?”

诸葛亮拿鹅毛扇拍拍脑袋:“不是大夫提起,我倒把此事忘怀了。”

“掉脑袋的大事,你竟然忘了!”

“大夫你要救救我。”

鲁肃想出个主意:“不如驾一小舟,你逃走吧。”

诸葛亮说:“我是奉主之命,同心破曹来的。如今大功未成,逃了回去,怎么对我主公交代?此计使不得。”

鲁肃又想了想:“也罢,你就跳进江里,死了吧。”

“你怎么叫我死啊?”

“你自作自受,我有什么办法。”

诸葛亮说:“你不能救我,问你借几样东西,可有啊?”

鲁肃说:“你要的东西,我早就准备好了。”

“什么啊?”

“寿衣,寿帽,大大的棺材一口。”

“我要的不是这些,我要战船二十只。”

“有的。”

“军士五百名。”(www.xing528.com)

“有的。”

“茅草千担,青布帐幔,锣鼓全套,还要备酒一席。”

鲁肃不明白了:“要酒席干什么?”

诸葛亮解释道:“我与大夫要在舟中饮酒取乐。”

鲁肃摇着头走掉了。

当天晚上,鲁肃办齐了一切,诸葛亮请他登船饮酒。

船夫禀报说:“满江大雾。”

诸葛亮下令:“将船往北而进。”

鲁肃慌了:“曹营在北,去不得的,我要下船了。”

“船已离岸,下不去了。”诸葛亮举起酒杯,“大夫请。”

鲁肃无心饮酒,浑身颤抖。

当船夫报说离曹营只有一箭之地时,诸葛亮说:“吩咐鸣锣,擂鼓呐喊。”

咚咚咚咚!

曹操被惊动:“人声呐喊,想是周郎偷营,吩咐放箭!”

弓箭手射箭。

等船上的草把插满了箭,船夫们遵令大喊:“南阳诸葛借箭,谢丞相赠十万雕翎。”

曹操这才发现上当,后悔莫及。

下船后,鲁肃说:“诸葛先生,我真是服了你了!”

诸葛亮问:“服我什么?”

“服你的神机妙算啊。”

周瑜正等着将诸葛亮军法从事呢,没想到鲁肃交来狼牙箭十万有余。鲁肃把草船借箭的事说了一遍,把周瑜说呆了。

周瑜只好摆了酒,为诸葛亮庆功。

一边庆功,周瑜一边命令老将黄盖领三个月粮草,准备破曹。谁知黄盖不听命令,还劝周瑜投降曹操,气得周瑜要斩黄盖。后来在众人的请求下,周瑜才说“死罪已免,活罪难饶,重责黄盖一百军棍”。

鲁肃一个劲儿地为黄盖向周瑜作揖求情。

但周瑜发现,黄盖一边在挨打,诸葛亮一边不动声色地照样喝酒。周瑜气得发抖,最后拂袖而去。

鲁肃立刻对诸葛亮发火:“我不服你了!”

诸葛亮问:“怎么又不服我了?”

鲁肃说:“刚才周都督怒责黄盖,我等都是他帐下之人,不好讲情。你是客人,应当讲个人情才是。你却只知道喝酒,真是岂有此理。”

“大夫啊,”诸葛亮说,“他二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与我有什么相干?”

“世上只有愿打,哪有愿挨?来来来,”鲁肃举起拳头,“我愿打,你可愿挨?”

诸葛亮说:“你家都督与黄盖定下苦肉之计,让黄盖诈降曹操,这瞒得了我吗?”

鲁肃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又是计啊!”

我小时候看过一本小人书,是京剧电影连环画《群英会》。其中有这样的画面:关于怎样对付曹军,周瑜和诸葛亮都在手心写字,写完了亮出来——都是一个“火”。

我还记得收音机里教唱京剧,由著名京剧演员裘盛戎教唱《群英会》里黄盖的一段唱。我那时不到10岁,如今还能完整地唱出这段:“周都督休得要大礼恭敬,俺黄盖受东吴三世厚恩。虽然我年纪迈忠心耿耿,学一个奇男子诈降曹营。”

我看的连环画里的黄盖,正是由裘盛戎扮演的。那时已有“十净九裘”的说法,意思是,十个花脸演员里有九个是唱“裘派”的,可见“裘派”艺术影响之大。从声音上说,裘盛戎的特点是鼻音,袁世海的特点是炸音,我喜欢裘盛戎,也半斤八两地喜欢袁世海。

在戏里,黄盖挨打是在舞台中央进行的,但我在配画时把这场面挪到了一边。为什么呢?因为周瑜对诸葛亮的反应是戏里的重要情节,这样安排可以让这二人靠近一些。他们中间夹了个鲁肃,他正为了给黄盖求情不停地向周瑜作揖。而周瑜关心的是他和黄盖演出的苦肉计能不能瞒过诸葛亮,他看见诸葛亮若无其事地喝着酒(喝酒时用鹅毛扇遮脸,似乎这样就跟整个世界毫无关系了)。周瑜把头上的两根翎子咬在嘴里,在戏曲里“叼翎子”表示人物十分激动或气急败坏。

我说过,京剧里有《苏三起解》里戴枷那样写实的表演,也有写意的表演。草船借箭时,诸葛亮和鲁肃扶着船夫伸出的桨往前一跳,这么简单的动作,观众就领会了他们是从码头上了船。打黄盖时,两个行刑士兵在急如骤雨的锣鼓点中恶狠狠跑过来,吆喝着每人挥了两下大棒,一百军棍就算打完了,观众们不会觉得不真实。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当年为剧团编剧时,演出设备很简陋,他就设计了一个剧情之外的说话人。说话人启发观众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想象中看见了千军万马和华丽的宫殿。我们的京剧不也是这样靠调动观众想象力进行演出的奇妙的艺术吗?不过京剧里没有说话人,调动观众想象力靠演出本身。

我们想想,这出《群英会》里出现了我们介绍过的京剧行当吗?没有花旦,没有老旦,但有小花脸——蒋干,有大花脸——曹操和黄盖。没出现过的有小生,用假嗓,不戴髯口的。还有老生,戴黑胡子、花白胡子或白胡子。周瑜是小生,诸葛亮和鲁肃都是老生。

创立“马派”的马连良在京剧电影《群英会》里演诸葛亮,他也在收音机里教唱过《借东风》。据剧评家说,以前马连良在《群借华》里一次演过两个角色。什么叫《群借华》?就是《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连在一起演。因为诸葛亮和鲁肃都是老生,马先生就在《群英会》里演鲁肃,在《借东风》里演诸葛亮。还有周信芳先生(他创立的“麒派”我们以后再介绍),他曾在《群借华》里先演鲁肃,后演关羽。那就得涂上红脸,跨到红生的行当,在华容道上义字当先放走了曹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