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漫话三国演义》:歇后语中的经典故事

《漫话三国演义》:歇后语中的经典故事

时间:2023-1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民间流行的歇后语,有很多说的就是《三国演义》的人物和故事。到了《三国演义》里,这个故事经过大幅度的加工,变得更加精彩,更加令人难忘。上面几条歇后语中的故事,有的是历史中实有其事,经《三国演义》一写,更加广为人知;有的是纯属虚构,但影响很大。

《漫话三国演义》:歇后语中的经典故事

中国民间流行的歇后语,有很多说的就是《三国演义》的人物和故事。

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

这是说《三国演义》魅力无穷,很多人看着看着,就沉浸进去,随故事里的人物一同喜怒哀乐,忘却了身外的现实世界

再如:

董卓进京——没安好心。

蒋干盗书——上当受骗。

周瑜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诸葛吓跑活仲达——生不如死。

董卓是《三国演义》头几回里的大奸巨恶,何进召他来诛除宦官,结果却引狼入室,给汉天下和百姓带来无穷的祸患。《三国演义》里所写大体符合历史,但人们一提到董卓,便想到是个超级恶霸,显然不是因为读了《三国志》或者《后汉书》,而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

历史中的蒋干,风度翩翩,能言善辩,他去见过周瑜不假,但没盗过书,也没中过计。但经《三国演义》里写出“群英会蒋干中计”这精彩的一幕后,蒋干在人们心目中便成了自作聪明、上当受骗的傻瓜的代名词。

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也纯属《三国演义》虚构,黄盖在赤壁之战时确实写过诈降书,但没挨过打。到了《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也许觉得曹操如此老奸巨猾,单凭一封信就上当受骗,好像说不过去,于是只好委屈黄盖,在他背上狠打了几十大棍。因而后来人们一提苦肉计,便往往联想到《三国演义》里黄盖挨打的一幕。

历史中孙权确实与刘备联过姻,但那是他主动将妹妹嫁给刘备。到了《三国演义》里,就变成了东吴一方弄巧成拙,弄假成真,以至于“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早在三国时代,民间就流传着“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俗谚,是说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带兵追赶,见蜀军突然掉头迎上去,吓得连忙退兵。到了《三国演义》里,这个故事经过大幅度的加工,变得更加精彩,更加令人难忘。

上面几条歇后语中的故事,有的是历史中实有其事,经《三国演义》一写,更加广为人知;有的是纯属虚构,但影响很大。

与此相似的还有:

三顾茅庐——好难请。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许褚马超——赤膊上阵。

张飞夜战马超——不分胜败。

再看有关关羽的几条:

关公门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关云长败走麦城——最后一招。(www.xing528.com)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关公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其实历史中关羽的兵器并不是大刀,他也没有闯五关斩六将。但在《三国演义》里,过五关是关羽业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后来的民间还有句俗语,叫“只讲过五关,不讲走麦城”,也是受了《三国演义》里这段的影响。

再看关于猛张飞的: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盘。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穿针——有劲没处使。

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烧火——猛灶。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这里面没说到什么《三国演义》故事,都是由《三国演义》里猛张飞豹头环眼的形象和勇猛鲁莽的性格展开的联想。

又如:

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黄忠出阵——人老心不老。

其实历史中的诸葛亮并不以足智多谋见长,同样,老当益壮的黄忠也是《三国演义》的创造

再有说刘备的:

刘备的江山——哭来的。

刘备摔孩子——刁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本行。

受《三国演义》影响的中国民众,都知道刘备是好人,但在内心里真正喜欢他的人恐怕很少。《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太没有英雄气概,有时还显得窝囊,比如借荆州,几次在诸葛亮的导演下哭天抹泪,哄骗老实人鲁肃,这种事《三国演义》里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得出来;此外,刘备有时还显得很虚伪,比如刘备摔孩子,元《三国志平话》里已有这一情节,《三国演义》里照写,此后还作诗称颂,大唱赞歌,但从上面的歇后语来看,人们对刘备这一举动并不怎么欣赏。

关于《三国演义》人物和故事的歇后语还有很多,它们鲜明生动,有的还妙趣横生,大大丰富了祖国语言宝库,既集中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又生动地表明了民众对《三国演义》这部不朽杰作的深深的喜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