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漫话三国演义》版本一览

《漫话三国演义》版本一览

时间:2023-12-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演义》的版本不仅数量多,而且版本间的关系也极为复杂。经过20多年的努力,对《三国演义》版本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3.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三国志演义》系统。在此以后,始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说嘉靖本是其余各种明版《三国演义》来源的观点值得重新考虑。

《漫话三国演义》版本一览

三国演义》问世后不久,就出现了“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盛况嘉靖元年(1522年)出现了最早的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此后,各种各样的刻本层出不穷,历数百年而不衰。直到今天,我们知道的明代刻本还有近30种,清代刻本70多种;《三国演义》版本之多,堪称古代小说之最。

《三国演义》的版本不仅数量多,而且版本间的关系也极为复杂。在过去一个很长的时间里,由于对此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人们误以为《三国演义》版本问题比较简单,从而形成了这样几点比较普遍的误解:1.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或者就是罗氏原作;2.《三国演义》只有由嘉靖本派生的一个版本系统;3.在众多的《三国演义》版本中,最值得重视的只有嘉靖本(一些人称之为“罗本”)和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两种。因此,从建国到1980年以前,国内只出版了嘉靖本的影印本和以毛本为基础的整理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即是)。1976年,澳大利亚华裔学者柳存仁教授发表了《罗贯中讲史小说之真伪性质》一文,率先对《三国演义》版本提出了新的看法,这引起了中外《三国演义》研究专家的高度重视。经过20多年的努力,对《三国演义》版本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

第一,关于《三国演义》的版本系统。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者们在国内外发现了大量的明代刻本,不少学者认为,从版本形态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个系统:

1.《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主要包括嘉靖元年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本”)、金陵周曰校刊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周曰校本”)和夏振宇刊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传通俗演义》(简称“夏振宇本”)等等。

2.《三国志传》系统。包括万历二十年(1592年)余象斗刊本《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简称“余象斗本”)、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联辉堂刊本《新锲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简称“联辉堂本”)、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杨春元刊本《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简称“杨春元本”)、《新刻汤学士校正古本按鉴演义全像通俗三国志传》(简称“汤宾尹本”)等等。

3.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三国志演义》(简称“毛本”)系统。毛本原名《四大奇书第一种》,后来又被称为《第一才子书》。现存的70多种清代《三国演义》刻本,绝大部分属于毛本系统。此外,还有几种处于过渡形态的版本,最有代表性的是《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卓吾评本”),它来源于“周曰校本”或“夏振宇本”,又是毛本版本的基础。

第二,各种版本间的源流关系。(www.xing528.com)

在众多的《三国演义》版本中,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于罗贯中原本?三种类型版本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传统的看法是:嘉靖本是最接近罗氏原作的版本,或者就是罗氏原本。在现存的明刻本中,数量最多的是万历至天启年间的诸本《三国志传》,但研究者多将其视为“俗本”而不予重视。对此,柳存仁教授首先提出了异议,认为:“《三国志传》之刻本,今日所得见者虽为万历甚至天启年间所刊刻,时间固远在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然其所根据之本(不论其祖本为一种或多种),固有可能在嘉靖壬午以前。”由此,他勾勒了《三国演义》版本演变的基本线索:大约在至治本《三国志平话》刊刻之后40年左右,罗贯中有可能撰写《三国志传》,其后为其他各本《三国志传》所宗。在此以后,始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

近十几年来,中外学者作了进一步的探索,观点渐渐接近,如:

澳大利亚学者马兰安在《〈花关索说唱词话〉与〈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探索》一文认为,《三国演义》的最早版本比后期的各种版本包含了更多的民间口头传说和较少的正史资料,其中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关索或花关索故事,而嘉靖本的编者则因关索系传说人物而删除了这些故事。由此可见,《三国演义》版本演化的顺序是由“志传”本到“演义”本。

日本学者中川渝在《〈三国志演义〉版本研究——毛宗岗本的成书过程》一文中认为:尽管嘉靖本是现存最早的《三国演义》版本,但决非最优秀的版本,也不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三国志传》是与嘉靖本并列的版本,在某些方面保留了比嘉靖本更古的形态;毛本《三国演义》形成的大致轨迹是:原本一《三国志通俗演义》抄本一周曰校本一《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吴观明本)一毛本。

陈翔华先生在其专著《诸葛亮形象史》中将嘉靖本与诸本《三国志传》比较,指出:1.诸本《三国志传》节目字数参差不齐,而嘉靖本节目则整齐划一,均为七字句式;2.诸本《三国志传》保存较多民间传说,有的刻本还详细记载不见于史籍的关索故事,而嘉靖本则无之;3.《三国志传》的文字颇为粗略,而嘉靖本已加修饰,较为增进。由此可见,嘉靖本是一个修饰得更多的加工整理本。

周兆新教授在《三国演义考评》一书中对几种明代版本作了比较细致的考证,指出:1.“嘉靖本尽管刊印的时代很早,但它仍然是一个明人修订本,不能代表罗贯中原作的面貌。”那种把嘉靖本说成“罗氏原作”的观点难以成立,倒是《三国志传》可能更接近罗贯中的原作。2.《三国志传》与嘉靖本“乃是由罗贯中原作演变出来的并列的分支。”说嘉靖本是其余各种明版《三国演义》来源的观点值得重新考虑。

沈伯俊先生在《校理本三国演义》的“前言”中也指出:1.《三国志传》是自成体系的。2.从版本演变的角度看,志传体的祖本比较接近罗贯中的原作;而嘉靖本则是一个经过较多修改加工,同时又颇有错讹脱漏的版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