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算机教学中作业练习的优化探讨

计算机教学中作业练习的优化探讨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现在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作业练习几乎百分之九十等同于纸质练习,学生进行巩固的情境单一化,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高分低能现象由此发生。加德纳认为,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出或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有效的产品的能力。

计算机教学中作业练习的优化探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以及新的认知策略都需要在课堂内外进行不断地巩固练习,同时又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深化应用,并且要在生活实践中经常性地参与相关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的认识技能及认知策略渐渐建立起稳定性和社会性,并逐步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趋向广泛和深刻的扩展性。以此为基础,使创新的意识与品质慢慢树立,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巩固、应用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建立对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的新的认识,学生每一次学习过程的完成并没有成为学习过程的结束,而变成了新的学习过程的开始。

但在现在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作业练习几乎百分之九十等同于纸质练习,学生进行巩固的情境单一化,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高分低能现象由此发生。因此,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应对各种类型作业的比例进行重新调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实践与应用的方式练习与巩固,让学生的思维更灵活,社会实践能力更强。

(一)调整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作业练习状况是值得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忧虑的,根据对我国初中阶段学生课外作业形式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多数都是练习型的家庭作业,如知识的背诵和题目的练习等书面作业,而较少布置如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实践性的作业。除个别项目外,初中阶段的学生实践性作业的比例不足20%,当前作业类型的比例形式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虽然不管以何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用练习型的家庭作业巩固知识和技能确实必不可少,但却不应当让这种类型的作业占据学生全部的时间,应当调整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作业类型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制作和调查。

(二)注重观察力的训练

观察力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会观察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进行思考,才能让已有的知识进行周转,观察是思维发展和知识运转之母。学生的观察力既可以单独发展,如可以有图文资料的观察,可以有生活现象的观察,可以有操作过程的观察,也可以与其他实践活动相结合而共同发展,因为观察本身也是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无论是实验、制作还是调查,都必须以观察为前提,或取证、或模仿、或操作,离开了观察都无法进行。而其中实验是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能够使学生较为容易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措施。

(三)强化手工劳动与实践操作

手工劳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文本知识的直观感受并促进理解,同时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也能活跃学生的认知体系,从而促进其灵感的产生。心理学告诉我们,人脑有一些最富创造性的特殊区域,当双手做精细灵巧的动作时,就能把这些区域的脑细胞的活力激发出来,从而把潜在的创造能力变为实际的创造能力。(www.xing528.com)

实践操作过程是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在问题研究、疑难分析、计划制订、动手操作和结论交流与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够实现从动作到图像再到符号的认知体系螺旋扩展式加深的结果;同时,所有学生的潜能也能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开发。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而言,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有多元性,每个学生或许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应的智力潜能,教育者有义务去开发学生的潜能。美国心理学家卢果说,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的地震和连年的战争,而是千千万万的人们活着和死亡,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他们头脑中未开发的巨大潜能。

手工劳动与实践操作给了学生思考和动手劳动相结合的机会,在这种教学体系中,劳动与思考的统一,活动与词汇的统一是学校作为思想的策源地而建其上的基石。劳动是学生由具体的表象过渡到概括,又由概括过渡到实践的最好手段。借助于双手的创造性劳动而领会和理解了的相互作用会给思维的活动带来一种新的特质。

(四)注重课堂内外的调查活动

调查是学生拓宽视野,增加认知的重要手段。调查活动可以是对课程知识拓展认知的手段,可以是对社会现象认知中情感提升的手段,也可以是对计算机知识社会实践应用的手段。调查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搜集和筛选,还要进行鉴定和甄别,同时又要进行应用前的分析与整合,所以大大提升了学生信息的处理能力,而信息处理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搜集和加工事实是一种特殊的技能,有了这种技能,就能使知识经常地处于发展之中;而这种发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学生不仅在分析周围发生的事物,也是在分析自己的思维。

(五)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和实践应用

将练习型的作业与观察、制作、实验、调查等具备扩展性和创造性的作业相结合,尽量能够实现练习型的作业融于课堂之中,而实践性的作业进入课堂内外,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劳动的过程中进行认知的建构过程。但在给学生进行实践类的作业配置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作业的设计过程中,一定不能让以思考与创新为目的的实践性作业沦为手工工作,一定要保证实践类作业本身应当所具有的品格。作业心理学的基本特点是:它在经验的智力方面和实践方面之间保持平衡,如果在可能条件下不能赋予学生以理智的责任心去选择最合用的材料和工具,不在他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他机会想出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计划,如果不引导他发觉自己的错误并找到纠正错误的方法,而只着重于外部的结果而不关注到达过程中心理的发展,这种工作只能被称为手工工作,而没有理由称为一种作业。

所以,在配置实践类型的作业过程中,应当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策略的实践应用,即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或是创新的智力成果,也或者产生了有价值的产品,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加德纳认为,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出或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有效的产品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