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程序的优化思路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程序的优化思路设计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细读课文,从讨论中很快归结出有三种挑山工,即共性的,个性的,理想中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三种“挑山工”自学全文,并任选一种“挑山工”做研读讲析交流。这三个“挺一挺”是种子发芽的条件,也正是贯穿全文的主线。论比较择优,最后统一在一个“骗”字上,于是主线便提炼出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程序的优化思路设计

1.从题目提炼

课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旗帜”和“窗口”,抓住题目,才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串起全文。如《挑山工》一课,教师从课题切入,提问:课文中写出了哪三种挑山工?学生细读课文,从讨论中很快归结出有三种挑山工,即共性的,个性的,理想中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三种“挑山工”自学全文,并任选一种“挑山工”做研读讲析交流。

2.从题眼提炼

题目中能警策全题的一个关键字(词),一般称为题眼。题眼不仅提挚全题,而且往往能通过提挚题目而揭示课文要义,成为统领全文的契机。因此,抓住题眼来提炼主线不失为上策。如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就可以从题眼“壮”来探求主线。

3.从段意提炼

有些课文的段意可归结为很有特色的小标题,便自然地形成了课文主线,作为研读,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如《马背上的小红军》一文中,陈赓将军对小红军的称呼随课文情节发展而变化,耐人寻味。让学生探讨这些称呼变换背后的含义是研读课文的重要抓手。

4.从情节提炼(www.xing528.com)

对故事性强的课文,也可以从故事情节中提炼出主线,但这种提炼必须有很强的联系性,方能激起学生的情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可以对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取暖,出现幻觉而又幻想破灭,形成研读课文的主线。

5.从反复中提炼

适合孩子心理特征的作品常常采用反复的手法,因而课本中这类课文比较多见。作者采用反复的地方,往往是文脉的呈现,如能抓住反复,便可比较容易地升华归结出课文的主线来。如课文《一粒种子》中,把“挺一挺”这个描写种子发芽的动作,重复了三次:第一次是因为暖和(温度),第二次因为喝了水(水分),第三次是因为蚯蚓松了土(空气)。这三个“挺一挺”是种子发芽的条件,也正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6.从评析中提炼

对一些内容特别复杂,情意特别含蓄的课文,提炼主线有一定难度,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先评议课文,从评议中发现抓手,从而拎出主线。如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先生教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要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事情节。学生用了“蠢”“骗”“伪”“假”“傻”“装”等等。论比较择优,最后统一在一个“骗”字上,于是主线便提炼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