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转型的引路人:感恩刘老及上海市茶叶学会的影响

职业转型的引路人:感恩刘老及上海市茶叶学会的影响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9年10月刘老的突然病逝,震惊茶界的茶人,他的同事们及他的学生们无不悲痛万分。是他所领导的上海市茶叶学会,让我从一个只知品茶、爱茶的普通人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茶叶评审师,在职业上成功地从一名厂医蜕变成一名真正的茶人。我视他为我的职业转型的引路人。因为我从1976年开始关注紫笋茶,一直以来对与紫笋茶有关的文章、资料特别的喜爱。

职业转型的引路人:感恩刘老及上海市茶叶学会的影响

刘启贵老师是原上海第三届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是上海茶界的资深老茶人。他在全国的茶事、茶文化活动中,也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专家,我国的许多茶产地,都留有他的足迹。2019年10月刘老的突然病逝,震惊茶界的茶人,他的同事们及他的学生们无不悲痛万分。刘老师几十年从事茶业工作,晚年也一直为茶文化传播耕耘不息,他俭朴、谦和、真诚待人,热心助人的清正茶德,当为茶界楷模。

回忆与刘老师相识、相知的经历,追思与刘老师携手共访茶山,同饮一壶茶的温馨时光,心中充满了对刘老师的无比崇敬怀念之心。是他所领导的上海市茶叶学会,让我从一个只知品茶、爱茶的普通人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茶叶评审师,在职业上成功地从一名厂医蜕变成一名真正的茶人。我视他为我的职业转型的引路人。

2005年4月11日的《新民晚报》刊登有一篇关于紫笋茶的小文,作者署名是刘启贵,引起了我的关注(见图4-17)。因为我从1976年开始关注紫笋茶,一直以来对与紫笋茶有关的文章、资料特别的喜爱。2005年的时候,知道紫笋茶的人还是很少,专题介绍紫笋茶的文章更少,刘老师的这篇文章写得很专业,一看就是一个熟悉和了解紫笋茶的专家,我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也记住了刘启贵这个名字。

在2004年底,我有幸参加茶叶学会组织的茶叶审评学习,系统地学习茶叶审评的专业知识。从2004年12月至2009年3月,我学习了初级、中级和高级茶叶审评的全部课程,并取得了相应的资格证书。2005年8月,我加入上海市茶叶学会,成为其会员。那时刘启贵是上海茶叶学会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经常组织各类茶叶评审和考察活动,我也因此与刘启贵老师熟悉了起来。(www.xing528.com)

图4-17 《新民晚报》刊登刘启贵的一篇短文《紫笋茶》

每次遇到茶叶学会召开年会,或在吴觉农纪念馆[2]召开纪念活动,我总会积极主动地承担一部分会务工作,如落实会场布置的鲜花采购等,为此刘老师多次向我表示感谢,感谢我为学会尽义务。除此之外我与刘老师也没有更多的接触。

在他退位以后,我与刘老师的交往就多了起来。他常常会约几位年长的学会资深茶人,到我的紫笋苑喝茶。每次他们都会各自带上特色的品种茶样,品茗评茶,相互交流我国各地的茶叶的信息,而我则以紫笋茶招待他们。因在上海茶叶学会专门学习了茶叶评审课程,我也能用专业的术语,行话与茶界老法师们在一起交流品茶心得,聊聊茶界和茶叶的市场信息,这对我来说又是一种难得的学习和提高机会。渐渐地,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对中国各地的茗茶用感官鉴别的水平也有所提升,对紫笋茶特质的认知也随着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与刘老师的感情也更近了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