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觉农:当代茶圣及其对于茶文化的贡献

吴觉农:当代茶圣及其对于茶文化的贡献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先生是中国茶业复兴与发展的奠基人,是中国现代茶学的开拓者,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茶学家,更是我国茶界的一面旗帜。

吴觉农:当代茶圣及其对于茶文化的贡献

被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先生(1897—1989年)是中国茶业复兴与发展的奠基人,是中国现代茶学的开拓者,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茶学家,更是我国茶界的一面旗帜。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茶业,为振兴华茶艰苦奋斗了72个春秋,做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吴觉农茶学思想,是他和老一辈茶人留给我们后人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1.首次全面论证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学术观点

1922年,年方25岁的吴觉农先生在《中华农学会报》上发表了长达万余言“茶树原产地考”一文,文章系统地批驳了当时流行的“茶树原产印度”的错误观点和学术偏见,并列举大量材料,雄辩地证明茶树原产于中国。五十七年后的1979年,吴觉农先生又在《茶叶》复刊第1期上,发表了“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一文,分析批判了百余年来在茶树原产地问题上的7种错误观点,并根据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学的观点,从茶树的种外亲缘和种内变异,进一步科学论证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这在国内外茶学界产生了重大反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2.最早提出中国茶业改革方案

吴觉农先生早年在日本留学时(1922)就发表了“中国茶业改革方准”,文章,针对时弊,列举大量数据,尖锐地剖析了华茶衰落的根本原因;同时,提出了全面改革方案。他当年提出的改革思想和举措,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3.倡导制订中国首部《出口茶叶检验标准》

1931—1937年,吴觉农先生在上海商品检验局工作期间,目睹华茶出口的种种弊端,倡导制订了《出口茶叶检验规程》和《茶叶检验实施细则》,并提出与实施“出口茶叶产地检验”。这一制度的创建为保证与提高出口茶叶质量,增强华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为日后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事业的发展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4.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创建第一个茶叶系、科(www.xing528.com)

1940年,我国正处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吴觉农先生在内迁重庆的复旦大学创建了中国培养高级茶叶科技人才的第一个茶叶系和茶叶专修科。他不仅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茶叶技术骨干;而且为后来我国建设茶学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5.创建第一个茶叶研究所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中国茶叶公司的业务处于停滞状态。可是,吴觉农对抗日胜利则充满信心,时刻不忘为战后的茶叶恢复和发展做准备,他拟订了一套茶树更新计划,为贸易委员会和茶叶总公司接受,并在落实了经费后,在大后方主要茶区进行更新工作。同时,在他的建议下,由他率领一批有茶叶技术专长的青年离开重庆,1941年在福建崇安武夷山麓建立了第一个茶叶研究所,亲任所长,开展了对茶的系统研究。

6.倡导建立中国茶叶博物馆

1989年,以吴觉农先生为首的28位全国著名茶人签署的《筹建中国茶叶博物馆意见书》,有力地促进了该馆的建成。中国茶叶博物馆已发展成为中华茶文化的展示中心,茶文物收藏的专业场所,茶文化研究与普及的重要平台和未成年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目前全国唯一国家级茶文化专题博物馆。

7.主编“20世纪新茶经”——《茶经述评》

该书对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唐代陆羽《茶经》,做了准确译注与全面、科学的述评,译注通俗易懂,评论富有新意,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同时在理论上以科学说明,又以发展的眼光对茶叶研究提出新课题,为进一步研究茶叶提出了方向。被誉为20世纪的新茶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