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为聪明投资者的方法分享

成为聪明投资者的方法分享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什么样的投资者才是“聪明的投资者”?而格雷厄姆点评牛顿在股市中的表现也是相当不留情面:“牛顿与聪明的投资者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行为就像是一个傻瓜的行为。”聪明的投资者一定是善于利用这种“钟摆效应”的人,“他们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

成为聪明投资者的方法分享

比尔·盖茨(Bill Gates)曾向巴菲特请教,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被告知的与他多年来向其他人咨询投资技巧时被告知的一样,那就是去读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著作。其中,巴菲特最推崇的就是出版于1949年的《聪明的投资者》,这本时隔近70年的投资经典著作至今被奉为投资学圣经”。时代在变,市场在变,投资品种在变,交易变得越来越复杂,但人性不变。

什么样的投资者才是“聪明的投资者”?格雷厄姆在书中有明确的定义:要有耐心,要有约束,渴望学习;能驾驭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反省。这与其说是表现在智力方面,不如说是表现在性格方面。

其中,驾驭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但常被忽视的一点,归根到底,任何投资的价值都是而且必定永远是依靠买入的价格,而不是市场上的热度。格雷厄姆在书中特别提到了牛顿(Newton)折戟于“南海泡沫”的例子。1720年,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的股票成为全英国最火的股票,投资者纷纷购入,超过半数以上的参议员参与其中,就连当时的国王也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股票价格从1720年1月的每股128英镑飙升到7月份的每股1000英镑以上,6个月涨幅高达700%。牛顿当时持有这只股票,并已经获利100%,总计7000英镑,但在市场狂热情绪的感染下,他又以高价买回这只股票,最终赔了20000英镑(换算成现在的货币价值相当于300万美元)离场。牛顿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人们会如此疯狂。”这件事对牛顿打击很大,他一生不允许任何人在他面前提到“南海”二字。而格雷厄姆点评牛顿在股市中的表现也是相当不留情面:“牛顿与聪明的投资者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行为就像是一个傻瓜的行为。”

在格雷厄姆的理论中有几个经典的比喻,包括“市场先生”“旅鼠”,还有“钟摆”。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和不合理的悲观之间摆动。聪明的投资者一定是善于利用这种“钟摆效应”的人,“他们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

300多年过去了,类似“南海泡沫”这样的疯狂仍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资本市场中上演,“钟摆”也始终在股市的上空来回摇摆,格雷厄姆的经典理论依然“铿锵有力”。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有七成股民都处于亏损状态,是所谓的“一赚二平七赔”的不公平投资基金模式。我们如何成为那少数的“一成”?静下心来,读读格雷厄姆的书吧。

拓展阅读

伟大投资者的特质(www.xing528.com)

著名投资人马克·塞勒尔(Mark Seller)曾经做过一次名为《你无法成为巴菲特》(You Can't be Warren Buffett)的著名演讲,演讲对象是哈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MBA),他明确而严肃地对着底下的精英们“泼冷水”,指出他们其中绝少人有可能成为投资大师,因为大部分人不具有投资大师“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这听上去确实有点儿打击人,但你可以沉下心来从马克·塞勒尔的论述中按图索骥。马克·塞勒尔所言的“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中并不包括市场上流行的准入门槛,不包括顶尖高校工商管理学位、博士学位、注册会计师(CPA)等数十种学位或者资质,也不包括大量的阅读、经验。因为“优势”在马克·塞勒尔看来,有可能在达到一定的累积量以后会边际效应递减。

更让人无奈的是,马克·塞勒尔认为“优势”几乎是一种天赋,一旦成年了就无法再培养了。它与一些心理学因素有关,而心理学因素是深植入人的大脑里的,即使我们阅读大量书籍也无法改变,这才是成就一个伟大投资者的真正“护城河”。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一书的作者范·撒普(Van Tharp)博士也认为,交易有3个组成元素:心理状态(情绪控制)、资金管理和系统开发(交易方法)。其中,心理状态是最重要的,大概占60%;其次是资金管理/头寸确定,大概占30%;而系统开发是最不重要的,只约占10%。

马克·塞勒尔所说的能成就伟大投资者的“护城河”包括7种特质:在他人恐慌时果断买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乐观时卖掉股票的能力;极度着迷于投资这个游戏,并有着极强的获胜欲;从过去所犯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强烈意愿;基于常识与生俱来的风险嗅觉;对自己的想法怀有绝对的信心,即使在面对批评的时候;左右脑都擅长运用;即使大起大落,丝毫不改变投资思路的能力,这是最重要同时最少见的特质。

巴菲特7岁时向周围人预告未来将成为超级富翁,8岁开始阅读家中的股票书籍,11岁开始买卖股票,19岁拜在格雷厄姆门下,26岁成立自己的公司,开始代客理财,并宣布如果没有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就从奥马哈最高的建筑物上跳下去。其不一般的路径已经向世人展示了其过人的投资天赋。在“识人”方面,投资大师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巴菲特强调接班人要有3个重要的特质:一是独立思考,二是情绪稳定,三是对人性和机构的行为特点有敏锐的洞察力。这些言简意赅的特质似乎只可意会无法言传,没法量化,也没办法用学历证书来衡量,却是投资中最为重要的品质,因为市场其实是一门行为科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