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越感外露: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

优越感外露: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数事实也表明,父母如果用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关心孩子,会使孩子产生逆反或者对抗的心理。他的朋友小强却感叹道:“我从来不跟我妈妈说任何事情,如果我跟她说,我就是脑子进水了。”因为小强每问他的妈妈一个小问题,都会招来妈妈无休止的痛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增强孩子独立意识的有效方式。

优越感外露: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时,水才有可能在中间的管道里来回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了。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也是相同的道理。很多父母和子女无法沟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场面呢?这是因为父母常常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孩子讲话。父母只有“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才有可能平等地交流。

当孩子上了中学后,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孩子上中学以后,身体上和心理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一些新的变化。孩子开始感悟青春、感悟世界,同学间也就有了一种竞争的意识;孩子的内心有了更多的躁动和困惑,也有了更多的压力。他渴望有人能真正走进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父母不仅要做孩子的保护者,还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真正用心的鼓励,是一道明媚的阳光,会让孩子的内心永远有光明和温暖。

有些父母能在家庭中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空气。在这样的家庭里,幸运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自己的朋友,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这样说。

无数事实也表明,父母如果用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关心孩子,会使孩子产生逆反或者对抗的心理。如果父母转变姿态,像对待朋友那样去对待自己的子女,孩子就会感到自己不是多了一个对手,而是多了一个朋友,一个亲密的朋友。孩子才有可能接受父母的建议,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孩子感受到他们渴望已久的家庭平等,这样他们才会更加有信心面对学校及社会上的压力和竞争。

孩子经常拒绝跟父母对话,他们讨厌父母喋喋不休的说教,讨厌父母无理的批评。父母批评孩子的话太多,反而会影响批评的目的和效果。明明今年九岁了,曾对妈妈说过这样的话:“为什么我每次问你一个小问题,你都要给我那么长的答案?”他的朋友小强却感叹道:“我从来不跟我妈妈说任何事情,如果我跟她说,我就是脑子进水了。”因为小强每问他的妈妈一个小问题,都会招来妈妈无休止的痛斥。

作为父母,我们应学会利用各种机会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做长篇大论。这样既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孩子以后的沟通能力造成影响。有很多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最喜欢做的事情又是什么,所以常常误用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孩子的想法。俗话讲,“要知己知彼”。孩子和父母也需要相互了解。父母只有了解了孩子内心的想法,了解了孩子的喜好,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孩子,重新审视孩子的一些行为;才会明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才能更好地成为孩子的朋友。

不了解孩子的父母是非常可怕的,一味地说教和批评只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距离感和怨恨。“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增强孩子独立意识的有效方式。

很多父母喜欢扮演着过来人的角色,对孩子事事进行“专政”。我们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哪个父母不为自己孩子的将来着想,可是,认为孩子应该对父母言听计从是错误的。作为父母,我们是否能体会到这不平等的方式已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西方的国度里,有这样一对夫妇,周末两个人想外出,但是要说服年幼的孩子安心在家等候是一个大难题。我们看看这个父亲是怎么做的:(www.xing528.com)

他先蹲下身来,取得和孩子同样的高度(甚至有点仰视),然后,一本正经地同孩子谈判:

“先生(他称自己的孩子为先生),妈妈陪伴了你整整一周,是不是应该轻松一下?”

“是的。”孩子点点头。

“我是否也应该有这种荣幸,让她陪陪我,顺便也轻松一下呢?”“那好吧。你什么时候还给我?”

“嗯……你上床以前,”父亲想了想说,“如果你能说服阿姨允许你晚睡的话。”

“好,你把她带走吧,但你要答应我照顾好她。”

“交给我好了。顺便说一句,宝贝儿,我为你骄傲。谢谢!”

就这样,这个孩子在与父亲的这种交谈中,自尊心得到保护,人格得到了尊重。他感觉到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因此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让父亲失望。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和他进行这样的交流,希望父母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方式进行朋友式沟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