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治理的重要性与教训

家庭治理的重要性与教训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家之寬猛,亦猶國焉。至能守其業者,閉門而爲生之具以足,但家無鹽井尒。梁孝元世,有中書舍人,治家失度,而過嚴刻,妻妾遂共貨刺客,伺醉而殺之。後坐事伏法,籍其家産,麻鞋一屋,弊衣數庫,其餘財寶,不可勝言。婦主中饋,惟事酒食衣服之禮尒,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幹蠱。南閒貧素,皆事外飾,車乘衣服,必貴齊整;家人妻子,不免飢寒。然則女之行留,皆得罪於其家者,母實爲之。

家庭治理的重要性与教训

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義而婦陵,則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攝,非訓導之所移也。

笞怒廢於家,則豎子之過立見;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治家之寬猛,亦猶國焉。

孔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然則可儉而不可吝也。儉者,省約爲禮之謂也;吝者,窮急不卹之謂也。今有奢則施,儉則吝;如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可矣。

生民之本,要當稼穡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蓄,園場之所産;雞豚之善[20],塒圈之所生。爰及棟宇器械,樵蘇脂燭,莫非種殖之物也。至能守其業者,閉門而爲生之具以足,但家無鹽井尒。今北土風俗,率能躬儉節用,以贍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梁孝元世,有中書舍人,治家失度,而過嚴刻,妻妾遂共貨刺客,伺醉而殺之。

世閒名士,但務寬仁;至於飲食饟饋,僮僕減損;施惠然諾,妻子節量。狎侮賓客,侵耗鄉黨:此亦爲家之巨蠹矣。

齊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嘗嗔怒,經霖雨絶糧,遣婢糴米,因爾逃竄,三四許日,方復擒之。房徐曰:“舉家無食,汝何處來?”竟無捶撻之意。一本無“之意”兩字。嘗寄人宅,奴僕[21]徹屋爲薪略盡,聞之顰蹙,卒無一言。

裴子野有疎親故屬飢寒不能自濟者,皆收養之。家素清貧,時逢水旱,二石米爲薄粥,僅得徧焉,躬自同之,常無厭色。鄴下有一領軍,貪積已甚,家童八百,誓滿千人[22];朝夕每人一本無“每人”兩字。肴膳,以十五錢爲率,遇有客旅,便[23]無以兼。後坐事伏法,籍其家産,麻鞋一屋,弊衣數庫,其餘財寶,不可勝言。南陽有人,爲生奥博,性殊儉吝。冬至後女壻謁之,乃設一銅甌酒、數臠麞肉,壻恨其單率,一舉盡之。主人愕然,俛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青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嘗一本作“常”字。貧。”及其死後,諸子争財,兄遂殺弟。

婦主中饋,惟事酒食衣服之禮尒,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幹蠱。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必無牝雞晨鳴,以致禍也。

江東婦女,略無交遊。其婚姻之家,或十數年閒未相[24]識者,唯以信命贈遺,致殷勤焉。鄴下風俗,專以婦持門户,争訟曲直,造請逢迎,車乘填街衢,綺羅盈府寺,代子求官,爲夫訴屈。此乃恒、代之遺風乎?南閒貧素,皆事外飾,車乘衣服,必貴齊整;家人妻子,不免飢寒。河北人事,一本作“士”字。多由内政,綺羅金翠,不可廢闕,羸馬顇奴,僅充而已;唱和之禮,或爾汝之。

河北婦人,織絍組紃之事,黼黻錦繡羅綺之工,大優於江東也。太公曰:“養女太多,一費也。”陳蕃曰:“盜不過五女之門。”女之爲累,亦以深矣。然天生蒸民,先人遺體,其如之何?世人多不舉女,賊行骨肉,豈當如此而望福於天乎?吾有疏親,家饒妓媵,誕育將及,便遣閽豎守之。體有不安,窺窻倚户,若生女者,輒持將去;母隨號泣,使人不忍聞也。

婦人之性,率寵子壻而虐兒婦。寵壻則兄弟之怨生焉,虐婦則姊妹之讒行焉。然則女之行留,皆得罪於其家者,母實爲之。至有諺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報也。家之常弊,可不誡哉!

婚姻素對,靖侯成規。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比量父祖,計較錙銖,青多還少,市井無異。或猥壻在門,或傲婦擅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歟!

借人典籍,皆須愛護,先有缺壞,就爲補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濟陽江禄,讀書未竟,雖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齊,然後得起,故無損敗,人不厭其求假焉。或有狼籍几案,分散部秩,多爲童幼婢妾之所點汙,風雨犬一本作“蟲”。鼠之所毁傷,實爲累德。吾每讀聖人之書,未嘗不肅敬對之;其故紙有五經詞義,及腎達姓名,不敢穢用也。

吾家巫覡禱請絶於言議,符書章醮亦無祈焉,竝汝曹所見也。勿妖妄之費。

[1]“誨誘”,對校諸本皆作“誘誨”。

[2]“備”,當從盧本作“脩”。本《北齊書·顔之推傳》:“好飲酒,多任誕,不脩邊幅。”脩、備二字形近易訛。

[3]“匱”,程本作“櫃”。

[4]“孝”,程本作“智”。

[5]“及”,程本作“撫”。(www.xing528.com)

[6]“聰敏”,《少儀外傳》作“聰明”。

[7]“瑯瑘”,盧本作“琅邪”。

[8]“叔段、州吁”,叔段爲春秋鄭莊公母弟,州吁爲衛莊公庶子、桓公異母弟,皆少而見寵,驕縰不弟,事見《左傳·隱公三年》及《隱公四年》。此處以此二人譬北齊瑯琊王高儼。

[9]“父母”,當從諸本作“父子”。此句本《周易·序卦》:“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

[10]“盡”,程本無。

[11]“行”,盧本作“人”。下句“雖有篤厚之行”之“行”,盧本亦作“人”。

[12]“地”,程本作“他”。

[13]“歡笑”,諸本俱作“歡愛”。

[14]“不可同於”,諸本作“不可不同於”,非。據後文“何怨愛弟不如愛子”,“愛弟”與“事兄”對應,“愛子”與“事父”對應;“何怨”云云,正謂凡人將“愛弟”與“愛子”等同,“事兄”與“事父”相埒,實爲不明。

[15]“怨”,程本作“爲”。

[16]“應”,程本作“荅”。

[17]“玄”,底本作“元”,避康熙諱,今改回,後同。

[18]“不”,程本作“未”。

[19]“之”,《戒子通録》作“時”。

[20]“善”,《少儀外傳》作“膳”。

[21]“奴僕”,諸本皆作“奴婢”。

[22]“千人”,盧本、程本作“一千”。

[23]“便”,程本作“更”。

[24]“相”,《戒子通録》作“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