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脱屣──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使用情况

脱屣──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使用情况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脱屣”一詞最早見於《漢書》卷二五上《郊祀志上》所載漢武帝的一句話:“嗟乎!得如黄帝,吾視去妻子如脱屣耳。”[56]“脱屣”無非就是脱鞋之意,至於屣的具體形製則并非本文所關心之論題,我們所關心的是“脱屣”一詞在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使用情况。當時的墓志中亦有相關記録,如《元悰墓志》:“祖雍州康王,拂衣獨往,脱屣千乘。”這些行爲實際上與上述脱屣的行爲是緊密相關的。

脱屣──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使用情况

“脱屣”一詞最早見於《漢書》卷二五上《郊祀志上》所載漢武帝的一句話:“嗟乎!誠得如黄帝,吾視去妻子如脱屣耳。”[54]顔師古注:“屣,小履。脱屣者,言其便易,無所顧也。”[55]胡三省認爲:“履不躡跟曰屣,脱之易耳。”[56]“脱屣”無非就是脱鞋之意,至於屣的具體形製則并非本文所關心之論題,我們所關心的是“脱屣”一詞在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使用情况。曹魏文帝時,幽州刺史崔林曰:“刺史視去此州如脱屣,寧當相累邪?”[57]此後,《晉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南史》、《北史》均有“脱屣”記載,而且不止一處。當時的墓志中亦有相關記録,如《元悰墓志》:“祖雍州康王,拂衣獨往,脱屣千乘。”[58]“脱屣”在魏晉南北朝的普遍使用,説明對於士大夫以上階層來説,在其日常生活中脱鞋是一種經常發生的行爲。正因爲如此,對於一些重臣來説,才會有“劍履上殿”的殊榮。趙翼《陔餘叢考》卷三一《脱襪登席》:“古人席地而坐,故登席必脱其屨。”[59]由於脱鞋行爲的日常性,使其逐漸演變爲一種詞語的固定搭配,比喻看得很輕,無所顧戀。

除去脱屣,當時還有屣履、躡履、倒屣、倒履等詞語,其中,屣履與躡履指未完全穿好鞋,拖著鞋走路的樣子,而倒屣、倒履則是指把鞋穿倒了。這些行爲實際上與上述脱屣的行爲是緊密相關的。正由於當時的士大夫以上階層入室需要脱鞋,而當有急事需要出門的時候,則容易發生未穿好鞋或穿倒鞋的情况。(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