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军、外军构成国家军事力量的核心

中军、外军构成国家军事力量的核心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军之外的地方军,则只负责地方治安,难以构成对中央的威胁。这一时期,中军作为朝廷的禁卫军,是中央军的主体部分,国家军事力量的核心,分为宿卫军和其他多支精锐部队。此外,还有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四将军所领军队,称为四军。上述诸军皆为中军,但六军为中军主力。

中军、外军构成国家军事力量的核心

秦汉时期,在全国军事布局上,奉行强本弱枝、“居重驭轻”和内外相制的原则。这主要表现在,在地方和边疆部署一定的兵力的前提下,国家武装力量的驻防重心首先是以京畿为代表的政治中心,其次是边疆地区,最后才是其他地区,发展成中央军—地方军—边防军三位一体的力量结构,从而造成中央对地方的“居重驭轻”之势,以消弭地方的分裂叛乱和防范周边威胁。其中,中央军作为整个国家武装力量体系的主体,占有主导的地位,对地方拥有巨大的优势,它往往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统领,兵力集中,待遇优厚,装备精良,战斗力强,足以控制地方或边境的军队,保卫京师的安全。

但从三国开始,在武装力量构成和布局上,就逐渐改变了两汉时期中央军、地方军、边防军三位一体、各司其职的基本格局,而确立了中央军(包括中军、外军)和州郡兵的新体制,这样,国家武装力量采取常备军这一单一的形式。中央军作为正规武装得到优先发展,精锐的军队皆归中央直接管辖和指挥,试图以此保证政权的稳定。中央军之外的地方军,则只负责地方治安,难以构成对中央的威胁。

三国时,中央军就划分为中军和外军。这一时期,中军作为朝廷的禁卫军,是中央军的主体部分,国家军事力量的核心,分为宿卫军和其他多支精锐部队。“初,魏武为汉丞相,相府自置领军,非汉官也。建安十二年,改为中领军,以史涣为之,与护军韩浩皆领禁兵。”[22]曹魏的宿卫军就有武卫营、中坚营、中垒营、骁骑营、中领和中护营5支禁兵。中军的职能有二:一是负责宿卫皇帝或实际上的最高统帅,并保卫京师;二是充当国家的战略机动力量,应对全国的不稳定因素。曹魏的中军就经常征伐四方。中军的主要将领是中领军、中护军。到了曹丕称帝后,“始置领军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23]

晋武帝司马炎受禅称帝后,“置中军将军,以统宿卫七军”[24]。中军仍作为中央直属部队,分为驻扎于京城之内的宿卫军和驻于京城周围拱卫京城的牙门军两部分,只是规模更大。中央宿卫军以六军为主,另有四军、六校、二营等。其中六军即领军、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六将军所领军队。领军将军又称中领军将军,该职沿袭曹魏,职权是总领宿卫诸军,晋武帝时改中领军为中军将军,仍统宿卫诸军。西晋名将羊祜就曾担任此职,“悉统宿卫,入直殿中,执兵之要,事兼内外”[25]。《通典》记载了整个的传承演变,“晋武帝初省,使中军将军羊祜统二卫、前后左右、骁骑七军营兵,即领军之任也。祜迁罢,复置北军中候。怀帝永嘉中,改中军曰中领军。元帝永昌元年,复改曰北军中候,寻复为领军。成帝时,复以为中候,而陶侃居之,寻复为领军”[26]。到东晋时,领军将军的职权有所压缩。护军将军主管军官的选拔,兼宿卫京城,不过地位低于领军将军。左卫、右卫二将军则统领宿卫军的中坚,为宿卫诸军中最重要者,也最亲近皇帝,相当于统领皇帝的亲随卫队。这二军是由司马懿在曹魏任丞相时的相府中卫军演变而来,它们各领营兵,职掌宫廷宿卫,轮流在皇宫值班。左右二卫将军之下的宫廷宿卫兵,有前驱、由基、强弩三部司马,骁骑、游击二将军,各领营兵,负责京师防卫。以上六军,是晋代宿卫中军的主力。四军,指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四将军所统军队。四将军各统营兵,职掌京师宿卫。所谓六校,指汉代以来的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五校尉和西晋以来新设立的翊军校尉。六校尉各领营兵,职掌京师宿卫。“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校尉,是为五校,并汉官也。魏晋逮于江左,犹领营兵,并置司马、功曹、主簿。后省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为镇卫军,其左右营校尉自如旧,皆中领军统之。”[27]二营,即积弩营、积射营。这二营在西晋时才开始设立,各领兵2500人,由积弩将军(也称强弩将军)、积射将军统领。上述四类部队作为晋代宿卫中军,以六军为主力,六军之中又以左右二卫最为重要且亲近皇帝,领军将军则为宿卫中军的统帅。西晋的宿卫中军兵力雄厚,六校尉各领千人,加上积弩、积射二营各2500人,而四军也各领千人。此外,作为宿卫主力的六军,其兵力当多于四军、六校,形成即使是京城宿卫部队也互相牵制的局面,而宿卫皇宫的军队强于京城其他部队。西晋宿卫军的兵力达数万之众,不仅数量多,而且战斗力非常强,是西晋军队主力中的精锐。值得指出的是,西晋错误地总结了历史教训,认为曹魏的灭亡在于皇室的孤立,所以在建国后大封宗室,分封了同姓王27个。皇帝在名义上是全国最高军事领导,但实际只直接掌握中军(宿卫军),人数在10万人以上,而诸亲王甚而大臣皆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地方的军事、行政长官,掌握大量的地方军,形成外重内轻的态势,不久就引发了“八王之乱”。永兴元年(304)春,以成都王司马颖为丞相,“颖遣从事中郎成夔等以兵五万屯十二城门,殿中宿所忌者,颖皆杀之,以三部兵代宿卫”[28]。东海王司马越更是奏请罢黜宿卫殿中武官:“乃奏宿卫有侯爵者皆罢之。时殿中武官并封侯,由是出者略尽,皆泣涕而去。乃以东海国上军将军何伦为右卫将军,王景为左卫将军,领国兵数百人宿卫。”[29]中军日渐衰弱,既无力镇压王室的内部叛乱,也无法对少数民族政权内迁做有效的抵抗和威慑,亡国自然也就无可避免了。

东晋的中军体制大体承袭西晋,但其中六校中的翊军校尉被废,中军总体实力大不如前。由于局促东南一隅,人力物力有限,中军力量始终不强,各宿卫将领所统兵力有限。“从东晋几次出兵及平定叛将皆依赖方镇等情况看,东晋中军的总兵力大约不过二三万人。由于东晋中军兵力微弱,形成君权衰弱,所以多次出现方镇起兵向阙,或权臣专政的局面。”[30](www.xing528.com)

南朝驻守京城的部分中军,统称禁卫军,是朝廷最重要军事力量。南朝中军系统主要部分是六军,即领军、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等六将军所统军队。此外,还有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四将军所领军队,称为四军。虎贲中郎将、冗从仆射、羽林监三将所统军队,称为三将。屯骑、步兵(梁为步骑)、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所统军队,谓之五校尉。还有积射、积弩二将军所统军队。上述诸军皆为中军,但六军为中军主力。中军中的左、右卫二军宿卫宫阙,其余则平时防卫京师,战时出兵征讨。六军中的领军将军,是中军首领,资历、名望较轻的为中领军。中军的另一首领为护军将军,资历、名望浅者为中护军。“南朝中军的总兵力不见于具体记载,一般认为其数量较少,远不如魏晋中军势力那样雄厚。但从南朝各代的几次出兵看,其中军的总兵力也当有10万人左右。”[31]而且“南朝各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在前代出任领军将军掌握了中军大权后,才得以篡权自立的。这说明中军在当时还具有相当实力,并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2]

外军是中央直接领导指挥的驻扎在京城之外重要地区的部队,也属主力部队。因为属于中央军的派出部队,所以相对于屯驻京师的中军来说,称为外军。他们不同于汉代的边郡、属国部队,不受地方领导,直接听命于朝廷,其将领的身份是中央官员,不是地方兵,可随作战或防守任务而转移驻地。

两晋的外军包括都督领有的军队、王国兵及州郡兵等,都督所领军队是外军的主要力量。都督制始于曹魏。西晋时,主要都督区有关中都督(镇长安)、幽州都督(镇蓟城,今北京西南)、荆州都督(镇襄阳)、沔北都督(镇宛城,今河南南阳)、豫州都督(镇许昌)、冀州都督(镇信都,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青徐都督(镇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扬州都督(镇寿春,今安徽寿县)等8个都督区。这些都督受命镇守一方,并随时接受朝廷的征调和指挥。其所统率的军队在性质上也属于朝廷调遣并部署在各军事要地的中央军。西晋后期,都督兼地方州郡刺史,于是管地方行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都督们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招兵买马,甚至一个都督所辖兵力就超过京城宿卫军,导致地方叛乱。

东晋、南朝立国江南,为防御北方强敌,地方兵力强大,并主要集中于几个军事重镇,且在这些地方设立都督。如扬州离京城建康最近,成为东晋王朝的根本所在。荆州(治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地处建康上游,也成为东晋王朝的军事要地。所谓“江左大镇,莫过荆、扬”[33]。建康和荆州之间的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对建康起着战略屏蔽作用,同样地位重要,清代学者黄本骥指出:“晋氏南迁,以扬州为京畿,谷帛所资皆出焉;以荆、江为重镇,甲兵所聚尽在焉,常使大将居之。三州户口,居江南之半。”[34]此外,徐州(治今江苏镇江),地处建康东北,故徐州都督又称北府。晋室南迁,这一带是北方流民聚居之地,民风强悍,是强兵所聚之地。东晋重要的都督区,都由大权臣执掌,扬州、徐州、荆州、江州等都督,均有人数众多的军队。如桓温都督荆州,有大军数万,徐州的北府兵在淝水之战时有精锐士卒8万。整个东晋、南朝,都督设置遍及全国各地,所辖地方大则数州,少则数郡。都督分为使持节、持节、假节三种,同时又以都督诸军为上,监诸军次之,督诸军又次之。都督作为地方上重要军事领导机构,下设府、州两套办事机构,都督不仅领军,而且兼理民事,成为位在州之上的地方军政长官,其都督府实质上成为一方最高军政领导机关。而且,都督府拥有的兵力十分可观,动辄有数万兵力。当然,其性质仍然属于中央正规军。其军队若由朝廷配给,主要来源之一是中军。但因驻守在京城之外,故与宿卫宫阙和驻守京城的中军有别,仍称为外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