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放式问卷调查的优化措施

开放式问卷调查的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调查收集到开放式问卷47份。政策接受者角度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见表4.1,提及次数大于4的共有12条,其中“公开化”“过程透明化”“有监督机制”“争取同学的意见”“评选材料真实无虚假现象”的提及频次较高,表明这几条原则是政策接受者最看重的,最能影响他们的程序公正的感知。表4.1政策接受者角度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政策执行者角度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见表4.2。

开放式问卷调查的优化措施

由于本书关注的是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程序公正问题,因而需要有一个具体的制度为起点,如第一章所言,本研究关注大学生奖学金制度的执行过程。首先通过开放式问卷探讨中国人程序公正的心理构成,具体通过不同形式的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一方面,从政策接受者的角度进行,调查大学生作为奖学金制度的接受者,认为公正的制度执行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本调查收集到开放式问卷41份。另一方面,从政策执行者的角度进行,请大学生假设自己是奖学金制度的执行者,为了保证执行过程公正,他们会怎么做?本调查收集到开放式问卷47份。开放式问卷内容见附录3。

政策接受者角度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见表4.1,提及次数大于4的共有12条,其中“公开化”“过程透明化”“有监督机制”“争取同学的意见”“评选材料真实无虚假现象”的提及频次较高,表明这几条原则是政策接受者最看重的,最能影响他们的程序公正的感知。

表4.1 政策接受者角度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只限于次数大于4的项目)(www.xing528.com)

政策执行者角度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见表4.2。相对于政策接受者而言,政策执行者角度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较集中,条目较少,提及次数大于4的共有7条,其中对应的公正原则中“公开透明”和“调查民意”的提及频次较高,该角度的调查收集到的条目较少也说明政策执行者对程序公正的理解相对简单,而且明显没有涉及有关执行者本身的公正方面的条目,更多的是从程序的角度考虑执行过程的公正,表明政策执行者和政策接受者对程序公正的理解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