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妙从聆听开始:《音乐的多声进行》教学案例深度分析

美妙从聆听开始:《音乐的多声进行》教学案例深度分析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考验。笔者特地选择单元中的《音乐的多声进行》这个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去发现,分析音乐的创作手法及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让学生在掌握分析音乐的一般方法,能在创编实践中培养对音乐创作的喜爱,树立音乐学习的信心,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美妙从聆听开始:《音乐的多声进行》教学案例深度分析

上海市罗店中学 王雅婷

音乐作为普通高中美育基本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多样、生动的音乐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道德情操、开掘创造潜能,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审美与人文素养。音乐能够非常强烈的表达人们的情感,是一种可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的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曲式等音乐要素的变化中,逐步提升聆听者的审美能力,丰富审美内涵。

高中艺术(音乐)课程是实施审美教育,培育时代信任,培养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展现中华审美”的重要途径之一,为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文化的理解,以及创新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让学生主动体验多元化的审美过程,学习了解各种艺术风格,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提高音乐艺术修养。然而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就要想法让学生懂得如何去赏析音乐,只有提高了艺术审美感知能力等,才能提高审美能力。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设计及目标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www.xing528.com)

然而在音乐艺术的教学过程中,总会碰到许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音乐知识实在是有限,甚至没有达到高中生本应有的音乐认知,教材的音乐知识,掌握起来就很难,再加上要摆脱教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上课方式,对教学来说是一大问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他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考验。笔者特地选择单元中的《音乐的多声进行》这个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去发现,分析音乐的创作手法及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让学生在掌握分析音乐的一般方法,能在创编实践中培养对音乐创作的喜爱,树立音乐学习的信心,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因为对我来说,引导学生如何赏析音乐就是音乐教学主要的任务,只有学会了方法才可能去理解,才会去创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