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祝民俗空间的生产与价值整合优化方案

梁祝民俗空间的生产与价值整合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梁祝传说与梁祝信仰或风俗共同构成了一种整体性的意义空间,从而再现了人们对梁祝传说或者说是梁祝文化的意义认同。例如,浙江宁波就保存着许多与梁祝有关的信仰或民俗。或者说,伴随着梁祝传说的讲述和传播,人们无意识地完成了对生活空间的意义再生产,从而基于对一个传说故事的价值认同,衍生出与该价值相一致的心理禁忌或行为秩序,并最终将其保持为一种生活样式。

梁祝民俗空间的生产与价值整合优化方案

伴随梁祝传说的广泛流传,在我国很多地方还衍生出了丰富的梁祝信仰或风俗。尽管很难追溯出或者复原这些传说与信仰或风俗之间的源流关系,但是,相对而言,这些梁祝传说与信仰或风俗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关联。梁祝传说与梁祝信仰或风俗共同构成了一种整体性的意义空间,从而再现了人们对梁祝传说或者说是梁祝文化的意义认同。

例如,浙江宁波就保存着许多与梁祝有关的信仰或民俗。在当地,不仅流传着《梁县令托梦治虫》[22]梁山伯指点缸鸭狗》[23]等各种故事,而且还催生出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例如,人们相信“以墓土置灶土,则虫蚁不生”;而如果置墓土于蚕房内,就可以保佑蚕花利市,置于年轻夫妻床下,就可以保佑夫妻和睦,白头到老。[24]在这些风俗中,发展得最为兴盛的还是梁山伯庙会。北宋《义忠王庙记》中就记载过民间祭祀梁山伯的风俗:“越有梁王祠,西屿有前后二黄裙会稽庙。民间凡旱涝疫疠,商旅不测,祷之辄应。”[25]意思是说,人们每每遇到旱涝灾害或经商、远行遭遇不测都会到梁王庙去拜祭寻求梁王庇佑。由此可见,这一风俗由来已久。钱南扬先生1930年赴宁波考察梁祝遗址时也曾目睹过当时庙会的热闹场面。[26]这个庙会在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末,也曾一度冷清。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兴起,这个庙会又重新恢复生机,成了当地及周围地区重要的民俗节事。从近些年来参加该庙会的群体诉求看,除了一般性旅游观光,主要以祈福祈愿的为主,他们所祈求的愿望多数都是和爱情婚姻美满有关。[27]

(www.xing528.com)

图3-3 浙江宁波梁祝文化公园的梁祝庙会

又如,在河南汝南一带,对梁祝传说的传播广泛地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讲梁祝故事,唱梁祝歌谣,那里的人们还能表演梁祝戏剧歌舞,甚至在诸多民间工艺美术制品中人们也加入了梁祝传说的元素,从而表现为一种常态化的文化生活空间,为梁祝传说的流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除了浙江、河南,在山东济宁,也曾留存着与梁祝传说有关的风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那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粱姓、祝姓和马姓人家之间不通婚。[28]这其实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梁祝传说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或者说,伴随着梁祝传说的讲述和传播,人们无意识地完成了对生活空间的意义再生产,从而基于对一个传说故事的价值认同,衍生出与该价值相一致的心理禁忌或行为秩序,并最终将其保持为一种生活样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