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资源获取能力评价及优化策略探析

信息资源获取能力评价及优化策略探析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资源获取能力主要指图书馆有偿采集和无偿获得本校教学科研所需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它反映一个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工作的活力和综合保障能力。信息资源获取能力可以从文献经费保障能力、商业信息资源采集能力、免费信息资源开发能力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能力四个方面来评价。

信息资源获取能力评价及优化策略探析

信息资源获取能力主要指图书馆有偿采集和无偿获得本校教学科研所需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它反映一个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工作的活力和综合保障能力。信息资源获取能力可以从文献经费保障能力、商业信息资源采集能力、免费信息资源开发能力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能力四个方面来评价。

(一)文献经费保障能力

图书馆信息资源采访主要是货币与文献的交换。一定的经费是采访工作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获得的经费投入和高校用户信息资源需求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考察一个图书馆的文献经费保障能力,不仅要衡量年度文献购置经费投入总量和人均年进书量是否达到系统规定标准,还要从经费供给是否适度、经费来源是否稳定、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经费投入产出是否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图书馆合理安排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二)商业信息资源采集能力

1.文献信息收集能力

信息资源出版发行信息的收集是否全面、准确、及时,直接影响信息资源采访的质量和馆藏结构。在目前仍然缺乏一个全面的、及时更新的学术文献信息共享平台和可供书目平台的情形下,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收集不能过度依靠文献供应商,应该重视自身搜寻书目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有价值的系统文献源和特色文献源的收集,加强与学科核心出版社的联系,加强非营利性机构的学术出版物的搜寻和联络,高度重视教师对学科研究重要文献的推荐和评价。

2.信息资源获取能力

能够充分了解和把握文献供应商的实力、经营特点和供应能力,做到买得到、买得快、订到率高、价格优惠。同时,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协作协调和交换受赠工作,加强文献补缺渠道的开拓,保证文献购买与获取的及时性、完整性与连续性,形成具有本地区、本校学科专业特色的馆藏体系。(www.xing528.com)

3.馆藏比对分析能力

能够通过馆藏之间、馆藏与重要书目之间的深度和广度比对分析,发现文献采集的不足,提高馆藏建设的质量。以外文图书为例,在馆藏深度分析上,可以将本馆馆藏与以下书目源进行比对:RCL大学图书馆常用书目等国外核心馆藏研究成果;Choice Review Online每年1月发布的约700种优秀学术推荐图书清单(Outstanding Academic Titles,OAT);Bowker’s Awards Database(全球获奖图书数据库),可查到全球出版大国400种杰出出版物奖项获奖图书清单;诺贝尔奖获得者著作清单;Google学术搜索中的高被引频次图书等。在广度比对分析上,可以与同类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高校馆藏比对,以及利用OCLC馆藏分析服务选取一些国际知名大学的馆藏进行比对分析。

(三)免费信息资源开发能力

除了购买商业信息资源之外,开发网络上具有特色、学术质量较高、来源可靠、发布规范的免费信息资源,是增强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网络开放存取资源是免费信息资源开发的重点,对其进行搜集、评价、分类、组织和序化整理,并进行内容揭示、目录组织和链接维护,为用户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线索的导航系统。另外,还可以通过开通数据库试用,为本校用户争取到一段时期免费试用资源的便利。

(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能力

积极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U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图书馆等全国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的建设,并加强与地区性协作组织和资源共享平台的协调和联系,充分利用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增强文献信息的获取能力,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和优势互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