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应更新教育观念,真正把培养创新型人才当作教育的头等大事去抓,从实际入手,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如果教师眄视或指使学生,令学生望而生畏,就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使学生将注意力从繁重的题海转向对语文的关注,教师就应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应更新教育观念,真正把培养创新型人才当作教育的头等大事去抓,从实际入手,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1.创造适合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宽松和谐学习环境

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师生关系应是和谐民主的,生生关系应是团结友爱的。如果师生关系不是平等的,不是互尊互爱的,教师始终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当中,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畏惧,甚至是逃避的心理,学生就会把自己的许多想法隐藏起来,这样师生间就没有交流的机会,学生的创造力就没有机会得以发挥。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认为:唯有当学生得到尊重时,他们才能更好地朝向自我实现,从而能比较自觉地获取知识。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刻,让学生见了你有一种亲切感、兴奋感。如果教师眄视或指使学生,令学生望而生畏,就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教学中不光师生之间应和谐民主地相处,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和平共处,团结友爱,因为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氛围和好的学习环境是分不开的,环境好、人际氛围好,人的大脑才会处于兴奋状态,而兴奋不仅是兴趣的起点,也是唤起学习动力的源泉。

2.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荣誉感和被认同感,适当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应采取各种办法鼓励学生进行有益的、适当的竞争。笔者经常教导每个学生在班上暗中选取一个合适的竞争对手,树立一个学习榜样,树立赶上和超过竞争对手的决心。有了竞争对手就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学习的劲头也就更足。而教师应时常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一点点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使学生获得一种认同感,一种荣誉感,一种满足感,从而进一步促进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成就动机。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www.xing528.com)

爱默生曾说:“相信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在深处所确认的东西众人也会承认——这就是天才。”天才需要强烈的自信才能成为天才,而强烈的自信心以及追求目标实现的必胜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创新思维不竭的源泉。当一个人自信时,便会向自我预定的目标去奋斗,便会漠视一切困难、挫折与失败。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不敢想,那不敢做,那么就算天赋再高,也不会产生创新的动机与行动。在教学中,学生往往特别注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老师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许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应提倡 “赏识”教育,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摒弃 “挫折”教育,不能动辄就大发脾气,将学生批得一无是处,而应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树立 “我能行”的自信心理。

4.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应试教育培养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同时也埋没了许多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由于许多教师将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分别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便是考试成绩,这样,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便觉得在老师面前抬不起头,在其他同学面前没面子,于是就会自惭形秽,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从而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另外,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学校的教师对学生 “应该这样”和 “不应该这样”似乎总有一个不成文的定论,有一个无形的框框,学生稍有逾越,便被划入 “坏学生”的行列,那些顺从、听话的学生成了老师肯定表扬的对象,而那些活泼好动、好问的学生便会受到老师的 “特殊关注”。课堂上,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学生,那些善问的学生,常常被认为是故意刁难,故意钻牛角尖。由于老师的偏见,由于这些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使许多学生不自觉地放弃追问、求异、探索、创新,而趋向于简单的听话、顺从、作业、题海、应试,这可以说是教育的悲哀、社会的悲哀。要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善于表现自我,就必须改变这种对学生不科学的、带有偏见的评价方式。

5.从实际出发,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力量是极大的,它 “可以使达尔文甲虫放进嘴巴里,可以使舍勒去尝氢氰酸,可以使罗蒙诺夫以白干40天活的代价换一本书”。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要使学生将注意力从繁重的题海转向对语文的关注,教师就应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如果教师只注重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的分析,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只凭一本教参、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个固定的教室进行教学,学生是很难对语文产生兴趣的,就像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就会味同嚼蜡一样。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